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教育要做的两件事(尹建莉)

作者: 9b18ebb90386 | 来源:发表于2019-05-19 06:31 被阅读6次

  一个无中生有的生命突兀地来到世上,在平均两万五千天的人生中,必须在最初最弱的一千多天中完成从混沌走向清朝的大飞跃。这是生命中最初的恶一次飞跃,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飞跃。一个人将来站立在生命位置和高度,固然和他成年后的努力及机遇有关,但基础却是在童年打下的。这就是启蒙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影响深远。黄金期在3岁前,之后的十多年时间也是关键期。从出生到进入青春期,都可以称为启蒙教育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有极强的可塑性,教育在这一阶段最能表现出它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从前往后,逐渐递减。所以这项工作越是做的早,越是做的好,真正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启蒙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智力启蒙,情感启蒙。

智力启蒙的第一要诀是语言输入。

  因为人是用语言来思维 的,语言的清晰度和思维清晰度完全是呈正相关。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上,其实非常简单,不外乎就是多和孩子说话,今早带着孩子进入阅读和背诵。、

这项工作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去做。弱小的婴儿似乎听不懂语言,有的家长就很少跟孩子说话,这是在勿失良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孩子出生第一个月,就要凡事跟他说说。比如喂奶的时候说:“宝宝饿了吗?妈妈现在跟给你喂奶。”喂奶的过程中还可以随便唠叨些话,比如“哦,你昨天吃奶的时撒尿了,把妈妈衣服都尿湿了,今天没尿,干干净净的”以此类推,穿衣,睡觉,晒太阳等,都可以成为说话的内容。

婴幼儿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有两种功能,一是刺激大脑发育,二是刺激心理发育。如果早期缺少语言交流,则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和情感发育水平都会出现问题。比如“狼孩”因为从小没有获得人类语言刺激,智力出现永久的损害,即使回到正常人类社会,也不可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并且寿命也比较短。人的寿命和智商呈正相关,这已经是被研究和社会经验证实的。

要注意的是,和孩子说话的目的是交流,所以不要过分刻意,以免变成唠叨和噪音。偶尔不想说也可以不说,否则的话,时间长了自己也嫌烦,而孩子是能体会到母亲的情绪的,情绪交流也是启蒙教育的一部分。

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使用“吃饭饭”“睡觉觉”之类的叠声词,总用儿语跟孩子说话并无益处,偶尔以儿语表达情趣即可。同时注意口气的平和,避免语气,表情上的夸张,不要动不动就拖长音且高八度地说“是吗?”“真棒啊!”

情感启蒙的第一要诀是多和孩子接触。

  这很好理解,无非是父母要尽可能多地和孩子相处,在相处中要多抱抱孩子,多抚摸孩子,避免孩子产生“皮肤饥饿”。父母温暖的怀抱是智力发育的东风,是情感发育的沃土,也是肌体发育的营养品。、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女因为劳动的需要,经常把孩子背在身后的筐中或用绑带绑在身上,孩子的双腿大部分时间是受束缚的,无法活动,但他们到一岁半左右时,能很自然地像全世界所有的儿童一样学会走路。孤儿院的孩子,他们的双腿从来不受限制,平均学会走路的时间却比正常孩子晚一到两年。原因是妈妈背上的孩子,能和妈妈说话,感觉妈妈的体温。而孤儿院中缺少语言交流和母爱的孩子,不光智力受损,生理发育也变得迟缓。

中国当下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寄养儿童”现象导致的儿童学习困难,心理障碍问题,其原因和“孤儿院现象”是同一种。

当然,并不是父母亲自带孩子,孩子就一定能得到好的启蒙教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育的本质不是由谁来做,而是怎么做。

