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她所是”的幸福

“如她所是”的幸福

作者: 一花一人一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9-02-01 13:38 被阅读0次

  “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疗愈的种子,无论创伤多严重,只要遇到合适的环境,疗愈便会发生。”

                          ——《当我遇见一个人》

(一)

    回观自己的童年,那是一段滋养生命的旅程,因为可以无拘无束的当个异想天开的懵懂孩子。

    老家的地域宽阔,放眼望去那连片的金黄色的麦浪,便是我从小最爱的去处。记得那个时候,一个人独自坐在渠边,哪怕打湿裤腿任溅起的水花洒湿全身也不会被爸妈斥责。甚至是躺在开满朵朵野花的草丛间疯玩一整天,他们也很少约束我。

    那段时期的我,疯丫头”似的爬树摘花,整天满屋子拿着扫把追赶被困住的麻雀。一个玉米棒子也能当个“假洋娃娃”玩一晌午,就这样轻松愉快的度过了我的学龄期。

    现在想来,他们虽不是有意的给予我一个不被打扰的童年,但却真真切切的让我觉知到了世界是如此的美好,让我充满期待的双脚稳稳踩在大地上。

    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作为孩子,被父母允许各类感受情绪的流动,是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父母给予我们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我们自我教育的过程,不去打扰我们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二)

      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团聚过春节了,堂妹蓉蓉小我十六岁。从她出生到十岁这段时间,我几乎从未带她一块儿去做她感兴趣的事情。

    去年被批四个小时外出假,我提早便答应了要带妹妹去买玩具、去吃她喜欢的东西。回家以后,妹妹竟然主动告诉我,她不想出去买玩具了,我满脸疑惑的等着她的下文。她告诉我,呆在家里是很无聊,但姐姐时间那么赶,等下次姐姐时间多了再一起去买玩具。

    一个九岁的女孩在面对特别有诱惑力的事情面前,则设身处地站在其他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这本身就是顺应孩子成长而自然发展出来的品性。

    妹妹很小的时候,家人就专门为她制定了一个月只能买2件玩具的规则。即使妹妹很想要某个玩具,大人也会诚实的告诉她成人的感受,而不是去大声斥责埋怨孩子。也许当时的她,心里是有些遗憾,但这并没有让妹妹觉得自己的需求是可耻的、是充满内疚感的,所以创伤也并没有在她幼小的心里毒瘤般快速增长。

      身边的很多父母,打着“孝道”的旗号去捆绑孩子的需求,诸如:“我为你花了那么多钱,你还不知足,家里那么多玩具,你乱花钱对得起我吗”之类的言辞。内心充满罪恶感的孩子便会觉得都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才导致了家庭的种种危机,自卑、胆怯感的萌芽也便种在了心里。

    这样长大的孩子步入社会以后,哪怕是在应属于自己近在咫尺的机会面前,也是极度不自信、不敢尝试的。

      真实感的父母要赛过事事追求完美的父母,父母对孩子规则的束缚要建立在理解对方感受的基础上。万不能让孩子的心中根植起“规则即是痛苦”的种子,等到长大后有一天脱离父母了,便容易忽视规则,不会主动去遵守那些压的喘不上气的教条或真理了。

(三)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和班里的男同学打架,胳膊被打青了,放学回家就找我妈委屈的哭诉。当天下午我妈便派了我爸当使者,去吓吓欺负我的那个男生。一路上我满心欢喜的等着那个欺负我的男同学会向我道歉,但我爸只说了一句话:“同学之间要好好相处,不能打架,打架是不对的”,然后带我回家了。

    长大后,每次想起来都会觉得好笑。我在想,如果我爸蹲下来摸摸我的头问我为什么打架,又或者斥责我不像个女孩子,我想我更愿意接受第一种方式,因为没有爱和关注解决不了的事情。

    后来研究了儿童心理以后才懂得,在哭闹中扭打的孩子,如果在外界或父母的不允许下被迫停止肢体动作,忍住抽泣,那孩子就会进入到一个看似平静的状态。

    但这种平静不是创伤释放后的真平静,而是能量被像个伤疤一样的结痂冻结。打打闹闹的孩子们之间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亲密的玩耍了,打架造成的负能量的蓄积,离间了心与心的距离。

    所以只要不是在很危险的情况下,允许孩子通过吵吵闹闹的方式去自然觉知自己采取的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心理变化。嬉笑打闹构成童年百态,那些不被看好的习惯,在大人意识里或许是不合理的,但可能恰好是孩子成长世界里少有的契机。

    这样长大的孩子在未来,既不执着也不恐惧于任何一种生活状态,才能引导发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心智的孩子。 孩子是带着纯静和丰盛由我们而来的惊喜,不该是我们父母自己人生模式的继承者,而应该是饱含灵性的希望!

   

相关文章

  • “如她所是”的幸福

    “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疗愈的种子,无论创伤多严重,只要遇到合适的环境,疗愈便会发生。” ...

  • 如所是

    无论你做了什么, 别人看到的永远不是你, 而是他心里自己的样子。 他心里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跟你无关。 你永远是...

  • 《谁在我家》共读第一十二天

    教育:母亲的心会知晓她的孩子需要什么,母亲也会去满足孩子的需要。 教育的规则:赞同孩子如他所是,正正好好,如他所是...

  • 爱如所是

    文/花语_蝴蝶兰之语 拥挤的地铁上,一个孩子嚎哭的声音充斥着车厢,我忍不住朝那声源看去。孩子有四五岁大的样子,小腿...

  • 如他所是

    我们需要做的重要而艰难的功课是——允许。活在真相中,承认真相,允许每个人如他所是。 允许父母没有自我,整天活在付出...

  • 如她所是

    爱她,如她所是。 为什么外国人(发达国家)一家人养好几个孩子,还那么轻松。而我们一家人养一个孩子还养得鸡飞狗跳呢。...

  • 爱如所是

    今天结束了两个孩子的辅导,两个深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孩子,在进入学校环境遇到了很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们把家庭...

  • 如他所是

    1.爱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2.若父母对孩子的灵魂心怀敬畏,只是给予关注、陪伴,而不打扰,孩子...

  • 爱如所是

    有段时间一会儿掉粉一会儿掉粉,忽然我不再更新而粉丝也保持稳定。也许当你不看重外在的一切的时候,此刻你才是真实而自由...

  • 《谁在我家》第十二天一一每个人的天命

    教育的规则:我们赞同孩子如他所是,正正好好,如他所是,同时也赞同他特殊的天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 如其所是,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她所是”的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uk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