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立雪
两个蒙面人身法敏捷,轻功一流,几个起落便跃上了街角的一家客栈。但舒开玉更胜一筹,他像是一只暗夜的蝙蝠,悄无声息地尾随在蒙面人身后。
蒙面人轻轻敲了几下窗户,窗户应声而开。就在窗户打开的瞬间,舒开玉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住在客栈里的人竟然是穆南书!
两个蒙面人行动十分谨慎,其中一个迅速闪进了房间,另外一个守在窗外。舒开玉躲在远处,实在没办法走近去探听房内的对话。但这两人看起来并没有伤害穆南书的意思,他也就没有贸然行动。
他只能远远地窥视着。不多时,只见两人跃下客栈,几个起落再次消失在黑夜里。看着蒙面人离开,他站在客栈屋檐上,思索了很久,终是不得要领,于是也只好原路返回。
此时的穆南书站在房间里,手中俨然已多了一枚追魂令,还有伴随令牌的信笺,上面也是一行小字:“弃任长青。明日古道,杀青城派一行。”信笺上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他放弃刺杀任长青的计划,明天到古道上先去杀了青城派的一行人。
他看着手中的信笺,忽然感觉到很难受。他再次推开窗,江南的夜空上也挂着月亮,但月光却朦朦胧胧的,和关外的月光大不一样。一阵风吹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他又想起了关外的那些日子。他,还有另外一些孩子,每天都会在一个叫万花阁的地方,不停的拔刀挥剑,只要稍有不从,就会挨鞭子。他们那批一共四十多个孩子,最后只有十八个人活了下来。而那些没有活下来的,都是死在这十八个人手中。
万花阁里的所有孩子都由一个戴面具的男人统领,他们都喊他义父。他在万花阁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因为所有违抗他的命令的人,都只有一个结果,一个比死还恐怖的结果,一个让人一想起来就不寒而栗的结果。
他还记得三年前,他的师兄叶安,在一次任务中爱上了目标人物的女儿,最后两人双双被抓了回来,分别关在笼子里饿了整整五天,滴水未进。最后义父说,只要叶师兄把自己的手砍下来他就答应放了他心爱的姑娘。叶师兄想都没想,手起刀落,毫不犹豫地砍下了自己的左手。本以为这样他就可以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离开,哪知在他砍下自己的手后,义父却要那姑娘吃了叶师兄的断手,说只要她吃了叶师兄的断手,他们就都可以离开……
他不敢再继续想下去。他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那个叫任听秋的姑娘,还有她的笑,忽然间,他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他杀人,杀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杀那些甚至都没有见过面的人。很多时候他都不敢去想,他接下来要去杀的是什么人,是一个富甲一方的员外,还是一个三餐不继的农夫,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魔头,还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侠士?不管是谁,只要命令一下,他就没有回头路,绝没有。
这条路什么时候是个头,他不知道。也许是等他被别人杀死的那天,也许是等他自己亲手了结自己的那天。
想到这里,他忽然很想喝酒。他从未喝过酒,不知道喝醉后的感受,但他看过很多酒醉的人,他们似乎都很兴奋。他想那肯定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剑放在桌上,一柄普通的剑,一柄杀人的剑。看到剑,他不禁又握紧了手。他不能喝酒,喝酒会让他变得迟钝,迟钝就会让他丢了性命。他虽然觉得活着很无趣,但他似乎又不想就这么死去。
这世界上很多事岂非都是这样的。我们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生不如死,可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去死,都想拼命活着。
月色已经暗下去,他必须要睡一会儿。只有足够的睡眠才能挥出最快的剑。于是他躺下来,闭上眼睛,很快他就进入了梦乡。
这些年他除了杀人,还练就了另一种本事。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他都可以很快入睡。要练就这个本事并不容易,但他必须学会,因为这关系到他的生死。
关乎生死的事,想必我们每个人都会尽力去学习。
穆南书几乎很少做梦,但今晚他刚一入睡,就开始做梦。梦里他又看到了那个漂亮的少女,还有少女的微笑。
一个少年梦到一个少女,这并不奇怪,不但不奇怪,而且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奇怪的是,穆南书不但梦见了一个少女,还梦见了另一个少年,一个一身白衣的少年。少年也在对他笑。然后他就醒了。
天已亮,晨光从遥远的天边蔓延过来。早晨的露珠开始消散,树叶伸展开,被露珠打落,埋进土里。古道在晨光里长长地延伸。微风轻轻吹过,那些挂在长亭上的风铃摇曳着,随着风飘向四面八方,惊醒了路人,也惊醒了浪子。
新的一天又已开始。很多人已经上路,穆南书牵着他的马,也已经上路。
他刚从古道来,又要回古道去。他来江南是为了杀人,回古道去也是为了杀人。来,杀没有见过的人,去,也杀没有见过的人。
他走得很慢,却很坚定。他只要一开始走,就没有人能让他停下来,除了他自己,还有他的马。
他似乎对什么事都没有耐心,除了对他的马。只要他的马停下来吃草,他就绝不会牵着马走。他一定要让他的马吃饱了,他才走。他的马像是他的朋友。
他们走出了江南,又走进了那条长长的古道。
他走进长亭,长亭就在古道边上。他把马拴在亭边,他的马又开始吃草,他就坐在长亭里。他只需要等,等他要杀的人到来。去江南只有这一条路,除非青城派的人会飞,否则一定会经过这里。
古道上的风似乎一年四季都不会停,所以那些挂在长亭上的风铃声也就一年四季地响着。他原本是不喜欢这些声音的,但此刻却似乎不那么讨厌它们了。他静静地坐在长亭上,脑海里又出现了那个跳舞的少女。
四匹骏马自北而来,在古道上疾驰。为首一人留着松软的胡须,显得极为和善,另外一男两女都是年轻人,他们身着同样的便装,头戴斗笠。四人行色匆匆,一看就是有要事在身,急着赶路。
秋风瑟瑟。古道寂寥。骏马长嘶。
“师叔,还有多远能到长青山庄?”其中一个身材娇小的道姑问道。
“很快我们就到江南了。”为首的道长答道。
“到了江南,见了任庄主,青城派就有救啦。”又一个声音说道。
“那是,任庄主一定会为我们主持公道的。”紧跟在为首道长身后的年轻男子说道。
从他们的谈话中,不难听出,青城派一定是碰到了极为辣手的事情,需要请任长青出来主持公道。
山外青山,长亭连短亭,很快,江南就在眼前。只要翻过了前面的山峰,就可以看到江南的水乡了。一行四人虽是日夜兼程,却感觉不到辛苦。他们身负重任,只要能完成任务,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可是就在他们即将翻过眼前的山,在古道的中间,他们看到了一个人,一个少年。
少年的手中握着一柄普通的剑,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站在古道中央,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下一章:知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