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儿子的胳膊举起来示意疼,眼泪也出来了,细细的针不知道在牙齿里面怎么执行任务,看着我都害怕,医生说用它找小虫子,马上就好,经历了三四次,儿子还是忍着每次把嘴乖乖张开,只是说不要弄针了,最后药放好了,笑容也来了。
其实这已经是第四次去看牙了,前面三次都没有哭,钻牙的时候有不适的感觉,但是也适应了。在两岁左右就去看过牙,去之前做了很多保护牙齿,看牙医的科普,当他知道了,心里有了准备,就容易接受的多,现在四岁了,加上每天刷牙,对牙齿不陌生了,但是宝自从长牙就有一些小小的问题,乳牙脱矿,这个在娘胎里就已经有因,我自己检查牙齿,也说有轻微牙釉质发育不全,我小时候牙齿也不好,很爱龋齿,所以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一颗牙,当时如果早一些有父母关注干预可能也不会到那一步,再往前,如果我的父辈能懂育儿知识,那我有龋齿到失去牙齿的概率就小一点。
所以我现在就要做成长型的父母呀,在有了宝的时候,就关注育儿,关于牙齿讲的很清楚,当宝宝萌出第一颗牙齿,就应该进行“刷牙”,但是宝宝小的时候往嘴里塞东西总是不容易的,大人要用指套,或者是纱布缠到手指上,在宝喝完奶之后就要进行清洁,这是非常需要耐心和坚持的,因为没准小小的牙就咬到自己了。那么随着宝的长大,大人要通过绘本,故事,儿歌告诉宝刷牙的重要性,通过模仿,准备宝自己的牙刷牙膏,让他接受刷牙,形成习惯。
但是别以为孩子接受了,就让他自己刷,大人就不管了,这是大错特错。孩子在六岁以前都无法彻底的将牙齿正确的刷完,所以在六岁以前不管让不让孩子自己刷,家长必须是最后一道保护线,亲自给孩子刷牙,我现在每天都给宝刷,牙齿状态还是很好的,除了已经在治疗的,为了让宝自己也练习刷牙,会让他在周末的时候早上自己刷,这就算没有刷到位,影响也不太大,毕竟前一晚已经刷过了。
对于吃的东西,伤害牙齿严重的就是糖了,还有酸性的食物。如果牙齿足够健康,有良好的刷牙习惯,不是过量的摄入,吃完甜食及时漱口就好了,减少糖在嘴里停留的时间。小朋友现在正是爱吃糖的时候,老母亲除了拦着别人给的各种甜味食物,还找到了糖的替代品,醇类甜味剂做成的糖,就是贵一些,但是既能满足宝吃糖的需求又能保护牙齿,比起看牙的钱,九牛一毛,所以说糖可以吃,只吃妈妈准备的才行!
下一次看牙在一周后,要补起来了,希望这颗牙齿能好好坚持到“退休”换牙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