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创立于1937年,虽然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一批杰出的人才。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这本《西南联大文学课》选取了朱自清、游国恩、罗庸、萧涤非、闻一多、浦江清六位先生关于古典文学的作品。本书共有五章,分别讲了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内容涵盖了朝代更替与文学变革的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86905/1f6d992f6737da74.jpg)
书中引用了许多的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左传》《国语》《楚辞》等等,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与说服力。
在第一章开篇“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诗经》”中,我便被朱自清讲解的内容所吸引。原本我一直觉得诗经是高大上且专属于文人雅士的,朱自清先生却说: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便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荡气。
“诗”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但是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那“志”总是关联着政治和教化的。
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以及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他却将玉比人,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题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因此,“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86905/96dfaac6a2b5b928.jpg)
游国恩讲解的《古诗十九首》也很有新意,这些古诗虽不是一人所作,但风格内容大体相同。不过它反映的思想内容是很复杂的。比如提到主题不明确的《涉江采芙蓉》和《庭中有奇树》这两首,可能是指夫妇,也可能是指朋友;再比如这首《冉冉孤生竹》,表面上是思妇之词,也可能别有寄托;这首《迢迢牵牛星》,表面上是咏物的诗,实际上也是借牛女双星比男女离别之情。
虽然《古诗十九首》的思想感情复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便是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内容的描写,表现了深厚的感伤情绪。他们大都是属于中小地主阶级的文人,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远离乡里,奔走权门,或游京师,或谒州郡,以博一官半职。这些人就是诗中所谓的“游子”和“荡子”。用游国恩的话来说,这也正是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真实反映,它们的思想价值虽不高,却也有一定的历史认识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86905/d09abf2b8f8cb4a0.jpg)
整本书中的文章按照所写文学的时代顺序来编排,逻辑清晰,同时也让人便于看出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规律。书中提及了陶渊明、谢灵运、杜甫等著名诗人的生平以及艺术特色,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不仅让我们对这些诗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文学有了更好的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86905/1a899894a4784d87.jpg)
阅读本书不仅能很好的帮我们了解中国文学,同时也能唤起我们对西南联大的兴趣,相信它也能给你带来一定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