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内阁首辅—徐阶

内阁首辅—徐阶

作者: d603c08c8d64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12:04 被阅读9次

      清明小长假,和老弟去电影院看了《反贪风暴4》。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廉政公署首席调查主任陆志廉为了调查涉嫌贪污的富二代囚犯曹元元,以卧底的身份进入监狱收集证据,最终惩奸扬善的故事。

《反贪风暴4》剧照 《反贪风暴4》剧照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陆志廉为了获得曹元元信任,几番帮助曹元元躲避他的死对头黄文彬的毒手,甚至险些丧命以及眼睁睁地看到帮他运送曹元元罪证的狱友被曹元元手下折磨却面不改色。

      而在四百多年前,也有这么一个卧底,在他的学生看来,他位高权重,却不祛蠹除奸,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是十足的小人和墙头草,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中的真相,而辛酸都早已烂在心间。他,就是徐阶。

徐阶

      徐阶,字子升,号少湖,明松江府华亭县人(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师从聂豹,深谙阳明心学。明朝嘉靖朝后期至隆庆朝初年内阁首辅。

    嘉靖年间,皇帝沉迷修道炼丹,鲜问政事,于是严嵩父子擅专国政,贪污腐败,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尽管很多臣子心里都清楚如果任由严嵩父子在朝廷上继续作妖,那么大明王朝迟早有一天要死在他俩手里。但是杨继盛死谏严嵩反被其迫害的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他们,直接上书弹劾严嵩,无异于飞蛾扑火,以卵击石。

      当年,初入官场的徐阶也如杨继盛一般看不惯官场阴暗,坚决反对内阁大学士张璁去掉孔子的王号的主张,得罪了张璁,险些丢掉性命和官途。但经过了这件事后,徐阶得到了惨痛的教训:只有藏其锋芒,隐忍等待机会,才有可能找到制胜之道。而面对如今位高权重的严嵩父子,亦如此。

      那么徐阶最后是凭借什么战胜了严嵩父子呢?韩非子在他的《孤愤》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夫以疏远与近爱信争,以反主意与同好恶争,以轻贱与贵重争,以一口与一国争,其数不胜也。意思是拿关系疏远的和关系亲近,受到宠信的相争;拿违背君主心意和投合君主好恶相争;拿地位低贱的和位尊权重的相争;拿一个人和一国人相争,其情势必然是无法取胜的。

      在我看来,徐阶深谙这其中的道理,并巧妙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其一,获得了嘉靖皇帝的信任。一方面,徐阶在关键的时候出谋划策,为主解忧。在“庚戌之变”中,徐阶利用了俺答的入贡文书里只有汉文,没有蒙文的外交漏洞,要求俺答把蒙文加上去,为前来勤王的军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避免了一场践踏国格的外交危机。而相比之下,堂堂内阁首辅严嵩竟认为城外百姓的死活不重要,可以让俺答随意抢掠,抢完了俺答也就退兵了。在此之后,徐阶给嘉靖帝留下了深刻的良好印象,经常被嘉靖帝叫到西苑聊天谈话,一跃成为朝中的红人。

      另一方面,徐阶很好地利用了太监的舆论导向作用。智子疑邻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们更容易听信跟自己亲近的人的话。相比天天板着脸,时不时反对自己想法的大臣,从小陪着他长大陪他玩的太监,嘉靖帝更觉得亲切。徐阶虽然身为重臣,但是依然对太监礼貌有加,很是诚恳。这样一来,徐阶在太监们的名声越来越好。太监经常在嘉靖面前夸奖徐阶,久而久之,嘉靖也改变对徐阶的看法。

      其二,善揣帝意,迎合了君主的心思。嘉靖帝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他虽然长期远离政事,专心修道炼药,但是他绝对不允许有人忤逆圣意,挑战他的皇权。一开始,徐阶吃了不少这方面的亏。成为西苑红人的好景不长,有次徐阶反对了嘉靖帝想让皇后进入宗庙的想法,再加上严嵩利用徐阶劝嘉靖帝早立太子的行为,给徐阶扣上“有二心”的帽子,引起了嘉靖帝的不满,也就渐渐疏远了徐阶,很少召他进西苑。但好在徐阶及时意识到,从此潜心搞文学创作,不再反对嘉靖任何想法,及时止损。在一次西苑失火,嘉靖想要重建永寿宫,被严嵩反对并提议暂居南宫(明英宗朱祁镇被自己弟弟关押的地方),而徐阶看出了皇帝的不满,立即反对严嵩,获得了嘉靖连声称赞。徐阶正是利用嘉靖这个性格,为自己扭转局势。

      其三,位高权重,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徐阶之所以能够坐到仅次于严嵩的内阁次辅,除了个人卓越的才智外,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搞好了和严嵩的关系。严嵩向来喜欢打压反对自己的政敌,提拔支持顺从自己的棋子。于是在工作上,他不再插手内阁事务,唯严嵩马首是瞻。在生活里,逢人便夸赞严嵩,经常上门联络感情。在子孙婚姻上,他把亲孙女许配给严嵩的孙子做妾,成为了严嵩的亲家。于此同时,他还舍弃了自己的上海户口,转到江西,成为了严嵩的老乡。严嵩一开始对徐阶心存芥蒂,但日久见人心,认为徐阶不过是一个听话的下属而已,也就减少了很多成见和防备。

