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8(静心而论1600):
“问题”也可能是成长的契机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很多家长把问题视为洪水猛兽,还有可能把这一点点的缺点、错误加以扩大,并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认为孩子这个人就是这样的;当然家长的这种状况孩子也能感受到,也会带有自己的情绪,这样问题不但不能解决,反而会导致亲子关系更加的糟糕。
所谓的问题,有可能都是孩子成长的契机,只不过我们作为父母,好多时候不知道怎样去把握这样的契机;其实孩子出现问题时候,是他最容易改变的机会,他这个时候的内心一定是很内疚的,因为每个人都想更好,都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都想成为父母的骄傲,所以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孩子比谁都焦虑,都难受;如果我们此时稳不住自己,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孩子大发雷霆,把孩子狠批一顿,就会错失了孩子的成长机会,还有可能会造成孩子破罐子破摔,导致情况更加的严重。
其实相信每个人都有他的道理和难处,孩子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有时他并不是故意的,也不是不努力;如果孩子能更多的与你交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孩子其实都有自己的难处,只不过大多数时间他不愿与父母交谈;因为有时他即使说了,父母也不会好好听,甚至还会带来唠叨、责骂、评判、批评,扣帽子,会让他的情绪状况更加的糟糕。
孩子本来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沮丧、不开心,忐忑,纠结、担心,焦虑,他比谁都难受,都痛苦,有时可能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他不想表达,甚至会说谎,内心会更加的烦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孩子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改变现状。
如果父母是关注到的是孩子这个人本身而不是问题,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让孩子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理解、接纳、欣赏、鼓励,让孩子先安静下来,征询他的意见,问孩子是否愿意与你聊,如果愿意的话,要好好的倾听他,共情,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之后,他瞬间就会产生想诉说的愿望,那么亲子之间的合作、良性沟通即将开启。
父母如果能更好的换位思考,自己的情绪也会比较稳定,因为你能看到孩子一些上进的地方,能理解现在孩子的状态,也就能稳得住自己;理解到孩子他也不容易,他一定有他的难处,他肯定也是想更好,相信孩子这一次的问题可能会成为他成长的机会。
正是因为孩子有了问题,才会出现沟通、交流,才会更好的探讨问题解决的办法,才会有亲子关系的转变和孩子的转变;所以问题的出现才是学习新技能,新知识的时间到了,孩子的问题不是问题,他只是缺少某种技能;所以当孩子看似问题出现,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孩子需要去学习某种技能,还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出现问题,才会不断的学习新技能,他才会越来越完善。所以要感谢问题的出现,让孩子有越来越完善的意识,有越来越完善的机会,让孩子以及我们知道了在哪些地方需要更好的完善,孩子才会有更多的成长。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去解决现状改变上,要与孩子的问题做朋友,视孩子的问题为善意的提醒、为转变的机会。
尤其是在家里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千万不要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破坏了亲子关系,因为关系大于方式,方式大于内容;孩子往往只听与他关系好的人的话,如果关系不好的话,反而会朝着坏的方向发展。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稳住,要相信孩子,更多的去倾听,不评价、不打断他,让他把话说完,换位思考,理解孩子说的是什么意思,看到他在乎的点,因为只有他在乎了,他才更愿意改变;不要以为我们以为的是正确的,要征询孩子的意见,要看到孩子为此付出的努力,也就是关注到孩子的正向,这些将会更好的帮助我们把问题转化为成长的契机的源泉。
当我们看到孩子在乎的点的时候,就要探讨接下来孩子努力的方向,他希望的是什么,让他详细的描绘,他就可能会对未来有更多的期待,只要有梦想了,他就会有更多的力量,就有更多的动力去改变;同时也要探讨哪些资源能够帮助到他,还有孩子以前做得相对好的地方,让他自己具体的说一说,他说了他才能记住,他参与进来了,他的责任感才会强化。
我们父母要做到的是不评价、不分析、不贸然提建议、不以改变为目的,不作道德性的评判、要求助孩子在乎的是什么?想要什么他付出的努力,他相对成功的地方,不但要听出来,合适的时候还要反馈给他,让他真正的意识到,相信他,欣然接受他这样的问题,让孩子的情绪慢慢的稳定下来,与他合作沟通。
千万要记住,问题不是问题,问题是孩子成长的契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