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感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5“潜层面”诸成分(4)

读书感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5“潜层面”诸成分(4)

作者: 听雨_9998 | 来源:发表于2024-02-12 19:19 被阅读0次

    4.“潜层面”诸成分交互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在“潜层面”对听说读写教学的知识、技能、测略目标中所体现、所黏附、所渗透的教育政策、课程取向、文化意识和所吸纳的知识状况的分析强调:

    (一)语文课程目标中黏附的诸成分是混合的。

    为了更为清晰的显示诸成分的存在,采用逐项论述来分析,论述时只举证该成分成为表现得较为显著的条目。但这并不等于说该条目就我有这一种成分,事实上,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某一个条目,往往诸种成分混合其中。

    之所以将文化意识、教育政策、课程取向和知识状况等成分,做抽象的剥离、隔开和分列,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我们更加逼近语文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基于更好认识事物的需要。)

    (二)总述和总目标中混合形态的诸种成分,具体融化进了听说读写的细部目标,或者说,他们渗透在细部目标中,通过细部的具体目标得以实现。

    (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查看本节课对应的是哪一条细部目标,又是总述中的哪一条的具体化。)

    (三)细部的目标,即教材编制与教学中得以实际遵照和执行的目标,在“潜层面”所看到的诸种成分是与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策略融为一体的,而最终的表达方式,是语文科所要达成的听说读写知识、技能、策略。

    (课程目标是一张纸,之上的条目只有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学习活动之中,才算是真正的达成。)

    最终定型的有助于提升和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听说读写的细部目标,尽管表述与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策略,但实际上,已不可能仅仅是单纯的“工具”,他们蕴涵了文化意识等诸种成分。

    (四)不同取向下的听、说、读、写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往往是不兼容的,也不具有通约性,因而不能在同一平面上做简单的对比或直接的“借鉴”。

    一方面,比较要充分地考虑取向的各自情况,要慎重的考察各自取向,对听、说、读、写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在知识、技能、策略、态度等具体方面的借鉴和引进上,通常需要相应地调整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的取向,而这又涉及国外教育政策、文化意识以及知识的状况等问题。

    美国所主张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所教学的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策略,与中国哪些是相同、相通,哪些是相容、相补,哪些是相异、相悖,需要我们对其中所黏附的成分做细致的分析,需要慎重研究。

    总结:上面4个方面从教育政策、文化意识、课程取向、知识状况等四个方面对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进行了初步分析,大致展示了层叠蕴涵框架的运行状况。

    阅读收获:

    这一小节从“潜层面”对美国课程目标中的诸种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补充说明,具体补充四个方面:

    1.语文课程目标中黏附的成分是混合的。

    (四者之间彼此相连,互相作用,只是在某些时候,某一方面占据更重要的作用,特征更加明显。)

    2.总目标渗透在细部目标中,通过细部目标得以实现。(总目标和细部目标之间是总分的关系。)

    3.总目标需要通过细部目标来落实,只有落实在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之中才能达成。

    4.不同取向下的听、说、读、写的课程教学目标没有办法直接比较或“借鉴”。

    整个第4节《从“潜层面”分析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首先以框架作为公用平台,对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进行取样,对取样的“潜层面”进行分析,逐一说明各目标之间的层叠蕴涵关系。通过取样对比可以看出,此框架既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美国,是科学的框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感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5“潜层面”诸成分(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dl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