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思诗文集
罗生门 ‖ 三部杰作的交锋融合

罗生门 ‖ 三部杰作的交锋融合

作者: 濑桑的窝 | 来源:发表于2020-05-19 17:27 被阅读0次

文/濑


提到罗生门,你首先会联到什么?
一扇名字很帅气、价格很昂贵的门?
日本黑泽明导演的、曾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著名电影?
还是其背后深刻的隐喻含义?

没有系统了解这个名词之前,最初给我留下印象的是动漫《火影忍者》中的通灵术——五重罗生门

我想,结合自身所学和查阅些相关资料,来理一下罗生门的前前后后。

罗生门的来历

“罗生门”最初在日文中用汉字写成“罗城门”,指称设在“罗城”的门,是日本京都南端城门之一。后来由于常年战乱,城门年久失修,许多无名死尸被拖到城楼丢弃,久而久之在人们心中“罗城门”就是阴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地方,被认为是连接阴间和阳间的通道,是生死的分界,是通向地狱之门,人们谈之色变。由于意义被抽象化,是生死之界,而且“城”与“生”读音相近,“罗城门”逐渐被说成“罗生门”。

最近上的日本文学概论课上,接触到了这个名词。才知道这扇门背后,有着很多的渊源。

01小说《罗生门》

小说《罗生门》,由被誉为“文学鬼才”的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所著。芥川奖,就是为纪念芥川龙之介而设立,以鼓励新人作家的奖项。与其并列的是,是日本的另一大文学奖项,直木奖。

故事讲述的是藤暮时分,京都的罗生门下,一个家奴正在等候着雨停,当他茫然不知所措,仿若于生死未决时,偶遇以拔死人头发为生的一老妪,走投无路的家奴邪恶大发,决心弃苦从恶,剥下老妪的衣服而逃离了罗生门,走上了做强盗的路。

故事简单,人物稀少,但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旧历史题材小说。背后仍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即当时日本社会底层民众顽强挣扎的生存现状,在生存之间进行各种选择时的内心转变。

小说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传递出作者对人性的无奈和绝望。

02小说《莽丛中》

又译作《竹林中》,芥川龙之介创作的一部短篇。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及,还请往后看。

该故事讲述了一个武士带着妻子真砂在前往若狭的途中,遭遇大盗多襄丸后,武士被缚,武士之妻真砂被大盗凌辱。事件结果:武士死去,多襄丸被抓,真砂逃到清水寺。故事以在公堂上审讯相关证人和犯人为主要背景展开。

小说采用独特的叙述视角和形式,使整个案件形成了一个迷宫。该小说分成七段,每段为公堂上的案件描述活动证词辩词。

悬疑之处在于,与案件相关的四个证人和三个当事人,各执一词。武士说自己是自杀,而多襄丸和真砂又各承认是自己杀了武士。单独来看,可以自圆其说,整体上又自相矛盾。最后,在一团迷雾之中,成为无法破解的案件。

这部小说不同于推理小说,没有真相的结局是推理小说之大忌。而小说《莽丛中》独有的风格,使其成为一部吊诡之作。

03电影《罗生门》

这部电影,结合了上述两部小说的内容,再加上久负盛名的黑泽明导演来执导,影片一举走红,于1951年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以及第2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入选日本名片200部。

电影的主体部分,选自小说《莽丛中》,融合了小说《罗生门》的人物和情节,仍是以里面的案件展开故事:面对公堂审讯时,所有人在说谎,案件仍旧破朔迷离。

不同的是,电影的结尾,虽然没有给出事情的真相,但通过一些语言、环境以及新增的情节,使得电影更加耐人寻味。

电影的开头,采用的是小说《罗生门》的场景:即京都凋敝的罗生城门,下着暴雨。先后的登场人物,是《莽丛中》的樵夫、云游僧和《罗生门》的家将。他们开始了对整个案件的回忆。电影采用倒叙的形式,开头便以三个人的视角提出疑问:杀人犯到底是谁呢?

