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石化 (11月22日)《打败你的不是失败,而是你对失败的解释》,读后深受启发,分享给大家:
你早上挤地铁被人踩了一脚
花心思做的策划被否决
连食堂师傅给的饭菜都这么少
爱人抱怨没陪TA
孩子说你不是好爸妈
……
你不仅感叹,人生好艰难!我为什么这么差劲,又这么倒霉?负面情绪蜂拥而至,甚至觉得这个世界好像都在和自己作对。
情绪ABC认知行为理论
然而,真实情况是,打败你的不是这些事本身,而是你的认知对那件事是如何解释的。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在研究情绪调节的基础上,提出了情绪ABC理论。
该理论认为,客观事件本身并不会直接产生相应的情绪,而人们对该事件所持的相应信念、态度和解释才会引发的人们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A(activation events)是个体当前所遇到的事件
B(beliefs)是个体的信念或认知
C(consequences)是事情的结果。
举个例子来说明:
每次出差时,小王都会随时和女朋友保持联系。这次,小王一到上海就给女朋友发了短信,但女朋友一直没回。于是,小王又发了一条,还是没回……小王不放心,打了个电话,没人接听,小王再打时,电话被挂断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小王,你会如何解释这件事情呢?这样解释后,你会产生什么情绪?我们会找到很多答案:
如果小王认为是因为女朋友厌烦他而不接电话,他就会感到失落和伤心;
如果小王认为女朋友是在做对不起他的事情,他就会感到愤怒;
如果小王想起女朋友每天背着包、拿着购物袋进门的情形,再联想到女朋友拿着这些东西手忙脚乱地接他电话时,他会感到好笑和感动。
情绪ABC

怎么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上述案例呢?
根据艾利斯的理论,解释:
A(女朋友没接电话)只是引起小王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他对事件A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
B(女朋友是因为厌烦他,做对不起他的事或因拿东西太多而无法接电话)才是引起他的情绪及行为反应。
C(闷闷不乐、愤怒或高兴和感动)的更直接的原因。

人们在生活中,往往觉察不到自己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这些信念会影响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导致我们变得悲观、消极。
只有减少这些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思维模式,才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快乐平和地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