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超全的知识与系统整理
不谈读书,如何在大学里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不谈读书,如何在大学里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作者: 镇鸿的大产品经理 | 来源:发表于2017-04-11 10:55 被阅读652次

    大学应该怎么过?学霸还是学渣?成绩好对未来有什么帮助?与成绩差有什么区别?

    很久以前我和我一个朋友聊天,他跟我讲了一句话:“现在的大学,越来没有大学的味道。”说完,他愤懑地喝了一口茶,说道:“我高中的时候所想象的大学,有的人会彻夜谈论,谈卡夫卡,谈杨振宁,谈图灵和人工智能,谈社会政策和人性,但绝不是永远只有游戏、恋爱和扯淡!”

    当时我正在埋头吃肉,我没有说太多,但是,我回去在我的日记本上,给自己写了一个问题:什么样子的才是大学。

    这一年我不断地在思考,更是在后面的半年内,突然想起给出很多事情。我回过头看我的日记本,我想和大家通过以下六个方面思考:

    (1)学会做专业的事情,学会做有门槛的事情,学习和专业的人交流。

    (2)学会加入优秀的组织,加入优秀的团队。如果没有,学会自己去创立团队,吸引优秀的人。

    (3)自我教育。

    (4)接触社会。

    (5)自我修养。

    (6)明白思维以及思维的局限性。

    1、学会做专业的事情,学会做有门槛的事情,学习和专业的人交流。

    之所以我愿意把这句话放在第一条的内容,是因为我在思考:我现在是一个20岁的男孩,但是我所向往成为的那种优秀的30岁的男人,他们在这十年里,是经历过什么,才让他们成为一个优雅强大的男人?

    我所想到的一点则是,专业,以及学会做专业的事情这样的过程培养了他们。举个例子,我自己是计算机专业的,程序员工程师或者产品经理是我们很多人要做的事情。但是,我看到很多人是这样子的:一本书,翻开看过一下子,没有细读,没有延伸阅读,没有笔记,甚至从来不上机写代码。

    我想,他们是永远成为不了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因为程序员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只看到这是一个高薪的行业,却不知道,不是你进入计算机专业,你能成为程序员,而是你在做专业的事情,Coding、做项目、写算法,让你成为优秀的程序员。

    抛开计算机专业这样子比较小众的话题,我想聊下市面上最火的书籍类别。是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是鸡汤文和成功学。互联网上内容创业最成功的是什么?咪蒙、逻辑思维!为什么?因为这些事物虽然打着商业、互联网等专业的旗号,但是分享的内容没有门槛,大家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接受,更可以通过转发晒票圈的行为,企图暗示大家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就是因为,它没有门槛,不是专业的事情,却让你以为你靠近了专业和成功。听到互联网创业的故事,听到逻辑思维关于商业、历史和社会的分析,听到咪蒙关于爱情和人性的分析,你的大脑里仿佛塞进了很多知识,你感觉你在学习到各方面的内容。

    但是你不知道,你在不断地麻痹自己,让自己远离沉淀这一件事情,而沉淀于一个专业,确实一个优秀的人,或者优秀的大学生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看到的鸡汤文中,或者伪知识中,了解到的永远是一些肤浅的大众都理解的事情,不需要思考,而更多是来挑动你浮躁的感情。

    优秀的学长和社会人回到学校分享,都会告诉大家,要发现自己的兴趣,然后去坚持。这两点结合起来,其实就是学习作专业事情的本质。正式因为专业的事情在深入理解、思考和沉淀的过程是有难度和枯燥的,做的人少,很多人做不到,才需要你有兴趣,才需要你坚持。简简单单学会的事情,又能够有专业门槛的,哪里有这种好事!

    所以,在大学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白,大学是让你学会做专业的事情,学会看专业的书,学会和专业的人聊天,学会自己写文章写技术博客等等有门槛的事情。

    2、学会加入优秀的组织,加入优秀的团队。如果没有,学会自己去创立团队,吸引优秀的人。

    我们在谈论大学没有味道,是因为我们加入的社团组织,很多时候里面的人是行政和功利的原因聚合在一起,在一起的时候,很难有得优质的讨论和交流,而优质的讨论和交流本身是大学一个极大的作用。

