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儿子的《论语》

作者: 姬乾玮 | 来源:发表于2019-04-27 23:54 被阅读5次

    八佾篇(第四)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

    孔子的学生问孔子‘礼’的本质。孔子说:“问得好啊!这个问题有很深的意义。礼仪追求繁杂夸张,就会陷入表像化,不如简朴真实更能够表现礼的本来意义。丧事与其追求隆重得体以博得别人的赞美及同情,还不如有真诚的哀伤更为实际。”

    儿子,这章爸爸认为现在的很多译者都有些错误,对于“礼,与其奢也,宁俭。”的理解都差不多,相去不远。对后一句“喪,与其易也,宁戚。”的解释就差得很远了,有把‘易’解释为周详完备的,有解释为简单草率的,我认为都不对。这里的‘易’应作交易、换取,就是应作本意理解。周详完备是隐而没说的话,把‘易’作此解错了,第二个解释简单的认为‘易’就是简易更错。孔子认为把亲人的葬礼搞得非常隆重周详是有原因的,为了什么呢?为了博取人们的赞美罢了。他觉得这是带有功利性的,是不对的。否则丧葬本来就是不易的事,孔子为什么要说:‘与其易’呢?接下来有好几章都有类似的错误,我在书上手机上查阅并仔细对比过,都有很大差异。或许有人也译对了的,但是我查不到,爸爸会在以后的译文中给你细讲。

    孔子处在奴隶制末期礼崩乐坏的年代,所以整理典籍,四处游说,以期改变世风。他当时发现许多大家族做事完全流于表面,弃道德礼仪于不顾,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论语里就出现了很多隐语,直接导致今天五花八门的解释,也就不足为怪了。事实上,孔子发现和担心的问题今天也正在发生,许多人死了爹妈死了亲人,有几个是发自内心悲伤的呢?活着的时候不管不问,不尽孝道,死了丧礼到是排场隆重,做给别人看而已,只是为了敛财罢了!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孔子到不是反对葬礼隆重,只是认为悲伤更能说明对亲人的哀思,更能引发与喪者的共鸣而已。儿子,你认为呢?

                          2014.4.2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和儿子的《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qr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