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觉察日记:再读琼瑶《窗外》,我有了另外一种感觉

觉察日记:再读琼瑶《窗外》,我有了另外一种感觉

作者: 风轻扬11 | 来源:发表于2024-12-24 10:15 被阅读0次

1读琼瑶第一个小说《碧云天》,我才15岁,正处在青春早期,多愁善感,心事重重。

那年暑假,在二姐家,我把街上租书屋里20多本琼瑶小说借了一个遍,两个多月的时间,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我看的天昏地暗,脑子里全是琼瑶笔下那浓烈的爱情的味道,齁甜齁甜的,甜的我发晕,不能自拔。

我多么想拥有这样的爱情。

我,生来不带把,不是母亲期望中的儿子,让母亲失望,被母亲嫌弃。

逢年过节,村里伙伴有的旅游鞋,棉服,我都没有。任凭我如何哭泣,苦苦哀求,母亲依旧是给我做那落伍难看的布鞋、臃肿的棉花棉袄棉裤……

腿不好的大哥天天欺负我,一旦父亲、母亲不在家,不爱劳动,做家务的我就成了大哥的出气筒,除了打我骂我,还不让我吃饭,说饭是他做的……

反正,在生活中,没有人爱我疼我,我觉得自己活在世界上就是多余的。

琼瑶小说那轰轰烈烈,暴风疾雨,又温柔绵长的爱情,多么美好呀,我的生命中需要一个白马王子来拯救我,照亮我。

琼瑶成了启蒙我爱情观的教母,当年看的小说,电视剧,很多人物、话语、歌曲在30多年的时光都模糊了,唯有那种对纯粹爱情的坚信一直都在。

琼瑶翩然而去,震撼了很多人,也引发了很多争议。我也萌发了再读琼瑶小说的心,看看人到知命的我,回读琼瑶小说,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另外,我也想好好了解一下启蒙自己爱情观的教母,不想人云亦云。

我买来了琼瑶的自传《我的故事》、《雪花飘落之前》,还买来了平鑫涛《逆流而上》?李婉珍的《往事浮光》,看看三个人的笔下曾经拥挤的三人行婚姻,是否真是琼瑶“知三做三”。

从心理上讲,一个人的感情是复杂,更何况是爱情,爱情来了,挡也挡不住。

但,成年人的世界里,除了感情,还要有理性,有社会道德感。琼瑶,一个相信真爱,写尽人间爱情悲欢离合故事的人,怎么会执迷不悟,如此糊涂呢?

《窗外》是26岁的琼瑶写的18岁少女江雁容爱上语文老师康南的故事。

与其说江雁容爱上46岁的康南,不如说是一不被父母喜爱的青春少女寻找父爱的故事。

表象是一个爱情小说,实质是一个处在迷茫青春期少女寻找父母认同,陷入自我投射幻想的“爱情”中,一个受原生家庭影响陷入代际遗传的俗套轮回。

琼瑶的母亲在13岁认识20岁的父亲,一个是女学生,一个是语文老师。

她母亲在20岁,没有完成学业的情况下,嫁给了27岁的父亲。

18岁的高三学生江雁容爱上了46岁的康南。

命运仿佛在看玩笑地进行轮回。不同的是江雁容与康南的岁数相差实在太大了,她也没有像祖父与外祖父一样开明的父母。

在《窗外》家庭篇里,江雁容下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弟弟江麟,深受父亲江仰止的喜爱。弟弟明明自己磕破了手,被说是姐姐江雁容咬的。而父亲根本不问清楚,偏袒弟弟,实际生活情形琼瑶在《我的故事》也有记录,这那是什么小说,而是实际生活遭遇,生活真的比小说还精彩。

江雁容还有一个考98分回家还哭的妹妹,语数英,科科都是学霸级,而且还会跳芭蕾,弹钢琴。简直就是一生好强的江太太的翻版,复印件。

江雁容,有什么?代数、物理、化学就是二三十分,经常被老师给家长带通知书,

书读不进去,考大学考不上,如此抑郁灰暗的生活,也行只有爱情可以拯救一个年轻人,在多少文人骚客的笔下,爱情是多么美好,让人遐想,没有世俗生活的鸡飞狗跳,油盐酱醋,只有两个相爱的人唧唧我我,甜甜蜜蜜,说尽的情话,道不尽的情思。

再读《窗外》,发现琼瑶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在《我的故事》中,遣词造句,特别爱用一连串的重复句,重叠词,比如我好想,好想,好想你。我真的真的真的很爱你很爱你很爱你……