    所谓的迷茫、大学的无聊,我所想到的不仅仅是你不知道你所做的事情,而是你不在一个团体中,不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我想很多考雅思考研考证的人对抱团学习会有一个很大的体会。但是,这样子的团体,有的时候并不是原本就有的,或者你找不到。我想,在大学的时候,有一件事需要做的就是学会建立自己愿意交流的圈子。

    拿我自身做例子。我的大学是一个偏经管的大学,学校里的互联网氛围比较弱,特别是技术类的交流圈子。计算机专业在大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就是算法训练,而且有一个含金量极高的ACM比赛(程序设计大赛)。我自己在给自己进行训练的时候,想到学校每一届都会有这样子进行算法训练的人,但是却没有一个系统的组织来集训,每一届的资源都无法留下来,而我本身自己要找队友也挺麻烦的。

    那么在这样子的思考上,我联合几位同学,就成立了暨南大学ACM训练营,接受了近百位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成员,更有教授书记等人的大力支持,成为了大学里比较大的一个技术类团体。

    那么,这就是一个最现成的例子。要么你加入现有的,要么自己创建这样子的优秀的专业的团队,这样子才给自己的大学带来一个非常棒的交流研讨氛围。此外,优秀的人,从来都是互相吸引,这样子的团队,更是让你在大学阶段,和优秀的人交流和研讨最直接的途径。

    大学中需要学会思考,我要进入怎样子的团队,进行交流研讨,而不仅仅是功利地考虑学生会有点用,也不是自怨自艾的抱怨学长没有建立这样子的团队。

    3、自我教育。

    在大学里有的时候,没有人和你交流,没有人在生活琐事之外和你进行研讨,而你是一个不甘心平庸,有着理想主义的人,或者你对这个世界的人、生活和读到看到的事情有思考和见解,你该怎么做?

    学会写日记。

    小时候教会你写日记的是你的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写日记在你眼里成了一件记录流水账,然后结尾加上一句“我今天很开心!”、“我今天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这些话的事情。但是,这不是日记!

    在大学里学会写日记,更重要是:

    (1)学会每日定期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整理自己的头绪和灵感。

    (2)当你对某件事情搞不懂,学会把自己的问题写下来,用自问自答帮助自己理解。

    (3)学习用文章的方式去解释你生活、工作上遇到的事情,理性分析。

    (4)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自己的感情和幻想。

    你的日记必须包含这一些部分,才能理解为这是你的日记。

    日记是每日记录下自己经历的能让你思考的事情,让你知道你已经做了什么,带来什么影响,而你之后要什么。

    日记是一种知识见解的输出方式,从日记这件事延伸出来的,就是在大学里要明白的一件事情:学会控制自己的输入和输出。

    输入有很多,看知乎看书,听讲座看专业论坛,或者和优秀的人交流,这一些都是输入。而你在接受了输入之后,你应该做的,是学会将学到的东西进行输出。永远记住一句话,你会教别人了,那你就一定明白了解了。

    所以学会输出。除了日记等输出方式上,更应该学会做专业的输出。你应该学会写专栏,比如豆瓣专栏、知乎专栏,这是你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写文章很多人都会,但是你就一个专题系列进行写作,这样子的输出是需要更强大的专业性,会让你对自己的知识处理更加有序,更加高效,并且会让你有极大的成就感和安全感。此外,教人,在论坛团队和交流会中去分享也是输出,在自己的项目中应用,在自己的演讲中,甚至是和男女朋友的斗嘴中,也可以不断的去输出。

    在日记、输入输出之外,我不知道大家怎样理解这个部分的副标题:自我教育。

    自己教育自己,而不是等着别人教你,这是一个非常不同的关于教育的观点,而且自我教育也不仅仅是理解为自学。

    刚入大学的时候,你做了挑战杯、大创项目吗?你知道并参加了一些更专业的比赛吗?你有办法让自己去做志愿者吗?你懂的哪里找兼职吗?

    不懂。

    但是假如你有一个机会,让你做了这一些事情。比如学长邀请你进入项目,你就学会了怎样做项目。老师在教室里公开了一个演讲比赛,你参加培训参加比赛锻炼你的了演讲能力。你看到学校组织的公众号发布了志愿者招募,因为你朋友的邀请你猜做了兼职,你才学会了待人接物和熟悉这个社会。

    但是,这些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学长怎么知道你?要是老师忘记说呢?假如你没有关注公众号呢?你的朋友都是游戏宅呢?那你大学这种在课堂外让你成长的事情都没有了吗?