我收到一位妈妈的来信,她说自己很爱看书,她也知道隔代教养的弊端,有了孩子后,就辞职回家,做全职妈妈。但她没有意识到母子间早期语言交流对孩子的重要性。孩子八九个月时,她发现电视上不停变换的画面能吸引孩子,孩子看电视时不哭不闹,坐在婴儿车中很安静。她觉得把孩子放在电视机前真是照看孩子的好办法,既有漂亮画面和标准语言对孩子进行放在电视机前真是照看孩子的好办法,既有漂亮画面和标准语言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又省却了自己体力上的劳累,孩子看电视时,自己还可以安静地看书,真是一举几得。所以孩子只要醒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电视机前度过,她忙于自己看书以及做家务,给孩子做饭等事,很少跟孩子说话,也很少抱孩子。孩子两岁半以后,才发现情况不妙,孩子能背出天气预报中所有的地名,也能准确背出许多广告词,却不会语言交流,机会不和人进行目光接触,对一切都很冷漠,只在看电视时专注而兴奋,总体智商明显比同龄孩子低,被诊断为“自闭症”。

美国电视机大普及时代到来或,紧接着出现“自闭症”大流行,究其原因,电视保姆“功不可没”,电视虽然也“说话”,也有一定的知识内容,且能让孩子安静地坐着,但它跟孩子之间不存在语言互动,孩子只是被动接受,没有任何交流。电视也没有体温,不会向孩子传达任何感情。所以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智力不会太出色,心理也容易出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几千个家庭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巨大的依存关系。尤其在3岁前,如果母亲和孩子交流很少,交流内容很简单,孩子是在情感和智力活动都比较贫乏的状态中长大,那么孩子的智商就会偏低,行为也容易出现偏差。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发展其智力,让其智力不单以加法增长,而是以乘法递增的最好,最简单的办法。

从孩子一两岁开始,就可以尝试帮孩子建立语言和文字间的联系。尽早认字并进入阅读,这对儿童早慧作用十分明显。传说仓颉造字,天雨栗。鬼也哭,其象征意义十分深刻。文字的出现于人类来说是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人从此不再蒙昧,开始有了洞悉世界,俯仰乾坤的能力----文字的力量,于个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在各类杰出的人物中,你可以找出不少学历不高的,但你几乎找不到不爱阅读的。

电子时代信息太多,吸引孩子的东西也太多,如果孩子基础识字任务完成得太晚,阅读兴趣没有在早期建立,很可能孩子会一直停留在不爱阅读,浅阅读的水平上。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培养起了阅读兴趣,长大后博览群书,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智力启蒙就不仅是合格,而是令人羡慕了。

关于识字,3000汉字要学五六年的教学模式非常落后,它尤其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现在资讯这么发达,家长们几乎都认识字,如果方法得当,孩子完全可以在学龄前不知不觉地轻松完成基础识字任务---这方法我在另一本书中有专门的陈述,许多家长采用同样的方法,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再次强调的是,千万不要用本办法来识字,否则会提前败坏孩子的识字和阅读兴趣。

起初,家长拿一本书给孩子讲时,孩子可能不会全神贯注地听,听几句就去玩别的,也可能会把书抢过去乱翻,甚至撕了,这些都很正常。孩子往往不可能乖乖地坐着听你讲故事,有时可能是他更想知道别的内容,或确实不想听了。家长不要强行让孩子安静地听故事,也不要打开一本书就必须从前往后讲,孩子翻到那页就讲那页,或感觉他不想听就不再讲,来日方长,顺其自然,不要让孩子觉得讲故事是件令人厌倦的事,孩子和家长的互动始终愉快就好。至于撕书,就让他撕几本,他在用小手感觉世界,“撕”也是阅读的一种。

在选择图书方面:

第一.,内容大致从简到难,由浅入深,难度逐渐递进。但也不要过分考虑几岁的读什么,年龄和阅读内容没有严格的对应,孩子的阅读基础不一样,阅读程度差异会非常大,有的孩子小学二年级就可以读大部头世界名著,有的高中毕业还读不了长篇小说。一本书,只要孩子感兴趣,就不必在意他读懂了或者没读懂,这些孩子自己知道。

