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费孝通先生写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四十年代末,但时至今日,这句话依然拥有说服力。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听见人们聊起某个人的时候,经常会感叹某人大字不识两个,做起生意来还头头是道或是谁谁谁书只念了一点,算起帐来却比算盘还快。当然,这不是说不识字就可以过得很好,只是说不识字的人并不是愚的。人都是有记忆的,我们过往的经历都是财富,每一个人的现在都是过往的经验累积起来的。
城里人觉得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乡下人去到城里完全脱离了以往熟悉的乡村社会,在陌生的环境里无所适从。如果这也叫做愚,那么城里人来到乡村社会,也会被乡下人视为愚不可及的傻瓜。城里人不知道哪个季节该种什么庄稼,不知道稻谷究竟是长在土里还是树上,分不清鸭蛋和鹅蛋…… 当下的社会,那些触碰法律底线和毫无道德底线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识字的,而且受教育的程度还不低。
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也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生活的圈子小,大家都是天天见面,交流都是面对面的说话,文字对于乡人来说基本用不上。就像现在村里那些老人家一样,关于农具和种庄稼的经验他们说起来头头是道,但让他们用文字写出来却办不到。他们一出生,就是循着父辈的足迹,从父辈的言传身教中识物和获得生活的经验,祖祖辈辈如此循环延续。
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中国人,尤其是乡村社会的中国人,有非常浓厚的落叶归根情节。乡村社会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都不喜欢出远门,怕死在异乡。即使生病住院,知道去日无多的时候,也都要早点回到乡村的老屋,死在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可以心安,可以暝目。死了可以葬在家族的棺山上,一辈子才是圆满的。
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在乡土社会里,谁家的儿子把别人睡了还不和人家结婚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谁家的女儿在外面挣了大钱也会被怀疑是不是干了不清不白的勾档,哪家女娃考上大学了,会被乡人笑话是帮别人养女儿,谁家存了票子不建房子会被当成傻瓜。乡村社会不允许你脱离约定俗成的礼俗轨迹。
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五六十年代的乡土社会,念书不但糟蹋钱,还耽搁干农活的时间。父辈觉得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多刨二亩地实在。八十年代中期,国家提出九年义务教育,乡村的下一代接受教育的程度才慢慢提高。但是时至今日。乡村受教育的程度远远不及城市,教育设施,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都差的很远。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新一代的乡村人逐渐学会远离乡村社会,也懂得受教育的重要性。文字下乡,早已时过境迁。互联网迅速发展,书信被取代,各种即时交流的APP应运而生电子书逐渐取代纸质书,文字下乡被科技下乡取代,不知道未来的中国,语言和文字谁又会被更多的运用。
逃离乡村,扎根城市,乡村建立的礼俗社会摇摇欲坠,而城市社会的开放,使得越来越接近道德底线的边缘。乡村社会未来的走向,又会何去何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