    更深入些讲,谁会主动带你去了解国家政策?谁会主动告诉你一些企业会怎样运作的?

    没有。

    因此学会自我教育,就是学会自己去发现能让你学习的方法和内容。这就不仅仅是自学了,更重要在于你学会找到有关这些事情的渠道,百度谷歌、学会找到你要学的东西是哪些书籍和专栏文章、主动询问教授、主动联系企业,这样子做,你才能给自己不断地积累资源,让你自己有学习的机会。

    有些人聊天说开学忘记加某某社团了,学不了某某事情。

    我就抛给他一句话:“主动去找社长,把对我说的话告诉他!”

    有些人聊天说大学这么久还没进过团队没参加过项目。

    我抛给他一句话:“带好态度和简历,把对我说的话告诉教授和学长!”

    可是他们从来不会这样子做,却自怨自艾。

    这就是不懂得自我教育。

    大学生需要懂得自学,懂得找到能让你自学的环境事情和项目。所以,很多人告诉我们,少宅在宿舍,多去图书馆,参加社团、实习、打工旅游等等,这一些事情都是让你能在一个学习思考和交流的环境中。

    谈到自我教育,最后一个部分则是关于自学。很多人都告诉我们,大学里要自学,而且不仅仅是功课上要自学,更主要是自学各种项目、各种没有人教的专业事情。

    那么要学会这些事情,我觉得最主要的途径和方式就是:模仿抄袭+写日记。

    这里的模仿抄袭不是贬义的,而是你要成为一个专业的人,做一件专业的事情,你是无法凭空想出来做出来的,你应该做的是抄一遍对方做的事情和项目。学习写小说,你就去抄抄作家小说的段落;学习写代码做项目,你不要想太多,先抄项目;遇到题目不会,不用死看不懂,先抄,抄完尝试去提供注解。

    为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因为模仿和抄,才是主动地在做事情,才是一种更容易入门的主动学习方式!单纯地在看和思考,其实要么就是你在瞎想(读书太少想太多),要么就是脑子一直很忙碌却毫无进展,脑子在自我麻痹让自己以为自己在努力。

    所以,学会模仿抄袭,然后,学会写日记。

    稍微总结一下:

    (1)学会写日记,理解写日记的本质。

    (2)借用日记,延伸出输入输出,懂得用专业的输出方式帮助整理知识。

    (3)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教育,不仅仅是自学,更是主动让自己找到一些能学习的环境。

    (4)自学这件事情,不要怕丢脸,一开始就是抄和模仿,用日记记下进步的路线。

    4、接触社会。

    大学有一个说法,就是大学是我们进入社会的一个缓冲期。并不是完完全全呆在象牙塔里,也不是一下子被冲进社会的浪潮中去。但是,一定要学会接触社会。

    接触社会的概念很广,但是我想更多的人是理解为,要去做兼职,要去实习。这个理解没错,但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我在思考着接触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我认为是明白,这个社会的可能性很大,只要你去做。

    社会的运作模式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和经济、商业息息相关的。你要做的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需要等着人家来找你,而是你能够发现一些有利润空间、有效益的事情,那么你就应该学会整合资源区做这一件事情。

    比如当初学校很多人学车,我就联系到一些驾校,跟他们进行商业上的合作。对的,我也没代表学校,我也不是什么组织的负责人,但是这一种合作,灵活的合作方式,其实就是商业在社会上运作的其中一个本质现象。

    接触社会,就是学会发现这种商机,并且学会发现这种可能性。

    说到商业的事情,我想就涉及到就业。我是计算机专业,我一定要当程序员吗?我是食品专业的,我能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吗?

    能!

    当你想做一个岗位的时候,去看招聘岗位的要求,而不是在学校里凭空思考。这是接触社会时候发现的一个最大的特点,社会上的人相比大学生,更会去捕捉信息,去了解哪些途径可以知道岗位的要求,怎样去满足要求,而不是在凭空忧愁着苦恼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社会具有极大的可能性,但是你一定要具有想象力

    为什么在接触社会这个部分需要提到想象力?因为在商业、就业外,我想讲的一点就是兼职。很多人怎么找兼职的?除了比较随机的经人介绍,更多人是网上找啊找啊。但是,有人尝试到创意园的企业直接去问吗?有人直接去青旅、咖啡馆等地去问是否需要兼职生吗?当我和很多社会上的HR聊完后,我都有一个感慨就是,大学生能主动去找老板和HR的人实在不多。

