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这个段子。看似好笑的背后,道出了一个辛酸的事实:很多人看自媒体,是一无所获的。
坊间流行笑话一则:
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泡贝塔咖啡听创业讲座,宅家看耶鲁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BAT大格局了如指掌,张小龙贪嗔痴如数家珍。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约饭局去雕爷,喜欢罗永浩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就比如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让人很恐的问题,你天天混迹遍布中高产阶层的知乎,却认为自己也成为了中高产阶层的一员,你天天吹嘘身边有无数牛逼的大咖,你却认为自己也是这牛逼群体中的一员。
自媒体还有一个不健康的现象,从开始出现了一批鸡汤,干货党之后,接着就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批反鸡汤,反干货的自媒体。导致为什么我们哪怕看很多所谓的爆文、红文,却依旧一无所获。仁义道德只是一种奢侈,下面我给大家仔细分析下个人的见解吧。
1
我们关注公众号的初衷。
从公众号问世到现在,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比如鸡汤励志,健康知识,旅游纪事等等,对,我们初衷是为了在微信这个平台上方便获取我们想了解的知识面,扩大自己的阅历和眼界,提高个人素养人格,有一个安静享受的阅读空间等等云云。
但事与愿违,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微信公众号引来蜂拥而至的自媒体人,所以,水渐渐混了,各种文章,争辩,激论,反驳。口诛笔伐已成为家常便饭,用户也慢慢看的越来越懵逼了。
现象一:鸡汤,干货党
现象二:反鸡汤,反干货党
现象三:标题党,空心文
现象四:营销党,很多时间你看的的活动,深度好文,其实都只是推手罢了
文章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某某聚焦的号:
《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你穷是因为你懒》/《他们穷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
《最好的感情状态是优质的独处》/《最好的生活是有个人前行》
《不是我的情商低,是你不值得》/《死也不凑合》
《从一个人的吃饭看人品》/《从一个人的说话看人品》
《下班后无所事事你会后悔的》/《下班后的生活,决定人的人生》
《性格不好,其实就是情商不够》/《不会相处就是情商不够》
《年轻人,没事不要老单着》/《二十多岁是拿来脱贫的,不是脱单的》
文章太多太多,就像第一个例子,那到底我们穷是因为懒还是因为不努力呢你第一天写一个鸡汤励志观点的文章出来,第二天就会有几十篇文章跳出来反驳你的观点,意义是什么?对不起,我看不出来,是炫耀自己的那点自以为是的观点呢,还是撕逼呢,我不懂,读者更累,读者读着读着像看戏一样,看鸡汤励志党被反鸡汤励志党撕逼,互掐,最后失去了原有的初衷,跟做媒体和读者所关注的初衷背道而驰。为了反驳而去反驳,真的没有意义,为了吸引眼球而强行故事,也没有意思。
2
自媒体人与读者的自我反省
当看到像一群小丑一样的自媒体人在上面撕的面红耳赤,各自口诛笔伐着各自不爽的对象,文章失去了客观,独特,以及能给读者一个明确的观点的时候,我只想说去nmlgeb,写的什么东西?啊?除了给读者留下毫无建树的印象,更是让读者一直回绕在你们的循环反驳中,苦思冥想不得结果,最后甚至怀疑自己人格分裂,今天说这个观点对,明天就一群人跳出来说这个观点错了,真是一群代表自媒体声势的大v,强!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
我看过无数篇这类文章,也是现在这些文章最为泛滥的时代,一天保准你在不同的公众号看到几十几百篇,然后看完,我们一无所获,一脸懵逼的看着手机桌面,对的,看完你们的文章,我突然很仿徨。
我做公众号的初衷只是为了给大家带来一个不同的感受,跟大家分享个人经历和各个事情的见解,培养大家独立的思考习惯,比如我写一篇文章《妄谈人生》,你觉得观点太过于刻薄,不客观,不中立,你大把在下面说出你的看法,甚至不爽的时候立马取消关注,说一句去你妈了隔壁,写的什么垃圾。如果写到你现在的意识形态,跟你有共鸣的文章,你可以点赞并加以给我们改进充实,并且夸赞我们。
生活,人,本身就是最好的状态是随心,该说说,该骂骂,改不爽不爽,而不是被自媒体作者所操控,吸引了他们的情绪和欲望,却没有给他们高潮或者释放。就比如他们给你喝了一瓶春药,却不让你发泄,而是让你憋着,自己冷静,自己解决,哈哈。
也就是在口诛笔伐,情绪泛滥,自我没有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之间,不管是读者还是自媒体都已经离当时的初衷越走越远。
其结果就是:
你读了那么多公众号,然而却依旧很平庸。
你写了那么多文章,也没见你有多少见解,牛逼多少
所以,我建议:请给读者享受一个安静干净的阅读空间,拒绝撕逼,拒绝无脑鸡汤,拒绝无脑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