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蒋勋的《孤独六讲》,余香满口,感慨颇多,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一扇神奇的大门在洞开在眼前,吸引我向更幽深处探索。
作者的思想深邃,思考维度广阔,看了只觉好,修为有限,辞不达意,不如摘抄一些精华,多多体味。一个一个敲下这些字,内心熨贴而舒展。
(1)
读竹林七贤的故事,就能看见中国在千年漫长的文化中鲜少出现的孤独者的表情。
但这些人的下场多半是悲惨的。
他们生命里的孤独表现在行为上,不一定著书立说,也不一定会做大官,他们以个人的孤独标对群体堕落的对抗。
(2)
美如果加上特立独行,就会变成罪。
(3)
头发和装扮是自己的事,但在群体社会里,却变成众人之事。当群体思想大到一个程度时,没有人敢跟别人不一样。在特定规则的下,特立独行等于大逆不道。
(4)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做最大的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
(5)
在群体文化中,婚礼丧礼都是表演,与真实的情感无关。
(6)
如果活不出孤独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艺术、美是没有意义的,不过就是附庸风雅而已。
(7)
死亡是生命本质的孤独,无法克服的宿命。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过,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走向死亡。
(8)
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
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
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
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
(9)孤独感就是生命对生命本身采取怀疑的态度。
(10)
生命有意义吗?儒家文化一定强调生命是有意义的,但对存在主语而言,存在是一种状态,本质是一种状态,本质是存在以后慢慢找到的,没有人可以决定你的本质,除了你自己。所以存在主义说“存在先于本质”,必须先意识到存在的孤独感,才能找到生命的本质。
(11)
(《等待戈多》)生命就是在荒芜之中度过,神不会来,救世主不会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没有来。
(12)
有没有可能生命的意义就是寻找意义的过程,你以为找到了,却反而失去意义,当你开始寻找时,那个状态才有意义。
(13)
个体的独立性应该表现在敢于跳脱大众的语言、说出怀疑和不同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结局和结论。
(14)
人的一部分是人,一部分的语言是有思维、有内容的,另一部分的语言则只是发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