    我想这就是国内教育的其中一个弊端,让人不知道社会具有极大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行更多时候需要自己的争取创造,而不都是像高考完一样所有人都参与竞争然后进行比较,等人筛选。一定要学会自己打破界限,比如你投稿,不像高考考完等人批改,你投完稿还可以主动和主编交流,比如你要做一件事情人家做起来有苦难,学会让专业的公司去付费找到服务,而不是像大学一样告诉自己:“我要努力攻克它,因为可以想培养自己。”毕竟社会的专业分工是一种极好的社会架构。

    简而言之,在大学的时候大学生要学会去接触社会,明白:

    (1)社会很大,可能性很多,不像大学内有人管着,不应该死板的按部就班。

    (2)学会整合资源,学会随时自己与人谈合作谈项目,只要互相有效益。

    (3)不要凭空臆想和忧虑,你的专业和你的就业没关系。

    (4)主动,主动,主动,要有想象力。

    (5)明白术业有专攻,学会付费得到社会的支持。

    5、自我修养。

    大学和高中有什么区别?高中为了学习而学习,是为了灌输知识和考试。但是到了大学,除了这个之外,还应该学会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很喜欢告诉自己一句话,或者是一个问题:“一个20岁的男孩应该像一个30岁的男人

    学会有感情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叫做:“文艺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会去理解不同的美好生活。”怎么理解这句话?我想了很多,想来想去觉得就是一句话:做人要有感情。

    假如你去了一个很美的地方,你内心有什么想法?

    假如你在清吧听着民谣,你心里有什么波澜?

    假如你回想到过去的故事,你会不会搞笑地想着:“我有故事,楼下阿姨有酒吗?”

    假如你觉得你生活很粗糙,你想着世界上有着怎样的美好生活?

    这是一些思考,每一种类型的思考,都是让你在学会平衡现实、理想和内心。你应该主动和努力地看看自己的感情,想想自己的故事。感情这一件事情,并不单单是爱情和亲情,还有对美好事情的向往感情、对偶然听到的歌曲的舒适感,以及幸福感。

    这是在大学里面,需要明白的除了课业外的事情。

    在感情这件事情上,或者文艺的生活上,我希望和大家聊一个概念,就是小确幸。

    什么是小确幸?很容易理解啊,小的、确定的、有幸福感的事情。

    比如闲暇的时候,泡一杯茉莉花茶,听着网易云的有毒的音乐,静静坐一会儿。比如突然心情很好,到广州的西关走走,去创意园散散步。比如觉得宿舍座位不舒服,给自己买个30块的蓝色小坐垫。比如随时备个创可贴、感冒药在宿舍,比如给脖子冷的自己买个围巾,给脚冻的自己买个家居棉拖。比如学一学吉他,洗澡时候哼哼歌曲,或者,路过兴安,就给自己买一小块巧克力,美美地吃一小口。

    注意不要不小心摸到肚子上的小肉肉,这就不开心啦。

    除了这些事情,还有好多好多,每一件都是小事情,不费精力不伤荷包,却可以培养自己一点点的幸福感。这是我觉得,在我这半年来的一个最重要的体悟,这是一种让我会很宁静,心中很有感觉的事情。

    感情和幸福感,都是你在除了工作和学习外,在大学里成长的一个影响终生的方面。但是,你是怎样让自己有想法的?你是怎样慢慢不会自怨自艾的?

    我所想到的一个方面,还是写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成长经历。

    很多时候,比如你失恋了,比如你失败了,比如你错过了,你过一段时间回来看你所记下来的想法,你所看到的半夜两点写下来了密密麻麻的文字,会品到一种时间在成长中带来的韵味。

    成长的韵味,在大学里,是需要你去品到的。此外,成长其实也是是一个自己的眼界不断开阔的过程。那么,在成长的过程,或者在自我修养的培养过程中,应该要学会接触高雅、高级或者从未想过的的事情、人和场所。

    大家来广州很久了,不知道都去过广东美术馆、广东博物馆了吗?红专厂、TiT创意园去了吗?尝试去过清吧听听民谣和摇滚乐吗?去过体育馆看看球吗?羊城创意园里有滚石唱片开的中央车站演唱会,你知道吗?有注意到正佳广场那边有一个剧院呢?

