“穷养,富养,不如教养。”这是句话,非常有道理。
它,告诉我们:虽然物质条件的好坏,对儿童的成长有所影响,但是,教养,却是最重要的因素。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穷养”和“富养”。
在传统的家庭中,“穷养”:一般指的是——在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孩子们的教育,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这种情况下,孩子经常要为了家庭的收入,而放弃学习;或者寻找工作来帮忙。因此,他们的学业和发展,往往会受到影响、限制或制约。
相反,“富养”:则是指——在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中,孩子们可能会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去学习和成长。
但是,这也有可能会——导致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世界观的扭曲——不懂得欣赏和珍惜他们周围的人和事物,缺乏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的意识。
“教养”:则是指——父母的指导、教育和培养;还包括了——学校的知识和德、智、体、美、劳等,品德、学业、技能的教育、以及本人自身的传统道德和美好品质的自我修养。
教养,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品质、社会经验、行为习惯、学业和技能。
对于孩子们来说,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思想观念、培养正确的三观,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思想,是所有教育的根本。这,将影响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所做的决策;塑造他们,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富有同情心和感恩之心的成年人。
此外,教养,也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习惯和技能。
当然,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和慢慢地培养。
由此可见,教养,是最重要的因素,可以使孩子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继续成长和发展。
然而,对于许多年轻父母来说,他们,并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多读书、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和帮助,来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教育水平,学会: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总之,穷养和富养,不会影响孩子们的成长,而或许,对孩子们的教养,则最为重要。
做一个好的父母,通过教养,来促进孩子的成长,将会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容易地迈出第一步。
作家梁晓声曾说:“教养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教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也是一个家庭,留给孩子最大的财富。
穷养富养,都不如——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教养孩子,一定要趁早——要从“幼儿”时期的“幼教”抓起。
《颜氏家训》里讲:“教子婴孩,教妇新来。”——意思是:教育子女,要从婴儿开始;教育媳妇,要从刚娶进门开始。
颜之推认为:教子如同种田——春天辛勤育苗,秋天才能收获果实。
人也一样,小时候,精神专一;长大后,思想就逐渐变得分散;到了成家立业之年,身体及性格早已定型。
颜氏子弟,从五六岁起,就要单独教养。勤学好问的,很快就能读通《论语》;资质愚笨些的,也能识字知礼。
平民百姓之家也是一样:农民的孩子,从小跟着父母学种地;商人的孩子,耳濡目染懂得商场上的规矩。
一旦错过最佳时机,等到孩子长大了,就会一无所长。这时才想起管教,只会难上加难。
对孩子的教养,不怕过严,就怕过宽。
古人云:“爱而有教,严而有慈。”说的是——父母慈爱而又有威严,子女敬畏才能生孝心。
教子之道,最好能介于宽严之间,持守中正。如若把握不好这个度,宁可过严,也不要过宽。
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父母教育子女,最怕一味溺爱。
比如:孩子做错了事,本该严厉训诫,反而给予奖励;孩子说错了话,本该严肃责备,反倒不了了之;对待孩子生活方面的要求,却又尽可能地满足,丝毫不懂节制。长此以往,孩子终归要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很多家长,都担心:教子过于严厉,容易伤害亲子间的感情。孩子一有怨言,做父母的就会狠不下心。
《易经》的爻辞讲:“厉,吉。”即是说——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熊孩子,都是惯出来的。严格教子,最终也是为孩子好。教子过宽,容易没有章法。
儿女在家疏于管教,走上社会难免出问题。因为:你不教育孩子,总有人替你狠狠管教;孩子最终,也会受到社会或法律的制裁。这个代价,你和孩子都承受不起。
教育和教养,必须做到:言有物,行有恒。
古人云:“正则诚,诚则不怒而威矣。”家长的威严,不是靠:板着一副脸,开口闭口教训人,而建立起来的。
而是靠: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自然而然形成的。
《易经》家人卦讲:“言有物,而行有恒。”父母作为一家之主,教育孩子不能说空话。言行一致,才能树立起家长的权威。
正是因为父母的懈怠、正是因为父母的不作为,才真正拉开了:孩子之间的差距、以及孩子和孩子之间的教养之下的品德之别。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即——孔子说:“如果用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法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虽然也能免于犯罪,但会丧失羞耻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乐来规范人民,那么他们不仅不会犯法,而且有羞耻心。”
真正高贵的——不是出身,是教养。教养,是深刻在骨子里的美德。
有教养的人,必然是懂得:自尊与尊重他人的人,是衣着举止得体、知书达理、做事有分寸的人。
在生活中,他们就好像阳光,带给人温暖和幸福,相处起来更让人觉得舒服,更能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对于父母而言,当你每天讨论穷养、富养的时候,其实,都不如教养,来得实在。可以说:无教养之人,寸步难行。
教养,是一笔珍贵的财富。与其给孩子留下财富,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
所以,教养,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良好的教养,才是孩子立足的根本。
教养,跟穷富无关。头等舱里,也有没教养的行为;偏远乡村的田埂上,人们也知道礼义廉耻。
所谓教养,简单说,就是:不管你的出身和背景,都努力做个更好一点的人。
真正的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它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
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和道德水准,属于他律教化显现。
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它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属于他律教化显现。教养,是指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真正的教养,是发自内心的,它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
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教养,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而且,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都是极好的。
好的教养,是天生的、发自内心的行为,它是善良地对待他人,它是一种天性。
教养,不只是简单的客套,还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体谅。这,考验的不止是情商,还有你的善良。
(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