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是位老太太,最近有传言,她要离婚了。都六十好几的人,还要离婚?有什么过不去的,能过那就凑合着过吧,何必离婚!都快要埋到黄土里的人了,大概是没事找事吧,又或者活得不耐烦了,喜欢折腾。
不管别人怎么看,也不管别人怎么说,老杨还是离了。在儿女的帮助下,拎着大包小包,离开了她的老头子,过起了单身生活。
老杨这下自由了,先是做了一顿自己喜欢吃的菜。去菜市场买了各式辣椒,大的小的,长的短的,总之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什么辣椒炒肉,辣椒炒鸡蛋……做个菜里面多少要放点辣椒。直吃到大汗淋漓,口中一个劲地说:“真过瘾!太过瘾了!”
以后可以天天吃了,顿顿吃了,没人说你,也没人朝你瞪眼晴。
老杨是四川人,特别喜欢吃辣的,可她老头不喜欢,为了她老头,忍痛割爱,做老头喜欢吃的饭菜。她也不敢在家里炒辣椒,炒菜时的那种辣味,弥漫了整个屋子,家里的人开始咳,埋怨她,那种被家人指责的感觉,她只好放弃。
这一忍,忍了40年,那种辣味在舌尖上藏了40年,她,真的忍不住了。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并有了自己的家,她,也该有自己的生活,为自己考虑一下。趁着自己还能动,还有能力,她决定要去闯荡江湖。
老杨要去找工作。别人说她是异想天开,哪个单位会要一个老太太?可她不管,通过咨询年轻人,她来到了劳动市场。负责接待她的那位小姑娘,睁大了眼睛,给她寻找适合她的工作。姑娘问她会什么,她沉默了一会儿,没有。找寻了半天,小姑娘无奈地摇摇头,告诉她,暂时没有。不是过双方都留下了电话号码,等到哪里有需要她时,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人。
现在老杨有大把的时间来挥霍,可以坐在摇椅上晒太阳,半眯着眼睛,享受午后时光;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听收音机,关心关心国家大事,也听听她喜欢的京剧,时不时还哼哼几句;或者去邻居那儿唠唠嗑,说说闲话;又或者什么也不干,傻傻地看着路上来往的行人。
她最喜欢干的事是呆在屋里剪纸,这是她从小就喜欢的爱好。剪小猪、小猫、小狗等小动物,剪花鸟草虫,剪树木,剪白云,只要一张纸,一把剪刀,就能剪出整个世界。荒废了几十年的兴趣,如今捡起来了,越剪越喜欢,越喜欢就剪得越好,她剪纸的天赋越发挥得淋漓尽致。
剪纸摆满了整个房间,惹来了邻居们的啧啧称赞,偶尔会讨要几个贴在自家窗户上,家里立刻就感觉不一样。
正当老杨剪纸剪得特别嗨的时候,劳动市场的那位小姑娘给她打电话了,说有一个养老院,需要一个陪伴者,最好是位女性老人。这不正适合她吗?为她量身打造的。离她住的地方得不太远,坐公交,两站就到了,且坐在公交车也方便,距离车站几十米远。
老杨二话不说答应了,报道时间是下周一。算算,今天是周五,那就是后天。老杨脸上有笑容,她有自己的工作了,她要参加工作了。
周一到了。老杨早早起床,早早来到她工作的养老院。
养老院里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孤家寡人,要不是孩子不在身边,要不就是老伴不在了,才选择了这里。他们一般都把自己的心事藏起来,一层一层,且藏得很深很深,密不透风,越结越多,他们脸上失去了笑容,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老杨了解老人的困境与心态,她试着让他们都能脸上洋溢着幸福,也神釆飞扬。
首先,她对这些人闯开了心痱,说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的自己。曾经的自己也是如此,可现在老杨有了的生活,有了自己想做的事,她现在过得很好,过得很充实。
听说她会剪纸,老太太们嚷嚷着要学习剪纸,老杨很乐意,拿来了剪刀和纸,剪了个“寿”字,先祝这里的每一位都健康长寿,而后剪了小熊呀,小兔呀……都是栩栩如生。
老太太们学得认真,学得很起劲,不时笑声阵阵,惹得老头们驻足欣赏,也纷纷加入。冷静的养老院如今生龙活虎了,他们一起一边剪着,一边聊着,哈哈的笑声响彻整个养老院,显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氛围。
老杨鼓励他们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养花种草,比如写写字,等等,好过坐在这里等死。
老杨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原来做自己这么有用,这么快乐,同时,她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原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只要认真过好每一天,做好自己,哪怕第二天去世,也无所畏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