接下来展现的便是小说《莽丛中》的情节,樵夫作为主要的讲述人。在讲述的过程中,外面的雨越下越大,这里暗示了整个案件走向了愈发模糊的诡异之处。

电影中与小说《莽丛中》的案件最大不同是,电影最后给出了真相:武士不是多襄丸所杀,也不是自杀,而是意外死于混乱之中。

但电影的侧重点不在于真相的揭露。

接下来,家将发现了樵夫讲述的细节纰漏:死者身上佩戴着镶着的金银宝刀不翼而飞。他推断并指出了宝刀被樵夫所偷,于是起了怀疑和争执。

在争吵讨论的过程中,电影又赋予了不同于小说的新细节:

罗生门的一处角落里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婴儿本身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但在电影所揭露的一片黑暗、对人性的怀疑与失望之中,婴儿会是怎样的下场?

家将的反应同小说《罗生门》中一样,他对人性的怀疑达到了顶端,最后剥了婴儿身上的衣服,在瓢泼大雨中,向着罪恶堕落的方向跑去。

而樵夫的反应却是,在惭愧中抱起了弃婴,为他裹上衣服,准备领养回家。他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救赎,云游僧也再次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一面。与此同时,城门外面雨过天晴,电影也到此结束。

电影的主题——拯救与净化
(电影与小说的最大不同点)

家将:
对人性的极度怀疑(空虚与失望)
云游僧:
——如果人不能相信,那么世界就是地狱了(对案件的感慨)
——多亏了你,我又能相信人了
(对樵夫的肯定)

导演黑泽明也曾说道:“谎言”与“虚伪”构成了文本中生成的“相信人是最重要的”这一悖论式的主题。

电影给予了这样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结尾,也与当时战后日本的“社会萧条,人心涣散,人们迫切需要看到希望”的社会现状有着莫大的关系。

三者关系

电影《罗生门》利用了小说《罗生门》中的场景与“家将”这一人物,同时将小说莽丛中》的杀人事件糅合进电影中。在小说《莽丛中》的案件结局是不明的,而在电影《罗生门》中案件最后真相大白。

当我们回到现在,用明亮混浊的眼光去打量世界,寻找真相时,那一扇扇高大的罗生门,我们能打开多少?

相关文章

  • 罗生门 ‖ 三部杰作的交锋融合

    文/濑 提到罗生门,你首先会联到什么?一扇名字很帅气、价格很昂贵的门?日本黑泽明导演的、曾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著名电...

  • 罗生门:是谁杀了他?

    《罗生门》,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之一,剧本改编融合了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和《竹林里》两部短篇小说。该片...

  • 最近单曲循环是麦浚龙

    已经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沉迷麦浚龙了,《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罗生门》三部曲里,我最先入坑的反而是最后一首罗生门,...

  • 人性转念便是地狱——罗生门读后有感

    《罗生门》——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片小说集《罗生门》中收录的短片小说《罗生门》。 罗生门一词,想必诸君不会陌生,...

  • 《罗生门》:善恶一念间

    短篇小说《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名篇。后人也逐渐因《罗生门》而引申出各种含义的“罗生门”。今天就《罗生门》...

  • 2017-12-20

    罗生树下罗生门 罗生殿前婆娑人

  • 究竟什么是“罗生门”?

    上演了一出“罗生门”、“车祸罗生门”、江歌案“罗生门”等等,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个外来词,那么究竟什么是“罗生门”呢?...

  • 罗生门

    文/郑鑫 泸西小镇,偏安一隅,传闻破落的巷子深处住着一户人家,老太太已经老得不像样子了,无儿无女,终日与一只黄黑相...

  • 罗生门

    呓语,荒诞了真实 论理,帝王祭祖的新衣 牛屄像花朵裸露在外面 阴唇似鲍鱼藏于甲贝之中 脸部的二寸肥肉 涂抹着胭脂油...

  • 罗生门

    最初听到这三个字是在喜马拉雅fm上官文露读书会上,文露的解读让我好奇:什么样的日本社会会催生在死尸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生门 ‖ 三部杰作的交锋融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fy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