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 藏经阁行思录
关键词关联类作文写作指导

关键词关联类作文写作指导

作者: 静水深流fgq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12:43 被阅读248次

    ——年度热词关联作文讲评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汉语盘点”活动是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又名“年度字词推荐”。以下是2017年度获选字词及其解说:

    享:共享单车普及大街小巷,共享经济打造美好生活。

    初心:既是原点,又是目标,回望的是过去,指向的是未来。

    智:即高智能,人工智能助力中国创新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追求的最美好的世界格局。

    请从中选择你所欣赏的两个字词(须形成有机关联),确定立意,谈谈你的感触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四个年度字词折射当前国内国际时事热点,理解年度字词背后的内涵是前提,选择两个字词形成有机关联是关键。

    (一)单个字词背景解读(略)

    (二)两个字词关联组合

    四个字词两两关联组合共有6种,而两两之间的关联又有多种。略举几例。

    1.享与初心:①共享的初心是改善生活、促进发展。②改革发展的初心是共享。

    2.享与智:①人工智能助推共享经济发展,让人民共享美好生活。

    3.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①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共同构建人类命运体。

    4.初心与智:人工智能的初心是造福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危害人类。(霍金: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

    5.初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梦的初心,追求的不仅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也是为世界求大同。

    6.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工智能,万物互联,人类互通,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下水作文】

    下水作文1 下水作文2

    勿忘初心,公平共享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初心常常被我们遗忘,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引用名言,阐述勿忘初心的理由。)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时代的隆隆轰鸣时常在不经意间淹没了个体的喃喃低语。在巍峨高楼的光影下,在都市喧哗的沉寂处,在那偏远贫瘠的山村里,还有无数的人们为了能“买得起房、上得起学、看得起病、养得起老”而负重苦撑、艰难求存。日益悬殊的贫富差距,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改革发展的初心是什么?(陈述现象,引出对改革发展的初心的反思。)

    回望历史,邓小平同志当年论断至今犹言在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也为我们指明了改革发展的初心——公平共享、共同富裕。(回望历史,借助邓小平的论断揭示中心观点:改革发展的初心是公平共享、共同富裕。使 “初心”与“共享”两个关键词有机关联。)

    我们追求的公平共享,不是少数人共享,而是全民共享。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我们在把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当然,这绝不是坐享其成、平均分享、吃大锅饭,而是在公平合理、机会平等的前提下有差别地分享。举国之力,脱贫攻坚,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让每一个人都能共享发展的成果。(谁共?怎么共?全民公平共享。紧扣“共”字深挖“共享”概念的内涵。引入对立概念“少数人共享”,通过辨析对立概念来澄清“全民共享”这一核心概念。采用“不是……而是……”这一破常句式提出分论点。“不是”就是“破”,“而是”就是“立”; 破常导向立新,立新可得深刻。)

    我们追求的公平共享,不仅是物质财富共享,而是全面共享。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仅要让人民共享物质财富,还要让人民共享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全面共享,人人都有更多的获得感,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什么”?全面共享。紧扣“享”字深挖“共享”概念的内涵。抓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特点,赋予共享全新内涵——全面共享。)

    当然,实现公平共享、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从不均衡到均衡的渐进过程。需从长远角度理想看待今天存在的各种差别问题。实现公平共享、共同富裕,更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建设。共建才能共享,共享的成果需要大家共同栽培。“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作为新时代青年,当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洪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为实现公平共享、共同富裕贡献力量。(从“怎么办”角度论述。“当然”两句,回应前文贫富悬殊现象,从实现公平共享的渐进过程角度,呼吁理性看待当前贫富差距现象。最后提出号召,强化中心论点。)

    【技法讲解】深挖概念巧行文

        《勿忘初心,公平共享》一文以“改革发展的初心是共享”观点巧妙关联“享”与“初心”两个年度字词后,通过深挖“共享”概念的内涵,“共”是“全民共”,“享”是“全面享”,然后分解为两个分论点:追求的公平共享,不是少数人共享,而是全民共享;追求的公平共享,不仅是物质财富共享,而是全面共享。

    澄清核心概念来展开论述、结构全篇,可以使文章论证更有力、结构更严密。

    一、澄清概念展开论述。①

    (一)当前议论文写作中的“概念”问题

    【学生例文1】在我看来,规矩其实就是法律,它对个人和社会起着重大的作用。没有法律,大多数的权力难以得到保障,而一些本不该有的权力却被无限放大。一个所有老人都去摔倒碰瓷以图讹钱,却没有法律保护被碰瓷者的社会,一定是混乱、恐怖的。(《无规矩不成方圆》)

