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如大禹治水,堵不可取,在于疏。
心理学上说,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有一种映射,如果可以往前追溯,都是潜意识里化不开的结,
每一次情绪失控时,是潜意识想要想要通过类似场景来解决曾经的创伤,
现实生活中,PTSD(创伤后综合征):车祸后的人无法正常驾驶汽车,被抢劫过的人无法自己通过幽暗的胡同,无法自己一个密闭空间独自待着·····
治愈这个症状的方式是催眠的疗法,找到最初事件,重新回到当初的场景下,辅助去从新经历,从而解开大脑的封印,让情绪可以以正常的方式抒发。
在一些学术上:
产生情绪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波动,这些激素分泌的规则是写在dna里的,如遇到危险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这个时候血液就会流向四肢,让我们选择对抗或者逃跑,而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则可以在危机情况下做出合理的行为,如兵人,经常,消防员等。
激素在体内大量囤积会对人体带来伤害,产生相对应的情绪就是消耗激素的一种方式,
《轻疗愈》这本书中,这样写道,皮质醇分泌的部位和路线已经被生物学家找到, 我们可以通过物理方式,在情绪产生时拍打相应的部位消耗或阻止皮质醇的分泌和传递,来缓解情绪失控,书中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曾经治愈过患有恐水证的人,使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游泳。
听书,看书,写书,
听书:一种背景音,在一种输入模式下,我们很难集中精神输入音频内容,尤其是还不能快速的回拨,
读书:书看的再多,也是把别人的语音拿到了自己的脑海中,它还是别人的,
写书:让思维进步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写作,逻辑的梳理,案例的取舍,理论的应用和升华,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
我常碰到这样的朋友,找到需求建议,当我说出来某个建议的时候,
对方:”不不不不不“,
当时我就懵了,他是找我需求建议,还是需求认同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有的人大脑就是封闭的,不能接受任何自己不熟悉,不认同的事物,他们只想要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解决所有问题,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怎么办?刻意练习。拆掉大脑里阻隔思维连接的墙。
从最简单的由A-B开始,
开会下属发言自己不认同,第一反应是强迫自己听完,然后嘴角上扬的讲出来反馈。
看书的时候,用手指着字,慢慢读,好书值得反复看,只字不差的看,多维度的输入。
听到朋友的建议,就是在荒谬,不否认,强迫自己顺着往下思考,
在潜移默化中,把书本的理论形成肌肉记忆,才算是读了一本书。
请你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刘润进化岛每日思考打卡第九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