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李文亮医生离世”无疑是最大的热点话题,也是让世人警醒、充满正能量的话题。然而在大家沉浸在为英雄感伤缅怀的时候,你总会看到一些“理性”的人,如跳梁小丑般,出现在眼前,大煞风景,令人反胃。
比如,下面这位:

这是“槽边往事”公众号最新文章下面的一段评论。
我觉得,任何一个正常的年轻人,都不会冲着“我要成为英雄”而用自己的生命来做交换的。李文亮医生,才34岁,他还年轻,有自己美好的家庭,有自己职业生涯的大好前景(倘若能挺过这次疫情的话),如果他还在,正如和菜头老师所说,他依然是一个很普通的医生,闲暇时间,带着怀孕的太太和5岁的孩子一起看电影,这样的人生,换做你,你会轻易舍弃?
又有多少英雄,是为了成为英雄而最终成为英雄的?
如果你承认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人们如此为李医生痛心,因为他只是个“正常人”,而当一个正常人遭遇如此的时候,才能激起普通民众最大的共情,因为大部分人都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啊。
所以,上图评论这位,看似非常有道理,逻辑自洽,无比理性,这样的理性甚至让人觉得超然于世外,感觉这个人已经得道成仙,早已看破红尘。这种人,说出这么一堆话,无外乎为了刷存在感,和那些为了杠而杠的键盘侠们相比,可能只是稍微多了两汤匙猪脑。
通过这件事,让我想起不久前的“科比离世”,正当许多80、90后的球迷为此无比失落和震惊的时候,同样,有一群人跳出来,表示:疫情如此严重,你们不关注,却在关注一个打篮球的,而且还是个美国人。
看出来了吗,有些人的思想就是如此狭隘,为了刷存在感,甚至把国际矛盾都要搬上台面跟你争论,反正就是要让你觉得不爽。其实这群人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们的关注点可以是多样的,没有什么厚此薄彼之说,没有一个人整天只关注一件事,那是自闭症患者的表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所有事情推及到个人,都不过是人家的个人私事罢了,人家之所以愿意摆到台面上来说,是人家心里有杆秤,不需要你来装理性。
说到国际矛盾,乃至更严重的国仇家恨,这两天日本的所作所为,让许多“钢筋”们闭上了嘴。日本已经为武汉捐助了大量的物资,同时在包装盒上印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样的文字,让我们很多国人看完无比感动。
就像很多网友评论的:我们不忘国耻,但我们懂得感恩。但也不乏有人评论:虽然日本的举动感动国人,但是对日本的警惕永远不能放松。
对比这两种评论,我不知道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质疑是一件值得推崇的能力,但情商高的人,懂得在适宜的时候说适宜的话,很多事放在心里,必要时说出来就好,没有人是真正的傻子。
让我们做一个成熟的人,什么是真正的成熟?就像一位作者所说,我无比认同:真正的成熟,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
在这个让人无比焦虑的寒冬里,当下我们更多需要的是温暖的感动,而非冷冰冰的“刷存在感”的质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