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16:40 被阅读0次

    一以贯之

    陈建军

    《论语》里仁篇第15章是这样记的:“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有一天,孔子对曾参说:“曾参呀!我的学说是用一个基本观念贯穿起来的。”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其他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就是忠、恕二字罢了。”

    何谓“忠恕”?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是真心待人,也就是夫子所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指做人做事,要尽心尽力。恕是推己及人,也就是夫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是指对人要尽量宽恕、包容。忠和恕,都体现了推己及人的精神,忠是从积极方面讲,恕是从消极方面讲;核心是为人处事心里要想到别人,不要只想到自己。这是儒家待人的根本精神,是孔子思想的出发点,也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

    记得2011年3月,日本发生九级地震和海啸后的2011年9月,年近八寻的明仁天皇盛情邀请中国儒释道的大德到皇宫里会面。当面请教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和方法如何化解灾难和如何避难?会见后大德们赠送给明仁天皇一枚印章,上面篆刻:“孔孟仁义忠恕,大乘真诚慈悲”。古人常讲: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意思是说,孔子的核心精神就是仁。“仁”的本意是人不能自私,要常常想到别人,所谓仁者爱人,仁慈博爱。孟子的核心精神是义。“義”的意思就是不同身份、各个阶层的人都遵循天道和人道。所谓义者循理,理就是秩序和本分。“義”所代表的精神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安守本分、遵守秩序,所作所为要合情合理合法。

    可见,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爱之道。曾子的概括,虽然不是孔子学说的全部,但却抓住了“为仁之方”这个道德实践的要害。“忠”、“恕”二字是实践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学说的两个方面。正如朱熹所说,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难以用一句话来说明。曾子用忠恕来说明,是因为忠、恕是人人能知能行的最浅显的道理,他希望人们能从这最浅显的地方做起,在自己的实践中逐步领会孔子思想。

    “一以贯之”,作为成语是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孔老夫子明明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解释为“忠恕而已”呢?那岂不是“二”以贯之?这正如禅学里“拈花微笑”的故事一样。释迦牟尼有一次“上堂”,结果半天没说话,在他面前的花盆里拿了一朵花,对大家转了一圈,弟子们谁也不懂,只有大弟子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释迦牟尼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

    还有那个“一指禅”的故事,六祖慧能以后有位大禅师,每当有人问他什么是道?他都举起一根食指示人,说“就是这个。”这个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可是问他的人却懂了,悟了道。有一天老和尚不在家,有人来找老和尚问道,一个跟了他多年的小沙弥接待了,并且说问我好了。小沙弥学师父的样子举起一根食指说“这个。”那问到的人很高兴,跪下来,因为真懂了,悟了道。其实这个小沙弥是真不懂。等师父回来,小沙弥原原本本把这件事告诉了师父。师父听了进屋一会背着手出来,要小沙弥把他向人传道的事再说一遍,小沙弥又比划了一遍。师父放在背后的手一挥,把小沙弥的那根食指砍断了。小沙弥手指被砍,大叫一声“哎哟!”也悟了道。

    这两个故事都跟孔子说的:“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不是一样吗?老夫子说的“一以贯之”这个“一”字是什么意思?曾子听了,也等于迦叶的微笑一样,说“是,我懂了。”可见孔老夫子不简单,曾子也不简单。所以,其他同学们才来问曾子,老师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曾子于是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实际上,意思是说,你们不要问,你们的程度还没有到呢。因此,曾子轻轻一推,推到具体行动上去,告诫他们先要留心做人做事的忠恕之道。

    孔老夫子的学问,玄妙莫测,没有真实功夫还真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以贯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iq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