第二,尽可能内容广泛,尊重孩子的兴趣,不妨多买几种,总会发现孩子喜欢那些不喜欢哪些。注意,不管一次买多少,不要一下子全堆在孩子面前,每次只拿出一两本即可,适当制造短缺感,以免因为书太多让孩子感觉烦躁,或降低孩子对书的兴趣、

第三,最好不选择同时有几种文字的。比如有的童书,有汉语又有英语,还带拼音。用意虽好,意义去寥寥。不要在阅读智商附加学拼音,学英语的功能,那样会破坏阅读的兴趣,成年人也很难字一本书上同时看两种文字,况且孩子。尤其是拼音,其实是非常容易学习的一种东西,因为它是为文字服务的抽象符号,本身毫无意义,所以并不适合太小的孩子学习。关于拼音学习,我在另一本书中有专门陈述,此处不再赘述。

  我一直反对用卡片来教孩子认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里不能有简单的挂图或卡片。其实挂图和卡片内容简单,色彩艳丽,孩子往往也喜欢,这里强调的是,只把这些东西当简单的玩具即可,不要当成学习工具,它承担不起教孩子认字的重任。文字不能孤零零地记忆,也最好不要只使用一种载体。散碎的文字,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顺口给孩子,比如包装盒上的字,街上的店铺名等=,它们和卡片上的“鸡”或“苹果”一样,随时随地读一下,让孩子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这些字,经过不断重复,他很自然地就记住了。

语言输入,背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能量储备。应该让孩子今早进行母语经典背诵,这对他国孩子同样适用。把经典语言文化早早放进和白纸一样纯洁的大脑中,这些东西迟早会转化为孩子内在的文化财富。孩子的大脑先被好东西占领,以后遇到差东西,他自然就不屑于去接受。童年是记忆的黄金期,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背诵一些母语经典作品,既是一种智力教育也是一种人格培养。

中国人其实早这样做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学校教育使用的就是背诵。效果当然也是有目共睹的。可惜的是传统私塾教育没有发展出其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条腿走路,越走越跟不上现代学校教育的步子。人们在批判传统教育时,找不到别的目标,就把怒气都发泄到了这一条腿上。民国开始建立现代化学校教育,中西教育开始融合,“一条腿”尽管饱受责难,按惯性还在使用着,它也确实仍然有力地支撑着教育的重任。所以字那几十年间,中国教育呈现出新局面,人文,科学各领域产生了不少国际大师,哪怕是文化界那些完全否定文言文的白话文倡导者,他们自身其实也是文言文的受益者。新中国建立后,古典文学的学习被挤得仅剩立锥之地,经典背诵被一些无聊的内容挤占,语文教育全面沦陷。现在有一个著名的追问:中国本土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将科学家?人们总喜欢到政体上问责,事实上原因非常多,错误的语文教育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经典背诵方面,中国人显得尤其幸运,《诗经》依赖出现各种诗歌词赋等经典文言文作品,流芳百世,都可以成为背诵内容。建议幼儿最好先背诵诗歌。因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是诗歌,诗歌是和童年最接近文学形似,它文字精美,平仄押韵,郎朗上口,很容易被孩子喜欢。并且它比较短,容易记忆。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背《三字经》或《论语》,恐怕会让孩子感觉为难,影响兴趣。

  有人反对经典背诵,担心这是“机械记忆”,对儿童不好。这是把当下课程学习中的“死记硬背”和“经典背诵”混淆了。其实两者完全不同,分水岭就是:第一,孩子背诵的内容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还是用于考试的标准答案。第二,孩子是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背诵,还是在被逼无奈中完成一件苦差事。记忆力也是用金废退,儿童时期的背诵,不但记得牢,背诵对记忆力本身也是一种训练,很多人记忆力不佳,这和他们早期缺少相关训练有关。

关于幼儿诗歌背诵,我的另一本书中有专门论述。在这里补充三点。

第一,这项工作可以做的更早一些,从孩子几个月就可以开始。具体办法为,把古诗当作普通儿歌,在和孩子玩耍或哄孩子睡觉时,顺口背给他听。比如在哄孩子睡觉是,随着轻轻地拍打或晃动,有节奏地反复背几首古诗,这对孩子来说,和听摇篮曲一样。不要在意孩子理解不理解,这是一种潜移默化,记住没记住并不重要。

