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日常计划朋友们,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现象?
原本计划晚上无论如何都要先把这些事情干完,但是回到家了之后,却不停的盯着手机屏幕,刷着视频。那些任务在你面前堆积如山,但是你依然一动不动。
又或者,把手上的事情做得很马虎,敷衍了事,却还是有任务没有完成,自己躺下睡觉之后又有点惭愧和内疚。
到底都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最小阻力原则在作祟。
最小阻力原则:在工作环境中,若各种行为对于底线影响没有立刻得到明确反馈意见时,我们会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我们每天都在列计划,一天就列了好几项,但是任务的完成度总是不尽人意,就是因为我们都利用了最小阻力原则。
有的人早上起床做两件事,就是用阅读和冥想,但是在只能完成一样的情况下,大家会选择什么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冥想,因为冥想在阅读面前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能轻松的就能完成。那么阅读就只能往后堆,如果后面有比阅读更轻松的任务,那么阅读还会继续往后堆,知道遇到比阅读更难的事情为止。
这就是最小阻力原则。
以前我也在想着自己为什么在下班前就计划好了回家要阅读半小时,更文一千字。但是往往到我准备阅读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等我顶着发胀的眼睛看完了半个小时的书,就已经过了凌晨,最后的一项任务自然就流产了。
那如果我回家之后就立刻做任务呢?那我的首选任务就会是阅读,因为阅读总比更文好受一些,只用盯着,不用动手。还可以名正言顺的走神,发呆。等我头昏脑涨的回到电脑桌面前,我就真的更不了什么文章。并且写出来的就是前面自己看到的文字,然后再复述一遍,或者就再延伸一点而已。
所以我不喜欢更文之前有其他的文字来打扰,从而会影响自己写作的初衷,这也是一种很科学的写作方式。
当我明白了这一点,我回家了之后,我最应该先做的就是立刻打开电脑,把自己想要写的内容立刻整理出来,实在没办法写,那就回想今天所发生的事,和所阅读的文章,感悟。写着写着,很多灵感就出现了,那天的文章不一定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是为自己积累素材也是很重要的。
当我把最难的事情做完了之后,后来就安心的阅读,因为阅读时没有了牵挂,也不会想着过后没有完成任务的焦虑,所以那时候就阅读很顺畅,而且效率还很高。
下面就来说一下自己的一点心得,如何规避最小阻力原则?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任务的完成难度和对自己的影响度。明确当前任务对自己目前是否有影响,是否对自己的未来有影响。如果对自己的未来有影响,那就先选择未来的,这样的事情现在不会立刻有明确的反馈,但是真的影响自己的一生。
其次,就是要简单明了。我曾经在做任务之前向别人请教过一些问题,但是就一个简单的问题,双方都要拉扯半个小时。我需要的方法,对方明明可以一次性就发给我,但是他偏不,一条一条的发过来,再加以说明,等我实在想用的时候,再想选择哪一种方法时,时间已经不知不觉的流失了。
所以大家在完成任务时,就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完成了就好,不要高要求苛责自己。
最后,把事情办完就立刻收心。很多人,把一件事情办完了之后,总觉得那个事情还可以再做好一点,但是什么地方没有做好,当时又找不出来。最后等他做下一项任务时,这个问题一直在跟随着他,那他最后这一个任务的完成效率就有所下降。
我以前为了避免这种拖泥带水的现象,专门学了冥想,效果也不错。
如何让自己的任务完成得更好,那你应该甩开最小阻力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