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做实业的眼光做投资?

作者: 小小强话投资 | 来源:发表于2018-07-12 23:40 被阅读11次

    1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邱国鹭说,下跌后悲痛欲绝,上涨后欢欣雀跃,两者均无必要。其实公司并没有变,还是那个价值,既不会因为下跌而变成了差公司,也不会因为上涨变成好公司。

    股价在短期内的波动,只不过是大众心理以及情绪的变化,与公司价值无关。只有以买公司的心态做投资,才能不因急跌而失措,不因急涨而忘乎所以。

    在买入一家公司前,首先看这是不是一门好生意。比如游戏行业,生命周期非常的短,基本上是赢者通吃的行业,所以在选公司时,难度就会大大的提高。

    人们只看到近10亿手机用户,但是却没有看到这其实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一将功成万骨枯。

    2

    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现金流

    做生意最终赚取的其实是现金流,能不能获取现金流是考察一家公司商业模式好坏的关键。比如电影行业就是一个现金流很差的行业。中国每年拍700多部电影,但是只有200多部上映。

    但是票房能够过5亿的屈指可数,即使赚了5亿的票房大获成功的电影,扣除给院线的一半,再扣除发行费宣传费,制片方能够拿到手的也就2亿多一点。再扣除给编剧、导演、制片和演员的薪酬以及拍摄的成本,最后剩下的利润只有几千万。

    更重要的是,从现金流的角度看,拍电影得先写剧本,然后请导演、搭班子、雇演员,支出一大笔费用,一年半载之后影片开始发行、宣传,又是一大笔费用。而且电影上映之后好几个月才能在票房中分到钱。

    所以很多电影公司不管利润怎样,现金流大部分为负。电影的定价权掌握在导演和演员手里,观众买票到电影院是去看范冰冰、徐峥和冯小刚的,不是去看电影公司的,所以导演和名演员的薪酬总能涨到让电影公司不赚钱的水平。

    迪士尼能够经历百年屹立不倒,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米老鼠和唐老鸭不会要求涨片酬。

    3

    行业竞争格局和公司的比较优势

    好公司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它做的事情,别人做不了,第二是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复的做。前者是门槛,决定利润率的高低和趋势,后者是成长的可复制性,决定销售增速。

    如果两者不可兼得,宁要门槛的低增长(可持续),不要每门槛的高增长(不可持续)。

    门槛是现有的,好把握,成长是将来的,难预测。

    2003年时,人们认为,十年以后所有的传统银行都将被互联网金融所替代,但是十年过去了,美国的银行业依然是富国、JP摩根的天下,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美国、韩国、日本、欧洲这些互联网经济比我们更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尝试了十几年都没有成功?

    互联网的本质是人生人,什么意思,优势就是以极低成本服务无数客户,规模效应体现在人多,二八现象不明显,得大户者得天下,而那80%的业务来自20%的客户,二八现象显著,而且那20%大户是需要线下的高端服务的,这就是互联网金融在欧美日韩没有成功的原因。

    中国的线下银行业比美国的线下银行业要集中的多,五大国有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资本实力、品牌认知和网点优势都远胜于同行。因此互联网银行想要颠覆中国银行业,难度远大于零售行业,原因很简单,线下对手要强大的多。

    举个例子,银行是有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净资本动辄两三千亿,这是过去十几年的行业利润和资本市场多次融资后形成的积累,单这一项就不是新开立的互联网银行一朝一夕能够赶上和颠覆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用做实业的眼光做投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yd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