      第四,得道多助,有了王学门人的鼎力助攻。王守仁虽然已逝,但是他创立的阳明心学盛行于世,当时心学分为江右学派、浙中学派、泰州学派。徐阶是江右学派的弟子,而唐顺之是浙中学派的弟子,后面为徐阶出谋划策,起了关键作用的何心隐则属于泰州学派。虽然三派观点有分歧,但是他们都看不惯严嵩父子危害国家,想要匡扶正义。于是,何心隐告诉徐阶,能够除掉严嵩父子的人只有皇帝。而嘉靖帝唯一的缺点就是过分信任道士。所以何心隐找来他同样信仰心学的朋友兼道士蓝道行,在一次扶乩(中国民间信仰的一种占卜方法)中,嘉靖帝提出了“天下为何不大治”的深奥问题,蓝道行写道:奸臣当道,贤臣不用。嘉靖追问,“奸臣何人,贤臣何人?”蓝道行写道:奸臣如严嵩,贤臣如徐阶。嘉靖继续追问,“为何奸人不遭天谴?”蓝道行继续写道:留待皇帝自裁!多年以来,徐阶和严嵩之间呈现了一个势均力敌的局势,谁也没办法弄掉对方,陷入僵局。正是这次王学门人创造的机会,让徐阶可以顺利弹劾严嵩之子严世蕃,为后面除掉严嵩奠定了基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有君一人,登山兮骋望。徐阶想起了抛下成见提拔自己的夏言,有出身农家,地位低微,但勇于弹劾严嵩的自己的学生杨继盛,还有很多正直之士,明知不可为,依然坚持伸张正义,被严嵩迫害。而在今天,他隐忍了十几年,终于亲手铲除了严嵩父子。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作者碎碎念:

      之前读到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就对明朝首辅徐阶印象深刻,我觉得他有勇有谋。懂得在严嵩父子位高权重,深得圣宠的时候,能够避其锋芒,不逞匹夫之勇。表面顺从,来麻痹严嵩父子,实际上在搜集奸臣的罪证。虽然徐阶晚年贪污以及纵容儿子占地,一度被认为是奸臣。但是总体来看,徐阶为明朝铲除奸佞的事迹不应被否认。

      我引用了《韩非子·孤愤》的一些观点来说明徐阶能够战胜严嵩父子的原因。说来惭愧,作为一个中文系学生,看的书很少,也很久没有正正经经地写些文章。也许在这篇文章,我自己的见解很浅薄,写得比较生硬。

      不过,慢慢加油~

相关文章

  • 内阁首辅—徐阶

    清明小长假,和老弟去电影院看了《反贪风暴4》。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廉政公署首席调查主任陆志廉为了调查涉嫌贪污的富...

  • 51/52《明朝那些事儿6》

    嘉靖皇帝就这样慢慢熬到了第六部,这时严嵩已经下台,徐阶接替了他的工作,现在成了内阁首辅。不过徐阶得到了首辅这个名称...

  • 《大明王朝1566》笔记摘抄

    第一章 便是大明朝内阁当时的全体阁员,首辅严嵩,次辅徐阶,阁员严世蕃、李春芳,还有在去年腊月突然被皇上指名列席内阁...

  • 徐阶:被猪队友逼死的能人

    徐阶,明朝嘉靖时期的其中一个内阁首辅,虽然徐阶在当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但现在却没什么人知道。在《明朝那些事》出版...

  • 徐阶能力第一,城府亦第一

    明嘉靖朝,内阁首辅最为难做,因为嘉靖极为聪明,也极难伺候,首辅从杨廷和,张璁,夏言再到严嵩,最后是徐阶。 先是杨廷...

  • 徐阶延平府治盗矿,从中理解什么是“知行合一”

    徐阶,明代嘉靖朝著名内阁首辅,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其知人善任,每每祥问下级官员吏治民情,边境要害,算是嘉...

  • 明世宗嘉靖与神宗万历皇帝(五)

    第四,驭下之术: 嘉靖皇帝的帝王之术,杀伐决断,炉火纯青,我们看他的内阁与首辅,如杨廷和,张璁,夏言,严嵩、徐阶,...

  • 张居正: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四)

    进入了穆宗朝,张居正进了内阁。一开始得时候,内阁是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个人。但是经过几次得内阁纷争,徐阶终于老了,...

  • 人生三言,默言,慎言,巧言

    一曰:默言。 明万历首辅张居正,请教自己的老师,前任首辅徐阶,一生坚持的准则是什么?徐阶的回答只有八个字:百言百当...

  • 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大明首辅徐阶,三朝重臣,有人问秘诀是什么,徐阶道: 哪有什么秘诀,「忠心而已」。万历十一年徐阶重病,儿子问: 父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阁首辅—徐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iy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