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苦莫苦于多愿。
黄石公说:“苦莫苦于多愿。”
王氏解曰:“心所贪爱,不得其物;意在所谋,不随其愿。二件不能称意自苦于心。”
译文:黄石公说,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欲壑难填。王氏解读说,一个人心心念念所爱着的东西,或所谋的事不尽如愿,其内心一定是痛苦的。
文中用一个故事,生动地给出了其中的哲理。
扬州的一个商人,一次在同伴们乘船渡河。大伙儿正在风平浪静的水上尽兴,你一言我一语,乐在其中。岂料,意外发生了。水上突发风暴,船颠沛不稳,情况危急。
船长一声令下,大伙儿赶紧跳水自救。说水性,扬州商人是所有人员中最好的。可奇怪的是在危急关头,他的表现令人堪忧。
最后一个与他擦肩而过的同伴,问明其原因后,大吃一惊,并喊到:“都什么时候了,金子能有命重要吗?”他皱了皱眉头,摆手示意,继续负重前行,浪头每动一下,他的身子下沉一点,同伴们前进一步。最后,他越游越离岸远,同伴们越游越靠近岸边,直至水浪把赤身露体的同伴们推上岸,而腰缠万贯金钱的商人却石沉海底,没了踪影。
古人一直在强调,人要“清心寡欢,抛却执妄”,否则,妄情、妄念、妄想,哪一种放不下,有悖于自然规律,都会成为压垮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带着包袱赶路的人,注定不会走得快,走得远。欲望不可没有,适可而止,舍与得要顺应自然规律,该放下的放下,是一种洒脱。物欲横流,欲望过剩,无益于身心健康,有的只是负重前行,劳碌奔波,忧心忡忡,直到筋疲力竭。
是故“圣人之道,泊然无欲。其于物也,来则应之,去则无系,未尝有愿也。”此乃“贤人养身之方,所守其可以不约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