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33907/2b7fe7c6e64251d0.jpg)
暑期给女儿报名了文昌书院书法训练营,十五天,书法为主、国学为辅。不允许带电子产品,手机、电话手表通通不许带,尽量不要跟孩子联系,不得无故探望。
七月底有安排,不能当义工;女儿报道和我西安带队是同一天,没有办法送她。21号中午爸爸在的时候,我打电话过去,辰辰第一句话就是:妈妈,这里比家里还安逸……一句话把我这个老母亲所有想说的话都堵住了,ok.你开心就好。
第二天辰爸回家前,给我打电话,我正带孩子们进站、安检,挂断了电话。
等我上车,他们已经举办过辞亲礼,辰爸马上要回家了,孩子没办法接电话。后来听说:女儿哭了,打通电话,在火车上,隧道特别多,断断续续的也没说几句完整的话。
晚上忙完,特别想孩子,像有只猫在心里,挠挠挠…
知易行难
我深刻体会常常对家长说的话:不是孩子离不开家长,是家长离不开孩子。孩子离开有些失落,如何面对这些失落也是作为一个母亲的功课。
有次接营,见到妈妈孩子说:我好想你妈妈。妈妈顿时眼睛包着泪水,说:妈妈更想你,再也不让你一个人出门了……我私下给妈妈说:你说完更想你,应该问:出去这么多天,你有什么好玩、有趣的事情分享给我?
如果一只老鹰,因为小鹰害怕,怕小鹰受伤害,把它藏在羽翼下面,小鹰呢?学不会飞翔,也永远体会不到翱翔天空的快乐。
一切都是礼物
如果我能安排时间做义工,和孩子在一起,就体会不到思念孩子的“苦”;
如果我能送孩子,会千叮嘱万嘱咐,不如爸爸来的大气,我会说妈妈有点点担心你,周先生则会说:爸爸相信你,一点都不担心;
如果我能去送孩子,周先生就不会去,他不会体验到法王寺的宁静,不会认识聊得来的几位家长,不会在辞亲礼时,看着孩子眼眶湿润。
也必会晚几年体会:龙应台《目送》中为人母的心情。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包办的越多,孩子越没有力量
如果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承担的是100分,家长代办20分,孩子就获得80分的成长;家长做了80分,孩子就只有20分的成长,舍得放手,才会换来一个能干、懂事的孩子。
正如《少年说》中要求孩子做家务的妈妈所说,学习重要,做家务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做家务的孩子会更有责任感。这样的父母才是三观正。
少年说:因为不想做家务去少年说吐槽妈妈,你是要我吗_腾讯视频
静能生慧
儒释道都有类似的说法。《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这次书法营要求尽量不要和孩子联系、探望孩子。不人为打破孩子们的学习熟悉的环境,也是想:静能生慧。
补课,多补是技巧,是术;开智慧,才是道。
体验是最好的学习,是最深的领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些事情只有亲身经历,才有领悟,才会长经验。好的、坏的、顺心的、逆境的、流的泪、滴的汗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每件事都是我们成长的契机,不长知识,就长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