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阔别多年的高中同学来深圳出差,抽空聚了聚 ,吃饭的时候聊到孩子的问题,说我们深圳的小伙伴们太焦虑了 ,孩子大了就好了 。
提到孩子现在的玩具释放太多,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太大,尤其是手机和 IPAD 成了大人的哄娃神器,孩子们最亲密的小伙伴,我们小时候的那些玩具都是自制的,还能对孩子有很大的好处。

朋友说那还不是一样的,玩泥巴也是不写作业不学习,玩游戏也是不写作业不学习。只不过是玩游戏对孩子的眼睛不太好,也不用太担心。
玩泥巴和玩电子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是一样的吗?
先看看玩泥巴是怎么样的?

玩泥巴首先要自己找到软硬合适的泥巴,需要孩子自己用手去挖,去调节硬度。
这锻炼了手上触觉和力量,如果手上力量不够,要从地上扯出一块泥巴然后再和好很不容易。泥巴的触感会让我们体会到泥巴的质地是滑的 还是硬的,会让孩子的触觉发育的更好。

要找一群小伙伴来摔泥巴,首先要把泥巴做成一个小碗的形状,要中间底部比较薄,这样摔泥巴的时候才能够响,破洞够大,才能在一群小伙伴中取胜。
找一群小伙伴考验了孩子的社交能力。要找到并且说服大家一起玩 。把泥巴做成小碗的样子训练小朋友手上的精细动作和力量,要不断的调整底部的厚度,思考怎么样让自己的泥巴碗摔响,需要手眼协调,需要肩膀力量的协调。

噼噼啪啪的响声中孩子的听力也得到了培养,还要不断地沟通,会有输赢,赢了有很大的成就感,是自己全部完成的,所以小时候玩泥巴玩的很好的小朋友,即使这会不愿意学习,一旦开窍了就会很容易追赶上去,玩耍可以开发孩子们的天性和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
再说说玩电子游戏,朋友说玩电子游戏也要几个小伙伴一起啊,也会有输赢。
一群小朋友一起玩电子游戏,是每个人对着自己的手机和ipad,眼睛盯着自己的屏幕,手不停的点按屏幕的快速闪动的画面,一个动作可能要保持很久很久。

这个游戏当然也会让孩子获得极大的挑战和满足感,这也是为什么游戏容易成瘾的原因之一。会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看到了就会按下去。
可是弊端要多的多,长期盯着快速闪动的画面,对孩子的视力不好都知道,但是对孩子的视觉和听觉系统的影响更可怕。

我们经常说这个孩子很聪明,看看聪明这两个字,耳聪目明,而电子画面的快速闪动是孩子视觉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退化了视觉系统,他们的对焦能力,视觉幅度,视觉记忆和理解能力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孩子没法专心的看,看了记不住,记住了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也就是专注力的问题。
再说说听觉系统,大量电子游戏都带有快速的背景音乐和嘈杂的打斗场面,这些电子音会让孩子的听觉系统受到影响,听觉系统受到影响的后果是什么呢,孩子经常听不到,或者听了也没听懂,就是为什么孩子经常听不到我们讲话,仿佛失聪了一样。

还有就是容易成瘾,沉迷电子游戏不拔,因为游戏世界的升级会让大家有不断挑战下去的欲望,会一级级的打下去,这对孩子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影响。
孩子长时间一个动作,经常缺乏锻炼,近视,或者情绪烦躁,身体不好等等都会过早出现。
中国有句古语,会玩的孩子才会学,这句话非常正确,但是这个玩一定不会是电子游戏 。
另外长大了就好了,也是针对那些会自己创造玩法,会玩的孩子,他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是阳光和健康的,所以随着时间的长大孩子会变的越来越好,但是对于长期玩电子游戏的孩子,长大了就废了!
真诚的呼吁每一位家长,我们小时候的生长环境和现在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些东西真的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好,家长的智慧引导和帮助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