第二,不要操之过急,目的性不要太强,对背诵应该有游戏心态,不要计较孩子花多长时间背会一首诗,也不要在意他背会又忘了,这些都正常,当作游戏经常做,反复做,慢慢就记得多记得牢了。只要孩子一直愿意和你玩这个“游戏”,就做成功了。

第三,经常在某个固定时刻或固定场合下背诵,让孩子慢慢养成一种习惯。比如把每一天饭后或临睡钱的时间当作背诵时间,孩子到那个时间就会很自然地想要去背一首诗。圆圆小时候我经常在带她乘公交车时一起背诗。我总是把她要背或背过的诗抄到一个小本上,后来圆圆养成习惯,每次我们准备出门去坐公交车时,她都会提醒我带上小本,偶尔忘了带,她会觉得车上的时间很无聊很长。你的孩子最喜欢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背诵,这需要家长慢慢观察,慢慢培养,以双方都感觉适宜为好。培养习惯中也不必过分刻板,有时孩子会很有兴趣地习惯行事,有时会打破习惯,甚至两个月都不想背一首诗,这些也都正常。

  孩子成长是个比较长的过程,一切教育行为切忌操之过急,底线是不要让孩子感觉厌烦。一直有意识的做,但要做的随意些。

我以前说过不太赞成给孩子背儿歌,这是相对于古诗背诵而言的,担心有写家长以为孩子不懂古诗而只给孩子背儿歌。遇到好儿歌,当然也可以读给孩子听。由于儿童的口语化,通俗性和趣味性,它亦很受小朋友喜欢。我记忆中有一些小时候从妈妈哪里听来的民间童谣,我相信那些童谣对我有很好的启蒙作用,一辈子都记得它们。在我女儿圆圆小时候,也经常会念给她听。这些民间童谣在今天看起来略显庸俗,但它们往往有趣,如“哑巴唱歌聋子听,瘸子跑了第一名….”圆圆总是被这夸奖的,不合逻辑的童谣逗得哈哈笑,很感兴趣地要我一说再说。有的人可能担心这些民间童谣内涵不佳,对孩子形成不好的影响。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人需要娱乐,娱乐之“乐”本身就是很好的心理调适,而且,娱乐也往往止于娱乐,它没必要承载太多的东西。社会需要伟大的政治,杰出的思想,优美的文学,也需要赵本山的小品,郭德纲的相声。企图把一切娱乐都附加上道德教化功能,去人性化,假惺惺,才是最不靠谱的道德教育方式。培养趣味和幽默感其实也是早教的一部分。

智力启蒙的分支还有数理启蒙,艺术启蒙等,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最好在愉快的游戏中进行。圆圆小时候,我们和她玩“开小卖部”游戏,锻炼她的数学计算能力,后来有些家长也采用类似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早期教育中,还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爱运动的习惯。就像运动可以促进肌肉骨骼生长一样,运动也可以促进大脑新细胞的生长,促进智力发育。这方面兴趣的培养和其他兴趣的培养一样,要注意这几个方面:家长的表率做得如何,家庭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内容,是游戏还是任务,孩子从中感觉到的是快乐还是压力。

可能会有读者注意到,在上面的陈述中,我总是强调不管在做什么。都要让孩子感觉愉快,这其实是涉及智力启蒙非常重要,又常常被人忽略的一个方面:情绪。

心理学研究已证实,长期不快乐和压抑,会导致一些原本天赋很好的孩子越来越笨,“在糟糕的情绪下,我们的思维也更抑郁”情绪宛如筛子,好情绪之筛疏密有秩平稳均匀,既能滤掉杂质,又能保存有用的东西:坏情绪之筛则疏密不当,横竖不均,该筛掉的没有筛掉,该保存的没保存。由于情绪不同,最后在心理上剩下的东西就不一样。

  上面主要谈启蒙教育应该做些什么,下面简单谈谈要防止进入哪些误区。

首先,不要轻易把启蒙教育委托给早教机构。把孩子送早教机构的目的也许不一样。如果是为了让孩子到早教机构找小朋友玩,这没什么说的;如果是为了孩子的智力开发或情感开发,真的寄托了一个“早教”的期望,则需要家长想一下,早教机构的从业人员真的是一群懂教育的人吗?他们的课程设计真的合理吗?花钱真的能买来教育吗?

