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纸镜子一一自省需用心自我提醒
周恩来同志在南开学校读书的时候,在大立镜旁边,糊了一张纸做的“镜子”。每天早晨、晚上,他总要到这面镜子前面照一照,很多同学感到奇怪。跑去一看,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纸镜上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组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做勿息、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恩来同志一生待人处世,就是把这些话作为自己的面镜子。
唐太宗的“戒奢屏”一一下属应时时动诚上级
贞观13年,唐太宗渐渐露出了“颇好奢纵”的苗头。被他誉为“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镜子的魏征,专门上了一本(十新不克终硫》)奏疏,唐太宗“反复研导,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这一写有魏征奏硫全文的“戒奢屏”,唐太宗“朝夕瞻仰”,时刻提醒自己“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
托尔斯泰反省缺点-自省使人从逆境走出
列夫・托尔斯泰15岁读大学文科班时,曾经接连两个学年考试不及格,无法毕业,只得退学回家。但他没有因此沉沦,而是认真思索,反省把自己的各种缺点详细地写在日记本上,随时对照检查。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