    【学生例文2】规则,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做人的底线。北宋之时,朝堂腐败,阿谀奉承之作层出不穷,唯有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宛如脱世仙荷,独自亭立于历史长河中,经年不衰。虽然当时这首诗被埋没于世,而今留得芳香满乾坤。时间是最伟大的见证者。只有那些有原则,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在历史的大幕中长久闪耀。(《心存规则,香满乾坤》)

    【学生例文3】众所周知,享誉世界的马云长相怪异,但这丝毫不妨碍他的伟大成就和高远志向。马云过人的自信和机遇是靠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修心”得来的。他从不以其貌不扬为耻,而是以超人的自信和非凡的毅力,一步步地爬到今天的位置。可见,“修心”才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修心与造脸》)

    【学生例文4】颜值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整容造脸以期谋得更好的待遇增长自信。可惜韶华易逝,外在的美貌本就不能长久,更何况是用刀,用药物造出的虚假之美呢?整容本质上就是对自己外在的否定,并不能从根本上带来自信。因此,我们要“修心”。(《修心还是造脸》)

    以上四个学生作文片段,乍看起来,论述得还不错,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但仔细一分析,这些说理都存在明显的漏洞或不足,本质上反映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根源在于学生们在议论文写作中对核心“概念”没有澄清。

    孙绍振教授指出:“为了保证概念的严密和一贯,最起码的办法就是下定义,如果作者在文章开头,有起码的定义的自觉,就不至于造成相邻概念反复错位,交叉概念叠床架屋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确立论点是议论文写作的开端,而论点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核心概念组合而成,要想论点鲜明,对论点中的核心概念下定义是一种科学严密的方法。但是,学生例文1、2中反映出来的,不是学生不想给论点中的核心概念下定义,而是下错了定义,导致缩小概念或偷换概念。

    列宁说过:“下定义是什么意思呢?这首先就是把某一个概念放在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逻辑思维把这种下定义方法用公式来表示:

    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如果要给“规矩”下定义,先要找出“规矩”邻近的属概念,也就是把“规矩”放在比它更广泛的概念里,然后找种差。这样的做法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对于学生而言,很难准确地找到“邻近的属概念”和“种差”,往往定义过宽、定义过窄,甚至定义错误。

    有些概念内涵简单外延丰富,如果不对其外延进行界定,在举例论证时往往给人一种假、大、空的感觉。如学生例文3,用“马云取得伟大成就”的例子论证“修心的重要性”,既没有给核心概念“修心”下定义,也没有对概念“修心”的外延予以明确,反复述说的就是“马云修心”,这样的说理必然欠缺说服力。“修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放在所有人身上都是适用的,人们每天都在生活,如果认同生活就是种修行”,那每天生活着的人们也都在“修心”,人人都在修心,为什么只有“马云取得伟大成就呢?所以,论述的关键,不在于“马云有没有修心”,而在于“马云修的什么心”。

    当说理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核心概念时,论述概念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学生例文4涉及到两个概念间的关系,“造脸”不能带来自信,所以要“修心”,这里面是缺乏必要的逻辑关系的,对于“自信”而言,“修心”与“造脸”是否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在没有揭示两个核心概念的本质联系的情况下,这种因果分析就显得十分牵强。

    (二)关于议论文写作澄清概念的策略

    概念的逻辑结构分为内涵与外延。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

    澄清概念,一要定量,二要定性。定量就是分析界定概念的外延,明确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定性就是分析探究概念的内涵,明确概念的特征与属性。在议论文写作中对核心概念界定外延,探究内涵,往往能增强议论文说理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1.将属概念切分成种概念,准确界定外延

    属种关系,称真包含关系、上属关系等,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如人和学生是属种关系,学生和高中生是属种关系;可从学校的角度将学生切分为一中学生和非一中学生,可从学习阶段的角度将学生切分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

    【练习1】请从不同的角度切分概念“规矩”。

    规矩:个人的规矩、群体(班级、学校、 国家、社会、企业等)的规矩

    规矩:外在的规矩、内心的规矩、成文的规矩、不成文的规矩(潜规则)

    规矩:制定时的规矩、执行时的规矩、破坏与维护时的规矩

    【练习2】请从不同的角度切分概念“修心”。

    修心:学生修心、老师修心

    修心:学校修心、社会修心

    修心:在逆境中修心、在顺境中修心

    修心:修恒心;修爱心;修细心;修平和心;修淡泊心;修进取心

    切分概念,一般可以从概念所涉及的对象、形态、情境、目的、时间等角度。越独特的切分越能使议论文的立意新颖,越全面的切分越使议论文的论述全面有说服力。

    【学生作文片段1】规矩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不适应时代的规矩会逐渐消亡,新的规矩会随着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产生。规矩制定出来后,需要得到全民的认可或时间的考验才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规矩制定出来后,如若无人执行,那规矩使只是一纸空文;如若执行规矩的人不秉公执行,诸如钓鱼执法,那规矩便丧失它的公平性。当规矩遭到破坏时,需要有人对它进行维护,以避免因破窗效应使它失去威严性。所以有了规矩也不一定成方圆,因为规矩只有在那些心中有规矩的人的制定、执行、维护下,人和社会才能成方圆。(有规矩不一定成方圆》)

