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娟三月份到了退休年龄,同时退休的三位老师决定办理延迟退休手续到南疆支教,每年补助6万元,秀娟果断放弃,迅速办理了退休手续。
安顿好家里,和老公孙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然后赶赴南京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
目前儿子二战考研在家复习,秀娟陪伴着孩子,同时更新公众号,还兼顾给邻居家的孩子当家庭教师,生活自在、充实、不太受约束。
秀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家里有五个孩子,她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姐姐们从小就在外婆家生活,该上学的时候再回到父母身边,秀娟和弟弟也是如此。
爸妈分工相当明确:当老师的爸爸负责孩子们的学习,妈妈主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
大姐八二年考上省城医专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二姐八四年也到财会学校报到;而八六年秀娟也考上了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分在县城高中教书。
那几年大姐刚刚成家,二姐刚刚工作,下面两个弟弟也在读书,分配到秀娟手里的生活费不是太多,于是她和室友周末批发一些方便面,业余时间到各个宿舍推销,毕业的时候手里已经有一笔存款。
工作几年个人的大事一直没有着落,兜兜转转和孙来结婚的时候两个人都已经30岁了,当时秀娟正在函授本科,要孩子的事一拖再拖,33岁那年儿子才顺利出生。
秀娟带毕业班每周只休息一天,而孙来在公安系统经常出任务,不得已只能把几个月的儿子放到公婆家,周末接回来,工作日再送过去。即便后来儿子上幼儿园,也习惯周末去爷爷奶奶家住两天。
带毕业班的老师,每年高考后学校都会组织老师们外出旅游,而孙来的时间对不上,孙来只能跟着自己单位的人出行。
日子就这样紧张有序地过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秀娟的职称步步高升。他们在市里按揭一套房子,暑假或者节假日一家三口小住一段时间,孙来到市里办事也相对方便。
儿子在夫妻两个的共同努力抚养下,学习成绩一直不错,高考卡到了南京理工大学。送儿子报到那年戴口罩严重,秀娟不方便外出,孙来把儿子送到学校门口连校门都没有进去。
“学校怎么样?儿子安顿好了没有?”秀娟不停微信联系 。
“学校大门都没有进去,我现在就去车站返回。”孙来语气透着遗憾。
2024年元月份,孙来享受到提前退休的待遇,18岁参军,三十三年工龄,工资还算给力;三月份秀娟也到了法定退休年龄。
当时学校有政策:高级职称愿意延迟退休的老师到南疆支教,原有待遇的基础上每年补贴6万元。
另外三个老师跃跃欲试,秀娟婉拒了:“辛辛苦苦工作三十多年,该有的待遇都有,钱什么时候也挣不完,我想过属于自己的日子,趁着这个空挡到处走走看看。”
于是秀娟和老公开启了自由背包行,每到一地住上几天慢慢走慢慢逛,体验人文气候,品尝美食,不知不觉两个月过去了。
回到家刚刚稳定下来,儿子说了自己的打算:“虽然考研失败,我想再考一次。”
秀娟和老公都支持儿子的选择,尤其是秀娟给儿子更多鼓励:“我和你爸尊重你的选择,毕业时我们参加典礼,接你回家。”
回到本地,儿子留在市里的家复习,秀娟赶过去陪伴儿子,在更新一下公众号,日子悠闲自在。
邻居得知秀娟长期在这里陪伴儿子就和秀娟商量:“我想请您当我儿子的家庭教师。”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两家对门也方便,于是秀娟每天上午到邻居家给这个孩子辅导两个小时的功课,小学功课,秀娟小菜一碟,权当找点感觉,收入让她和儿子蔬菜、水果自由。
孙来在县城那边买了一条狗,每天遛狗锻炼身体,两个月的时间效果显著:血压相对稳定,体重也减下去几公斤。
高级教师平时待遇不错,另一半也有体面的收入,基本不缺钱,没有必要再为钱奋斗。
人生短短几十年,前二十年忙着成长,二十五岁——五十五岁在职场打拼,怎么着也该过一种松弛感的生活。
即便想再挣点钱,写写文章,收几个学生补课,发挥余热,增加收入。
自己退休,把位置留给年轻人,也是一种修养,不过真正热爱教学的除外,因为钱而继续工作的也除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