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
《文学回忆录》—东方的圣经

《文学回忆录》—东方的圣经

作者: 小清新的娟秀 | 来源:发表于2016-11-03 10:36 被阅读40次
东方圣经:印度的史诗、中国的诗经

       作者说到,世界的智慧都从东方来:基督教的《圣经》自东方来,成了欧美的主要宗教,释迦更是标准东方的。暂且把印度史诗和我国的诗经称为东方的圣经。

《文学回忆录》—东方的圣经

      印度,鲜明的宗教文化气息。但我们很容易误解,将佛教和印度教混为一谈。印度教是有等级的,其源头在于乌拉尔山的阿利安族住在那一带。有一部分越往西方,传播文化,而另一支则往南方走,到达印度。他们建立等级制度,所谓印度教。社会的发展缓慢,在于有宗教等级的限制,社会各阶级层次的人无法相互交流,只能在同等级中通婚,会造成观念的狭隘,难有创新。唯打破层级,互相交流,获得新生。如今的印度便是如此,日新月异。而佛教的创始人为乔达摩,又名释迦牟尼。原本他是一国王子,享尽世间的荣华富贵。然不安于幸福平静的生活,出宫见识到生老病死,便舍弃所拥有的一切,修行悟道。终在菩提树下,大悟。得道后,周游四方。他的一生可总结为自我牺牲,清静寂寞,思辨深刻,灵感丰富。若要有所成就,需肯吃苦,勤加练习,静心所思,方有成就。

《文学回忆录》—东方的圣经

        至于中国的诗经,是极好的资料。有人说中国没有史诗,没有悲剧,没有神话,没有宗教,这只是以西方文化的标准来看待我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是通过一些标签就能认定好与坏的。真正的高品质,在于细细品读,可回味无穷。中国文化便有这番特色,难以参透,但每读一次,都有所思,有所得。诗经,按孔子的话说,思无邪。它就是那时候的人们所传诵的文化,就是史料,就是人的思想。那时候的人们,没有功利的目的,就是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表露出来。正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般不害羞,又如一日不求如三秋兮的思念,又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般的哀愁,质朴的情感,却诚挚万分。如何不作为经典?

《文学回忆录》—东方的圣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文化不要求一致,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民族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文化也受生活的影响而沾染了时代的气息。现在的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追索时代的脚步,发觉民族的特质,独特性,将其发扬,福泽后人。

相关文章

  • 《文学回忆录》--东方的圣经

    东方的经典以佛经最高。菠萝蜜多,即反复证明之意。 佛教经典是庞大、丰富、杂乱的。而禅宗是精神快餐,易传。 宗教是什...

  • 《文学回忆录》—东方的圣经

    东方圣经:印度的史诗、中国的诗经 作者说到,世界的智慧都从东方来:基督教的《圣经》自东方来,成了欧美的主要宗...

  • 读书笔记--东方的圣经

    木心《文学回忆录》东方圣经篇(书中第九章和第十章上半节) 主要讲的是佛教和释迦牟尼、印度的婆罗门教和吠陀经,以及泛...

  • 木心《文学回忆录》上 东方的圣经09

    奇怪的是,世界的智慧都从东方来。第九讲东方的圣经是个挺奇怪的题目。 从雅利安人南偏印度建立等级制度,架构婆罗门教起...

  • 东方的圣经——《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 03

    01 东方经典以佛经最高。 波罗蜜多,即反复证明之意。 世界智慧都从东方来:基督教的《圣经》自东方来,成了欧美的主...

  • 读书笔记--新旧约的故事

    木心《文学回忆录》新旧约篇(书中第五、六、七、八章) 一、圣经的主旨:人寻求上帝 圣经是老实人的日记。是许多书的总...

  • 何必为难自己?

    最近两天,一直从《文学回忆录》的第五讲翻阅到了第八讲,其主要内容多与《圣经》有关。在读《文化回忆录》之前,我表示对...

  • 『素描小作』木心

    读了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跟着他一起,从希腊神话游历到当代文学,从西方漫游到东方,从文学到绘画再到哲学,如沐春风,...

  • Week 1阅读-因他之名,以他之眼

    06读文学回忆录 看外人写圣经的读后感让人叹息,哪怕他们才华横溢。 比如木心,只认为耶稣是文学的基督。读过上百遍新...

  • 东方的圣经

    艺术家是浪子。宗教太沉闷,科学太枯燥 ,艺术家是水淋淋的浪子。他自设目的,自称方法。以宗教设计目的,解哲学架构方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回忆录》—东方的圣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vb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