  “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有了这些条件,不必整天送孩子去上补习班或才艺班,他的大脑都会健全的发展。”换个思路,把上课外班的时间用来让孩子玩耍,把家长在课外班等候的时间用来进行亲子阅读,把省下的钱用来重新购置被孩子损坏的杯、碗、电脑、手机等,收获是否更多?

不少家长送孩子进早教机构,可能是出于攀比心理,这种心理盲目而有害。应该明白什么叫启蒙教育,知道给孩子什么是最好的,内心就会有定力,就不会为了虚荣去折腾孩子。

其次,不要把启蒙教育和“提前学习”混为一谈。否则会导致走两个极端:早早逼孩子学习功课,令孩子厌学和大脑迟钝;或者什么也不让孩子学习,误失启蒙教育的良机。前一种情况很好理解,这些年已出现了太多这样的情况,家庭,幼儿园都急于把小学的课程灌输到孩子头脑中,上学前就学会拼音,100以内加减法……这种错误,人们已经开始有所警觉,一些明智的父母勇敢地抛弃了这种违反科学的做法,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有些人去走到另一个极端,孩子在学龄前什么也不学。

  我接触过一位“海归”,她接受了“玩耍就是教育”这样一种理念,就什么也不让孩子学习,只让他玩,甚至不把孩子送幼儿园,担心幼儿园会教孩子认字,学拼音。孩子在家里除了摆弄玩具,和老人逛菜市场,就是看电视。结果上小学后,孩子学习非常吃力,很快表现出厌学和自卑。分析这位家长的做法,她把学习和快乐对立起来,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她让孩子在学前完全没有智力生活,所以后来孩子在学习上的吃力几乎是必然的。

把学习和快乐对立起来,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其实这两者完全不对立。人的天性是爱学习的,如果学习没有奴役过孩子,孩子是不会反感学习新知识的。一个背了100首唐诗的孩子就肯定不如一个只背了10首唐诗的孩子快乐吗?数量说明不了说明。诗歌是如何背会的,在什么心情下背会的,孩子的感觉如何?这才是判断的标准。

当下人们对“启蒙教育”的否定,来源于词语造成的概念误读,“启蒙教育”和“提前学习”事实上是性质相反的两种东西。前者激活了孩子的脑力,后者只是往大脑中灌输了一点知识;对未来学习的影响,前者是推动力,后者很可能成为阻力---这里面的分水岭,就是整个学习过程是否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是否激活了孩子的兴趣。在启蒙教育的问题上,形式不重要,感觉才重要。

三、不要相信任何测试,不要试图提前预知你的孩子智商如何、有哪方面天赋、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等等。人的每一种才能都是多方面协作的结果。每一种命运都是千百种因素共同造就。量表或仪器不是上帝,不能完成这样复杂的任务。而且,这些测试往往并不能给孩子以正面激励,却会给他们很多不良暗示,对他的发展形成束缚和限制。只要我们给孩子一个好的智力基础和心理基础,剩下的,交给未来吧。

  中国人早就悟透了早教的重要,所以才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一个无中生有的生命突兀地来到世上,在平均两万五千天的人生中,必须在最初最弱的一千多天中完成从混沌走向清朗的大飞跃。这是生命中最初的一次飞跃,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飞跃。一个人将来站立在什么位置和高度,固然和他成年后的努力及机遇有关,但基础确实在童年打下的。这就是启蒙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启蒙教育要做的两件事(尹建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hf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