    或者看书后有参加线下的讨论会吗?书店的作家讲座呢?电影的开幕式?或者看完电影后,有看看影评吗?看了书后,会写写文章,然后给作者发发邮件吗?文科的孩子有去看看互联网科技园吗?理科的同学知道民谣歌手背后的故事吗?

    做这些事情,并不是需要特别的财力或者特定的人带你去,也并不是一定有特定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是你没有想象力。你没有想过,为什么你来到一个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物价高房价贵,为什么优秀的年轻人都愿意到一线城市来?互联网带来的知识爆炸,又是因为什么样子的原因?

    尝试做这样子一些事情,绝对附庸风雅和装逼。去了解各种事物背后的故事,知道哪个庭院的主人曾经是怎样的诗词人。这一些事情,是在成长之中,慢慢让你成为i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是最有韵味的部分。

    以上的事情可能需要思考时间。而在更加接地气的事情上,我想大家应该想到的:

    男生女生都学会健身

    男生应该明白化妆,女生应该学会化妆。

    男生女生都应该学会搭配衣服,学会经营自己的形象。

    说到健身这件事情,每一个人都明白的事情。不仅仅是健身的人身材好体力棒,更重要的是健身是一个优秀的自制力训练行为,是一个极佳的让自己自信和有勇气的事情。因为,健身,是你明白,你值得更好的自己,你是更好的人。

    健身的一个最基础的作用,比如肩宽具有安全感,比如丰胸翘屁股,比如走路稳重举止有力优雅,都是让你的形象变得更好。那么大学里应该去做其他的类似的事情,学会去经营自己的形象。比如一些简单的保养,比如一些基本款的搭配,比如一些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语气等等,我想大家都是需要做的,好好经营自己的形象。

    这就是:

    一个20岁的男孩,要像一个30岁的男人一样,学会成熟、专业和有条不紊。

    一个20岁的女孩,要像一个40岁的女人一样,学会精致、幸福和让人心向往之。

    简单再总结下自我修养的部分:

    (1)学会有感情,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2)培养自己的幸福感,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小确幸。

    (3)在发现自己的感情、幸福感和内心时候,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历程,去回味。

    (4)开阔自己的眼界,让自己具有想象力,让自己明白为什么生活在一线城市。

    (5)健身,化妆,经营自己的形象,做一个有趣的人,也努力做个好看的人。

    6、明白思维以及思维的局限性:

    思维是什么?思考的方式,学习的方式,生活的方式。

    很多时候你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是思维的事情。在我大学的这段时间内,我学到的几样好的思维方式:

    学会用产品思维。

    产品经理,我想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很多人知道这个职位。但是,产品经理并不是经理,更重要的,他是一个产品的思考者,他有着产品的思考方式。

    什么是产品的思考方式?简单的说,就是你要做什么东西,它的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是什么?看到的需求是不是最根本的需求?你怎样去满足需求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竞争敌手和市场的情况是怎样的?值不值得做这个产品?

    这就是一个基本的产品思维模式,在大学里学会用这样子去思考自己的困难和经历,是非常棒的。比如你要去面试,那么你就思考:

    整场面试是一个产品,用户是面试官,面试官招聘的人是有怎样的特质?面试官的需求是什么?

    他是要你有很多项目和经历吗?还是说根本是要确定你是不是一个学习能力超强的可培养的人?那你应该怎样准备项目案例和技巧去满足面试官的需求?

    除了面试时候的交流,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满足面试官的需求?比如提早准备自己的博客专栏,用博客表现自己,比如把自己的作品带到现场,用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比如有专业人士的推荐信等等更加好的方式。

    那竞争对手呢?他们会怎样做,我怎样突出自己来展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最重要的思考,我在做的这件事情,我在面试这个岗位,适不适合我?值不值得我去做?