记忆中,青春期的我就是被这样一大串重复句重叠词击晕了,太有冲击力了太有感觉了。

生活中,父母从来没有说过“爱我”这样的话,哪怕一个字。

学了心理后,才知道在约翰.鮑比的依恋关系理论中,当一个孩子与母亲的依恋关系是矛盾型类型

矛盾型依恋

童年期: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回应断断续续、甚至没有,无法确认自己是安全的、被无条件爱着的。孩子容易“很黏”父母,担心父母离开,自己玩时会时刻关注父母动向,对于父母离开会表现得强烈抗拒或大哭大叫。

恋爱中:由于从小没有一个稳定温暖的依恋对象,所以成年后内心有“空洞、破碎”的感受,情绪敏感,容易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总想寻找一个能陪伴、安慰自己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常常表现为 “恋爱脑”,渴望与伴侣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结,否则会感到异常的孤独,甚至“被抛弃”。因为害怕被抛弃,会时刻关注伴侣的一举一动,确认对方是否爱自己,将对方牢牢绑在身边才感到安全。

在《窗外》小说中,我感受到了江雁容强烈的感情冲突,对母亲的怨恨又愧疚,自卑而脆弱,以及强烈的“不配感”弥漫在整个小说里。

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父母喜爱,不配做父母的女儿。江太太为了三个孩子放弃职业,整天操劳,再加上父亲是一个大学教授,江雁容为自己不能考上大学而哭泣,自卑,三天三夜躺在床上不吃不喝。

在《我的故事》里琼瑶提到父母工作忙,她初二留级了,大弟弟在学校整天和同学打架,顶撞老师教官。

父母再也不掩饰对他们一对双胞胎的失望,要把14岁的琼瑶转学到离台北很远的彰化女中。

这是“放逐”不仅是躯体上的驱赶,更是一个心理上的放弃。

“当你有四个孩子,你绝不会去爱那个懦弱无能的,你一定去爱那个光芒四射的!一天又一天过去,母亲越来越爱小妹,父亲越来越爱小弟。”

14岁的琼瑶就感受到自己是父母的包袱。

无论在她的小说里还是自传里,她特别喜欢用“!”感叹号,我甚至好奇过几页,看看一页的文字里,琼瑶用了多少个感叹号“!”。

从26岁第一篇小说《窗外》到86岁写的《我的故事》,那种强烈的情感一直都在,我感受到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连伟大的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心理治疗了很多人,但自己一生还在睡梦中寻求母亲的认同。

琼瑶何尝不是呢?

天生的禀赋加上后天的家庭环境,强烈的心理冲突也造就了她一辈子笔耕不辍,写了60多篇小说(含电视剧》

当母亲看到琼瑶写的《几度夕阳红》说她还是有点才气的,53岁的琼瑶抱着母亲,痛哭不已。

相关文章

  • 20181101觉察日记

    关于觉察的觉察 觉察日记年初就接触到了。看了一些别人的觉察日记,除了开始的兴奋外,也没有多大感觉。 另外一方面,感...

  • 82 关于觉察日记 7/7

    最近写觉察日记感觉没什么觉察了,更多的时候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也说不清为什么,每天感觉都是平平淡淡的。另外就是现在暑...

  • 再读琼瑶

    很难想象,在接近四十岁的时候,我又捧出琼瑶的言情小说读了起来。 如今的我,每日浸泡在厨房的油烟味里,操心明天早餐吃...

  • 琼瑶-《窗外》

    有窗子就有人,人生活在窗子里,可是窗外的世界比窗子里美丽。 读完了《窗外》这部小说,一开始是本着强烈的好奇心来读它...

  • 又到了写作业的时候

    我打开软件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很不情愿,有一种被控制了的感觉。每天在群里看见同学们的觉察日记,一边觉得他们每天咋有那么...

  • 大师游戏II 170~觉察日记

    今天是大师游戏第170天星期四,今天的情绪有一些分心,于是对觉察日记突然有了兴趣,感觉觉察日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

  • 琼瑶《窗外》|心悸

    三年前就想买到这本书,今天刚刚把它看完。现在辗转反侧睡不着觉,那些记忆中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那么美好 简单 纯净...

  • 读琼瑶《窗外》

    总以为自己已经过了读琼瑶的年龄,没想到不再年少的我,读时竟然多次感概不已。 书是人生,一部书是一个...

  • 另外一种感觉

    看到银杏,月亮,或是没有 都可以想到你 所以,不是因为他们 只是因为你 在心里

  • 觉察自己

    一阶回来进共修群写觉察日记有点像完成任务。复训回来爱上了写觉察日记,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因为有了自我觉察才会有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觉察日记:再读琼瑶《窗外》,我有了另外一种感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rm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