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哥离开老家已有五十多年,儿女都已独立成家,老伴儿死后,他一个人独居,颇感孤独寂寞,怀念小时候在老家村民们畅开大门,亲如一家的生活,于是萌生了回老家的念头。
海大哥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毕业时主动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区,分配到了内蒙古包头市工作。年轻人的冲动终究敌不过浓热的思乡之情,他为了想离家近些,宣称非苏锡常一带的姑娘不谈恋爱,于是父母动员亲朋好友寻找合适的姑娘,在媒人的牵线下,他和一个苏州姑娘结了婚。最后以夫妻分居的理由调到了苏州工作。从此以后他可以每年春节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住几天,在拜年走亲戚的空余时间,用自己的医术为村民免费看病。他说这是一年中最开心最放松的日子。
海大哥虽然在苏州成家,有了自己的房子,但兄弟几个分家时,父母坚持把祖产的老宅留给他,他的弟弟们都是父母另造的房子。各家独立之后,老父母一直住在他的老宅里,每年房子的修缮费用都由他负担。父母过世后,老宅没人维修,先是屋漏了,木楼板烂了,再是椽子烂断了,瓦塌泄了。他想过让兄弟找人帮忙维修,可嫂子不同意,觉得一年回来住几天,没必要浪费钱,三个兄弟家的房子都宽畅,春节回来随便选一家即可。就这样一拖再拖,终于拖到房子塌了。
七十八岁那年,海大嫂因病死了,他坚持把妻子的骨灰带回老家安葬,儿子劝他在苏州的墓园买地,以后扫墓方便。他不愿意,他说他就是要叶落归根,他就是要儿女永远不要忘了老家,断了根。儿女终于拗不过他,在老父母的坟墓之旁,为他的妻子造了一座新坟。
前年海大哥脑溢血死了,他的儿子打电话给几个叔叔,说他父亲有遗憾,一定要把他埋在妻子一起,回到自己的老家才心安。那天他的儿女开着汽车带着他的骨灰回来了,本来想自家人简单地做个仪式吃顿晚饭就算了,可几个亲兄弟知道后,坚决不答应,堂兄弟们也说不能太简单,一定要让全村的乡亲送他一次。
那天,我也回了老家去送海大哥,他儿子捧着骨灰盒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头,后面是锁呐,铜管乐队一路吹奏,许多上班的村民都请假回来,送葬队伍排有千米多长,绕着村子走了一圈,他的儿女泣不成声,不断地对着村民们鞠躬,一再表示他们忘不了乡亲们的深情厚意,一定会每年回来祭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