    拿面试作为一个小小的例子,希望大家有产品的这种思维意识。

    在产品的思维外,另外一个和面试有关的思维,就是卡位思维。什么是卡位思维?就是你为了成为一种特定的人,不断地做这种人所做的事情,逐步让自己真正成为他。在面试的时候,很多人说,我没有经验,但是我会好好努力,争取成为一种怎样的人。

    怎样的人,这个怎样就是面试官需要的特质,但是你本身不具备啊。就算你有成为这样子的人的潜质,但是你这么说,面试官肯定不会要你,你就更没有机会成为你所期待成为的人。所以,学会告诉他,其实你有怎样的特质,你做过哪些事情,其实就是这种人才拥有的特质。比如你进入学生会,那么你的管理组织能力是你想要进入学生会培养,但是更重要的是,面试的时候,你要告诉面试官,你就是这样子的人。

    一句俗话就是:“想当厨师,拿起勺子进厨房,而不是学好理论才进厨房。要先把自己当成一个厨师。”

    另外一个简单的思维就是,坚持的力量。十万小时理论我想大家都知道的。学会不断地给自己找一大段的时间,比如每天三个小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三个小时,要专注、专心,更可能让你完成专业的事情。

    此外,还是写日记。写日记这一件事可以帮助你做规划,不断地将一个大的事情不断的分解成小的部分,然后去解决。

    另外的一个思维就是:明白故事的力量。

    我有一个小姐姐,她家属于那种农村来的,然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来到大城市。那么到了大城市后,尽管她是接受比较不错的教育,知道了很多新颖的事情,明白很多不同的思维。但是,当她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她的父母是不理解的,甚至觉得非常荒谬,比如她父母并不知道她自己培养自己学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到底有什么作用。

    这个小姐姐很聪明,她从来不会去告诉父母大道理,她从来都是告诉父母,她学吉他,就像母亲她们小时候学编头发一样,就是好玩而已,并不为了有用。而学各种各样的事情,就像妈妈以前也学各种各样的编头发的方法一样而已。只不过妈妈那个时候是玩编头发,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玩的东西做的事情多一点而已。

    这样子,虽然小姐姐的爸爸妈妈还是不是太明白她做的事情,但是知道小姐姐做的事情没坏处,而且知道是他们曾经做的事情的现代版而已,这样子就会通情理了。小姐姐不讲大道理,而是通过一种像讲个小故事的方式,分享自己做过什么,爸爸妈妈做过什么,在讲一个你和我的故事而已。

    小姐姐很聪明,我想你们也很聪明,知道我在分享的,什么叫做故事的力量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你就会很好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省心省力。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所有心累的事情都是不值得按原本的方式做。

    因为好的事情是不会心累的。心累和身体累是不同的,很多时候,一件事情不适合你,或者这件事情你做的方法不对,才让你心累。举个例子,很多人觉得自我介绍很难,觉得讲述自己一件事情一个经理很难讲得有条不紊。核心就是,这种磕磕绊绊的事情,就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技巧,你没有去尝试不按照原本的方式做,你应该尝试比如学习用STAR原则去讲述事情,比如学会用三个词的技巧去介绍自己。

    一定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必须要经历黎明前的黑暗才会成功。有人说过:“当你觉得追一个女生特别困难,往往这个女孩不适合你。”同样的,当你发觉做一件事情,不是激情带着你,而是你在煎熬,你一直在给自己打鸡血,很心累的进行,其实,只不过是你在自己感动自己,用错误的方式来让自己努力而已。

    一定要知道,一定有更好的事情,更好的方法,和更好的人。

    因为会有更好的,所以最后一种思维方式:

    明白文艺、叛逆、理性是一种生活方式罢了,但却要学会去理解不同的美好生活,一定要学会去接近美好的生活,让自己时刻有着幸福感。

    这些思维稍微整理下就是:

    (1)学会用产品思维去分析所面对的事情。

    (2)学会用卡位思维让自己变成想要成为的人。

    (3)坚持用大段大段的时间训练自己,并用日记记录下来。

    (4)明白故事的力量。

    (5)不要自己感动自己,要理解本质,学会找方法技巧,不要盲目努力。

    (6)学会向往美好的生活,时刻有着幸福感。

    上面各个方面,并不绝对是有用的,也并不绝对适合任何人。但是下面这段话,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理解:

    大学一定要有理想主义,一定要有想法在内心里,发现自己,发现周围。有理想不是一定要说自己有音乐梦企业家梦或者有什么远大的梦,也不一定非要公开去比个高低贵贱,而是明白,我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我自己总要做些事情,自己总应该思考一些事情。

    不用考虑是不是有用。就像问读书有什么用?没有用。

    但是读完剩下来的东西,就是你的素质。

    最后附上一段话:“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谈读书,如何在大学里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yy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