    【学生作文片段2】众所周知,享誉世界的马云长相怪异,但这丝毫不能掩盖他的非凡魅力与伟大成就。在创业初期,面对资金紧张,国内互联网产业并不明朗的发展前景,马云修的是一颗恒心,坚持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做一个拓荒者,最终迎来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春天。而在建立阿里巴巴商业帝国,成为中国首富之后,马云修的是一颗爱心,成立马云公益基金会,投身环保事业,改善边远地区乡村教师待遇。可见,造脸并不必要,修心才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修心与造脸》)

    学生作文片段1将“规矩”这一概念的外延从时间角度切分,角度独特,逻辑严密,论证力强。学生作文片段2将“修心”这一概念的外延从目的角度切分,结合马云这一事例的特点,重点论述“修恒心”和“修爱心”,增强了举例论证的说服力。

    2.将概念多角度描述,抓住本质特征

    概念所展现出来的特征有很多,其中有些特征是本质性的,使一概念区别于另一概念。在这论文写作中,如果不能将核心概念的本特征抓住,这样的议论文论点将是肤浅的,论证将是没有力度的。

    【练习3】解释“工匠精神”的内涵。

    认真细致严谨

    探究创新

    超越世俗功利

    描述概念特征的角度:态度、方式、价值观。

    学生们在写有关“工匠精神”的作文时,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一般仅限于: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的工作态度是认真细致严谨的。如果以逆向思维想想,工作认真细致严谨的人都可以称得上工匠吗?并不一定,我们还得从其它角度来对这一概念进行描述,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还得有探究创新的工作方式,超越世俗功利的价值观。比较“工匠精神”的三个特征,“认真细致严谨”是最显而易见的,只能作为基本特征;“探究创新”和“超越世俗功利”更能显现“工匠精神”的深层意义,更能诠释“工匠精神”的独特性。

    3.将概念归类定位,将组种概念上升到一个属概念。

    在议论文写作中,如果核心概念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这个时候就需要涉及概念间的关系,不同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一般来说,不同概念间的区别能较容易地看到,不同概念间的联系就不是那么轻易地找得到的。将概念归类定位,其实就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一组概念,将这组概念用更大的一个概念来概括。

    【练习4】探究“精准扶贫”与“厕所革命”的联系。

    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2016年11月19日,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世界厕所日暨中国厕所革命宣传日”活动在北京举行。

    归类:民生活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练习5】探究三则标语的联系。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归类:改革开放

    【练习6】探究黄梅一中校训“立德、益智、博学、多思”四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

    “立德益智,博学多思”这八字校训取意古远又充盈现代精神,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既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又体现教师治学和学生学习的应有态度。

    “立德”即树立德业,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体现了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蕴含着做人的朴素道理。“立德”乃成人之本,意在教育学生涵养品德,以德立身;勉励教师修炼师德,以德育人。

    “益智”亦作“益知”,即增益智慧,语出汉代刘向《说苑·建本》:“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分别理。”“益智”乃成才之要,意在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求知探理;勉励教师增益智慧,增长才干。

    “博学”即广博学习,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乃为学治学之基,意在教育学生广博学习,博闻强识,在博中求专;勉励教师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在专中求博。

    “多思”,即勤思善思,既有《礼记•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慎思之意,即谨慎辩证地思考;也有《论语·子张》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近思之义,即贴近实际地思考。“多思”乃为学治学之源,意在教育学生勤思善思,主动思考;勉励教师慎思近思,勤于反思。

    “立德益智,博学多思”八字校训既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立德益智”强调的是德和才的统一,德才兼备是人才培养的方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多思”强调的是学和思的统一,学思结合是人才培养的方法。

    【练习7】探究“修心与造脸”的内涵。

    方式:内在的提升与外在的提升

    时间:长时间地修炼与短时间地改造

    目的:内在美与外在美

    影响:难得难失,影响持久;易得易失,容颜易逝

    归类:自我提升/审美活动

    将概念归类定位对议论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个体的、具体的、特殊的概念作普遍性归纳,提升认识的维度,使论述者有一个更广阔的眼界,更博大的胸怀,使议论文的说理更显深刻。

