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复习“能力”一节(这是极为重要的内容),谈谈您对““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或限度,环境决定了在遗传基础上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的理解。
说到概念,自然还是按照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来说。
内涵: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比如音乐能力需要具备灵敏的听觉分辨能力、节奏感、旋律的记忆力、想象力和感染力等心理条件,不具备这些心理条件就难以从事音乐活动,也就是不具备音乐能力。
一个人可能不具备顺利、有效地完成音乐活动的心理条件,但他具备从事写作的心理条件,有敏锐的观察力、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有语言表达能力,他能顺利、有效地完成写作,因而具有写作能力。
能力是具体的,是和完成某项活动相联系的,如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策略能力等等,能力不是抽象的概念。
能力的基础是智力。在组成智力的因素中,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怪不得李老师每一年的培训中都有“思维训练营”,原来是训练我们最基本的能力啊。
外延:
按照发展的高低程度,能力可以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以做饭为例,一般人只是做熟而已,这相当于能力;有一部分人能做到色香味俱全,这就是才能;还有极少数人既能做到色香味俱全,也能不断创造新菜品,这就是天才。
按结构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指平时的智力。特殊能力指从事一些专业活动或者特殊领域的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比如写作能力、音乐能力、运动能力等。
按能力与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能力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液体能力也叫液体智力,它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更多地是取决于个人的先天禀赋,20岁达顶峰,3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晶体能力又称晶体智力,是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终生都在发展。25岁后趋于平稳。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知能力是指我们常说的智力。操作能力指支配肢体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如做手工、体操运动、舞蹈等。社会交往能力指从事社交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言语交往和言语感染力、组织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等能力。
按创造程度,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就是copy他人的言行举止,做出相似的行为的能力。再造能力指遵循现成的模式和程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创造能力就是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和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从书上抄了这么多内容,我突然有了更多的自信。因为我发现人和人之间能力上没有很大的差异,只是体现在不同的方面。比如写作能力高,可能没有运动细胞;学习能力高,可能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一个创造能力高的画家,可能五音不全……哈哈,大家都和我一样,谁也不是全才。我所有的能力结合起来只能成为我,我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我没必要和他人攀比,就如一个笑话说的“飞机快还是菜刀快”,它们根本就不是一个频道,怎么能进行比较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频道,就让我们好好做自己。
谈谈对“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或限度,环境决定了在遗传基础上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这句话的理解。
以身高为例。一位父亲1.8米,母亲1.7米,在婴孩刚出生的那一刻,遗传基因就已经设置了他的初始参数,即他的身高基本在1.89米上下,这是一个范围或者是限度;而最终他能长成多高呢?还要看环境因素,比如不好好吃饭、不喜欢运动、经常熬夜、心情不舒畅,那他的身高有可能还没超过1.8米;假如这个男孩子特别喜欢运动、食欲好、作息规律、心态阳光,身高超过1.9米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这就是环境决定了在遗传基础上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所以,遗传和环境是交互的两种力量,遗传是底层代码,环境只是助力作用。在不能改变遗传的条件下,只能靠后天努力提升能力啦。
虽然没做自由联想,我也搞懂了追得累成狗还要继续追随的原因了,所有的努力都是更好地打造自己,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说不定有朝一日就在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才能,也就遇见了那个久违的“自己”。
有了才能,“财”是不是也就水到渠成来了呀。今晚肯定会做挣了一百万的梦,“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