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端午至,思念起故乡的那屋、那山和那桥来。灵魂回眸,心安此处……
那屋
那屋是低矮的老屋,黑色的瓦,土色的墙。不多就几间而已。两进横屋,一锅一桌一缸,一炊烟。小院类似四合院,坐在房檐下,望见四角天空。小院中间,还有一个四方的小池,一棵高大的老桑树。
家里人口多,父亲兄弟姐妹八个,房子也特别挤,家里的兄弟姐妹都聚居在一块,老屋里特别热闹。
两个姑姑外嫁后。我家才幸好分得一间住房。厨房是和邻居们共用的。每到做饭,厨房里人声鼎沸,烟火气浓烈。尤其是节日。例如端午节,热闹非凡,家家都包起粽子来,挂满了房檐,碧如翡翠,煞是好看。
白日里,叔伯们喝酒弄桑麻,戴月荷锄归。孩童欢耍嬉戏,日落黄昏后,祖父母,就坐在堂屋训娃。评判每日事事非非。
喜怒哀乐,春夏秋冬,往事篇篇。伴随着老屋的改建拆迁,落下了帷幕。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洋房。记忆中的老屋随时光渐行渐远……
那山
故乡的小山就在小河的旁边,田野的深处。不高也不陡,类似于小山坡,长满了枞树和灌木。它有春的绿意盎然,夏日的繁茂叠翠,秋的丰硕金灿。在那里,孩子们玩过游戏,捉过迷藏,捉过蚂蚱。荡秋千,捡松果,摘桔子。酷暑的夏日,顶着烈日趁大人午休不留神,偷偷溜到小山坡滑草地,玩累了,就在树阴下捉知了。玩打仗游戏满山跑,汗流浃背,弄得浑身泥灰,晒成一个包青天……
小山里的小果果,红得似血,小玛瑙似的,一串串,颗颗饱满通透,我们会撷取下来,挤出汁液,涂抹成一只红手掌,天然的颜料,艳艳的。还有一种小果果,味甜甜的、酸酸的,俗称野黄瓜。夏天里的午后,蝉知声阵阵,小山愈发幽静。那山里的每一物,明媚可爱,心生喜欢。
物转星移,小山被推平,已经脱胎成一片高楼林立,使劲探寻,也找不到它原来丝毫的模样。它的样子,唯有记忆幻想仍可以深刻地翻晒这永恒的念想。
那桥
故乡的老桥,白色的桥身,灰瓦的桥顶,叮叮当当的铜铃,与人声附和。半月的桥洞,截画一道道明镜,绰绰映照两岸一山一树,人在水中晃,水在风中漾。
每每赶集,就在桥中穿行。立于桥中观景,景中有桥。四季潺潺流水,卧看人来过往喧嚣。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处美景。
传说,朝廷一位大官,打马经过。叹渡一河之艰辛,所以修筑一座精致的桥,名曰下马渡,通达四邻。从此,桥便美誉四方。岁月更迭,老桥见证了四里十乡的岁月变迁。千百年过去了,老桥依然坚守,风雨不羁。
前年洪水泛滥,冲毁了几个桥墩,政府重修。一改旧貌,焕然一新。虽没了过去的风韵,却有了现代的气息。每每经过,恍如不识,这一改,改掉了所有的童年回忆。前尘翻页,恍若隔世。
我已经久不回故乡,尽管离它并不远。自从调至县城工作,我便与它聚少离多。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那山那水,那桥那人,远行不背,却总在午夜清晰撷取。在那个时刻,心就真正回归,灵魂安放栖息。
日近端午,粽叶飘香,勾起回忆阵阵……
第四期28天写作营(20)1160字,累计25415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