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第二本书《百看红楼——安知不是梦中身》今年已经出版了,前几天人在山西的她寄来了一本签名本送给我,让我特开心。

翻开首页,还是百合那熟悉的字迹,还有一张贴心的签名书签,很感动,也很喜欢,从此,她的第二本书又成了我床头柜上的“珍藏版”,茶余饭后,夜阑人静,慢慢地翻开,一点点欣赏,真的爱不释手。
和百合结缘,也是因为一本书——《红楼梦》。多年前,我们都是当年某杂志签约女作家qq群里的,因为那位女作家当时正在写评红楼的文章,群里人都是天南地北素不相识的红迷。那时候,还没有微信,qq群是我们红迷和女作家的交流群。她的每一篇文章,我们都要热烈地讨论一番。很多时候,我和百合意见不谋而合,惺惺相惜后,互加了qq。聊起来才知道,我们原来是同行,如此更觉得亲切。我们聊读《红楼梦》的趣事儿,聊彼此的工作,聊各自的生活,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有一次,百合悄悄地对我说,她也在试着写关于评《红楼梦》的文章,问我看不看?当然看啊!她用qq发给我,我看了,拍案叫绝!写得真是太好了!比那个女作家写的评红楼梦,有过之而无不及。百合的文章语言简练犀利,分析客观。她学过心理学,把红楼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得极为深刻,再结合古今,职场,文字睿智,情感细腻,虽是书评,却时时都能引起共鸣,特别感人。《宝钗:就把人生当做一场修行》《黛玉:因为不懂,所以刻薄》《湘云:向日葵从不自苦》……每一篇,都是精彩纷呈,读得欲罢不能。
就这样,工作之余,她不停地写,每写完一篇,她就发给我,我就不停地看。等她更文,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场快乐的期盼。
后来我对她说:“百合,你写得这么好,都可以出书了。”她发个笑脸,说:“能吗?但愿吧!”“如果你出书了,送我一本签名本”。“那是必须的呀!”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对文字的敏感天赋加上百合持之以恒不停地努力写,后来的后来,她成了《百家讲坛》的签约作者,再后来,她真的出书了。2015年9月,她的第一本书《百看红楼——梦里不知身是客》出版后,她第一时间寄来一本签名版送我,我收到的时候,无比地激动,开心,特别为她自豪。尽管书里的很多文章,我都已经读过初稿,但我仍然喜欢得不得了。她的第一本书卖的很好,反响也不错。

“天道酬勤”,这句话用在百合身上,太对了。她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不仅如愿以偿出了书,还走出了原本属于体制内的单位,被另一家前景更好的公司聘任。这样的百合,足够励志。
她从八岁开始读《红楼梦》,读了多少遍自己都记不清,只是看她的文章,你会感觉,红楼梦已经融进了她的血液。我也读《红楼梦》,也读了很多遍,可惜,我只是读了,看了情节,看了热闹,没有她的天赋,也没有更深刻的思考,更没有像她一样,把梦想付诸行动。如此,我依然只是读过《红楼梦》的普通读者,而她,已经成为评《红楼梦》的作家,知名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的签约作家,有千千万万个花粉追逐着她的脚步(她的微信公众号是“时光雕刻的萝卜花”)。
她的第二本书评,比第一本书更加精彩。那些看《红楼梦》中疏忽的细节,不仅在她的文字再次呈现,且熠熠生辉。有些当时看不透的困惑,读了她轻灵的文字,立刻豁然开朗。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举家食粥著就了不朽的长篇巨著《红楼梦》,曹公用他的悲悯之心,博大之爱,书写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百合用她智慧轻灵的笔端,从人性的角度剖析每一个红楼人物。即使是读起来让人讨厌的赵姨娘,在百合充满理性和同情的笔下,也有了让人悲悯的情怀。她没有像那些网络写手,为了“一鸣惊人”地博人眼球,专门从旁门左道去“歪”解红楼,一会儿林黛玉是某朝天子,一会儿薛宝钗是女鬼历劫,正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百合的文字,从曹公文本出发,契合原著,合情合理,娓娓道来。读完,会让你如醍醐灌顶,“哦,原来如此”。对每一个人物,都能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同情,就不再会非黑即白地界定人性的善恶。即使恶如薛蟠,在百合的文字里,你也能读到他可爱的一面。
我在百合的文章里徜徉,如同又读了一遍《红楼梦》,有了更多深刻地理解和感悟。见证了百合光环的背后,付出了很多艰辛和汗水。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只是传说。百合是用锲而不舍的坚韧和执着,一字一句,写红楼人物分析,也写她自己的梦……都说“有梦想才有未来”,而能用实际行动实现梦想的人,才是真正的牛人,百合就是这样的人。
世间的缘分有千万种吧,我和百合之间的书缘,是不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