    学生例文4修改后:

    颜值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整容造脸以期谋得更好的待遇增长自信。可惜韶华易逝,外在的美貌本就不能长久,更何况是用刀,用药物造出的虚假之美呢?整容本质上就是对自己外在的否定,并不能从根本上带来自信。而修心则是一种内在的提升,一种追求内在美的审美活动,难得难失,影响持久。因此,“修心”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修心还是造脸》)

    在将两个核心概念“修心”和“造脸”进行多角度描述和归类定位后,我们能十分清晰地发现“修心和造脸”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概念清晰了,概念间的关系清晰了,说理的逻辑也就顺畅了。

    议论文写作中的澄清概念策略,除了以上三种,还有引入相似概念,通过辨析相似概念的异同来澄清核心概念;引入对立概念,通过辨析对立概念异同来澄清核心概念。

    议论文的说理其实就是如何运用概念,要想观点明确清晰就必须对核心概念予以澄清,要想举例论证有力就必须抓住核心概念的本质加以论述,要想找出不同事物间的有机关联就必须将不同概念进行归类定位……澄清概念,是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议论文论证的力量之源。

    二、分解概念结构全篇。

    抓住概念含义中的核心要素进行分解,形成文章骨架。明确上一级概念的含义是基础、关键。下一级是对上一级的诠释。分解要始终扣住核心概念“是什么”“什么叫……”进行。结合作文材料和自己的论据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分级分解解决了论证层次问题,眉目清晰,说理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角度清晰。前一个结论是下一个判断的前提,形成一个推理链。构筑文章递进的金字塔结构。例如2017年上海高考的优秀作文。

    预测,要深思而慎取

    预测这个词,大家耳熟能详。预测是预先推测的意思,为什么有的预测准,有的预测不准呢?因为生活充满变数。对预测,要深思而慎取。

    “预先”,意思指事先,在事情发生之前或进行之前,突出超前性。事先的事,具有不确定性,事情发生过程中还有变数。例如,天气预报就是事先的推测,虽然多数是准的,可是也有不准确的时候,因为气象条件随时会有变化。我们坐火车,说什么什么时间到达目的地,可是,也有不准时的时候,因为运行情况也会有变化。这些变数,致使预测不准确。所以,我们对预测的事情不能全信。

    “推测”,有推理的意思,意为所做的思考需要有一定的依据,不能空穴来风,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所以有的事情是可以预测的。天气预报、火车运行时间,多数是准确的,正是这个原因。预测某同学考上大学,预测明年的服装流行款式,预测粮食产量,等等,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之所以多数是准确的,是因为它是在已知的前提下,推断、推求出来的。因而有的预测是可以相信的。带有严密逻辑、有依据且有一定把握的推断,才可谓推测。天气预报的准确度高达95%以上,因为那是基于航天卫星拍下的气象云图,由观察员进行十分精确的分析后得出的。高精准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可靠的卫星云图。所以说,可靠的证据是预测成功的必要因素。然而,即使有市场行情、公司业绩等作为依据,股票也常常遇到熊市,风险极大的原因是“瞬息万变”。

    预测,当然也离不开预测者的经验。但预测终究只是预测,由于是“推测”,加上是“预先”的推测,意味着还未发生,所以必然会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而,对于预测,我们不能全信、全不信。

    既然如此,哪些相信,哪些不相信?需要丰富科学知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辩证思考。预测是预先推测,一旦预测被奉为真理,保不准会酿成大错,把巧合、偶然,当成预测成功,那是傻子。对于预测,还是聪明、智慧一些好,深思慎取!

    点评:作者紧紧抓住了作文材料给定的“预测”的定义(预测,是指预先推测),深入挖掘,作诠释、巧分析、下判断,于是,有了全文的骨架:“预先”,意思指事先,在事情发生之前或进行之前,突出超前性。事先的事,具有不确定性,事情发生过程中还有变数;“推测”,有推理的意思,意为所做的思考需要有一定的依据,不能空穴来风,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所以有的事情是可以预测的;由于是“推测”,加上是“预先”的推测,意味着还未发生,所以必然会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而,对于预测,我们不能全信、全不信;既然如此,哪些相信,哪些不相信?需要丰富科学知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辩证思考。在此基础上,给骨架(观点)添加“血肉”(论据),就形成了一篇很不错的文章。“预先”与“推测”,作者重点阐述了“推测”。同时,前一个论证的结论,又是下一个论证的前提,这样往复,多个推理环环相扣就形成推理链。议论文的论证就是由这样三、五个推理论证组合而成的。

    附: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参考文献:①2018年第七期《语文月刊》《议论文写作中的“概念”探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键词关联类作文写作指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aj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