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一书中说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单纯的知识堆积,每一位父母都应当拥有这种摇动和唤醒的力量。
小时候邻居一个大哥哥Y,读书非常厉害,在学校总是名列前茅。
有时,我想向他请教一些不会的习题,我妈总是拦着不让。而街坊邻居,也并没有说起“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对他赞赏不已。
那时不懂,只觉得应该是大家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心理。
后来,亲眼目睹隔壁的另一个哥哥,因为不小心将水彩蹭到他的衣服,居然被打到鼻青脸肿!这还不算,最后升级到Y哥哥的妈妈,拿着那件被蹭脏的衣服直奔被打哥哥家里,怒气冲冲扬言:“这件衣服是舶来品,如果不赔偿,就见一次打一次!”
本想劝和的左邻右舍听完此言,都目瞪口呆……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对邻里街坊,从不打招呼,从不吃亏,急火起来甚至出手伤人!而父母那里,很明显,只有轰炸机般的破口大骂和扫地出门。上梁如此,下梁除了歪,别无他路。
尽管都知道他读书厉害,但却没能从知识中学习熏陶到做人基本的素养,老一辈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
可见,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就好比一桶清澈的水,滴进去一滴墨汁。如果这个家庭是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家庭,那么在人生道路上,能够成功成材的几率很大。
反之,即使拥有高智商高学历,没有良好的教养和素质,人生道路上不会走得太高太远。
就像毕淑敏老师说的: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他的肠胃不吸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是骨瘦如柴。
道理,我会说你们也会说,我懂得你们也懂得。
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地方反而更真实体现。
➽ 之前带孩子去某乐园,到了排队买票的地方,只见家长不断吩咐自家孩子:不要站得那么直挺,装成驼背点,这样就会少算一份票价。
不知有多少家长这样操作过呢?票钱是少出了,孩子却从中学到了占便宜和不守规则,孰轻孰重?
➽ 有次陪儿子去书店买书,店里只剩下最后一本词典,幸运的是被我们拿到。可这时窜出一对母子硬是把词典抢走了,还大言不惭的说:“只要没付钱,大家都有机会抢先!”
当时儿子不解的问我:“为什么明明是哥哥抢我们的东西,他的妈妈却没有批评他?”这样的道理一个几岁的孩子都懂得,可事实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忽略,以此快速达到自己的目的,并得意洋洋…
➽ 在一次喜宴上,喜宴的菜式通常是根据一桌多少人而制,一男孩吃得狼吞虎咽,全然不管别人的份例,也不管别人是不是正在夹菜,转盘不断的转到自己面前。妈妈非但不阻止这样的举动,还以炫耀的口吻说:“这孩子阿,在长身体的时候就得大吃!这样身体才会发育得倍棒!”
席间一亲戚一脸鄙夷,满怀讽刺的问起孩子妈妈:“这是几辈子没吃到喜宴啊?这吃相,活像饿死鬼投胎…”评价的亲戚也是极尽刻薄的语言,试问有多少妈妈能如此心大,扛得住这样的言语?吃瓜群众们都表示那画面太美,不忍直视。
俄罗斯有句谚语:与其无教养,不如莫生育。
与其长大出去社会,需要被磋磨、嘲笑、鄙视的过程教会懂得,不如自己先在家悉心教导。
抱歉,一直说抱歉,这只是一种教养,又不是真的求你原谅。
微博上有一则新闻:
【惊动FBI!华人在飞机上斗殴 一家三口落地即遭遣返】上周五从中国飞往洛杉矶的航班上,一个6岁熊孩子不断打扰邻座乘客,坐在旁边的父亲非但没有制止,反在该乘客提出不满时,动手殴打对方,结果落地后即被FBI逮捕,随即一家三口全部就地遣返回国。
看到一家三口去洛杉矶,吃瓜的我们心里表示羡慕不已,毕竟这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可实现。可最后,却因为孩子的“大猪蹄”导致被遣返,除了捂额,自己也在脑海快速回想反思,每一次带我家孩子出行的各种情景。
而网友们对此,言辞也是毫不留情:
➽这种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终有一天要偿还对社会的亏欠
➽有人生没人养系列,建议社会帮他们教教怎么做人
➽每一个人都是第一次做人,凭什么放过你?早晚会有教训他的人出现
➽这样的家长也是这样长大,所以也不会约束自己的孩子,觉得很正常
每一个熊孩子形成,熊家长都居功至伟。
也许家长只是想:不过就是孩子调皮了点而已,至于这么上纲上线么?在他们看来也许是孩子天性。
熊家长惯用的一句话是:孩子还小,不受我们控制,我们也是没办法!
是真的没办法还是压根没当一回事?
好比这个事件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发生,如果大人能及时的制止孩子,加以引导,一句道歉就能安抚的事,却能发展到斗殴事件,丢脸丢到外国人的地盘。
想起每次去HK,都会被他们的礼貌所折服。上至老,下至小,对他们来说,“唔该晒、唔好意思”这些礼貌用语就是挂放在嘴边的,就好似吃喝拉撒睡那么正常。
再看看即使身为大人的我们,又有几个人做到?坦白说,我自己都是不能的。
此时想起爷爷生前曾不断告诫我爸妈:无论家庭是不是有钱,也无关社会地位高不高,一个人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教养。大家都形容一个人没家教,往重了讲就是没爹没娘的孩子才会如此!要避免以后自家的孩子被人这么骂,从娃娃就得抓起。
话糙理不糙。
教养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名片,无关金钱,无关地位。
对于孩子们来说,第一任老师是最亲的父母。而当孩子站在镜子前,他们的一言一行,投射出就是家长的样子。
财富、地位能堆砌起一个人姣好的容颜、完美的形体,但却掩饰不住来自灵魂深处散发出的教养。
我们要坚信,好的教养源于家庭,深于教育,忠于三观。
这是一个听得太多的老话题,但却是一个不能忘记的老话题。
希望不断前进的家长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看看自己的儿女,是否如自己的期望和教导长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