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齐帆齐商学院22年度 年度营第25篇,1648字,共累积35076字
好习惯陪伴人的一生,也许就会在不经意间改变人的命运,阅读亦然。
董卿曾经在节目中说过:
读书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会在未来的某一个场合帮我表现得更出色。
2019年以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食堂的厨师宋成宝肯定没有想到自己能在各大媒体走红。
他只是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阅读习惯、写诗的习惯。创作了上千首完整的诗,记录着自己的生活、旅程、情感和哲思。
2019年,为了圆他的出版梦,同事们商量以后,将他所写的诗歌贴在了食堂打饭的窗口上。
于是,这所大学的食堂里出现了人间烟火气和阳春白雪奇妙结合的一幕——
窗口上是食堂的饭菜价目表,窗口旁边是一首首精美的小诗。
宋成宝也获得了一个亲切的称呼:厨师诗人。
他在《手机不会告诉你的事情》中如此写到
用心倾听/心底平静/手握笔尖/故事感动/燕子归程/木门相迎
掠过微风/最亮星星/落叶空中/思绪染红/寒冬天晴/酒暖烛影
这份意境和遣词,非一拍脑袋能达到的功夫。
果然在人民日报的采访报道中提到,宋师傅从学校毕业了,还一直坚持阅读。
哪怕在北京、浙江等地工作时,面对室友的玩乐邀约,他也选择了阅读,是一位嗜书如命的人。
阅读改变了宋成宝的命运,也让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同样情况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写作营的齐齐老师也总是在课堂上和我们分享自己是如何靠阅读和写作改变了命运,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她常常笑称: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坚持阅读和写作,现在应该还在生产线上跟着其他女工一起起早贪黑拼命劳作。
美好的生活都是阅读和写作带来的认知的改变、命运的改变。
她也常鼓励我们:多读书,用书的力量来武装自己。并做了专门的阅读分享课和书评课,以及激励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上并驾齐驱,多多收获。
我曾经在齐齐老师分享她所看书籍时不由得感叹老师读了很多的书。
她开玩笑地回复:“因为我是专业的。”
听了她的话,让我深深佩服她的这份“专业”,同时也开始反省自己为什么变得不爱读书了。
曾经的我也非常喜欢阅读,一张带着字的小纸片也能让我研究半天,畅游在书海中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高考前被禁了一段时间的书,高考后母亲问我有什么愿望?
答曰:不要管我,让我睡一天觉,看三天书。
大学几年,在图书馆里混成了脸熟,从开馆坐到闭馆,帮着图书馆的老师收拾、打扫。
工作的前几年,办公室隔壁就是校图书馆,那也成了我常去的地方。
然而、结婚生子变动工作后一切开始改变,看书变得遥远起来。
更为可怕的是短视频的入侵,一个接一个的短视频刷得不亦乐乎,等想起来时时间已经过了大半。
书,还是要读,但只看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和网文,其它的出版物已经离我越来越遥远。
初始我不以为意,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感觉自己变得空虚起来,认知也开始出现了落后的情况,连带写小作文的水平也有所下降。这才着惊觉,阅读习惯已经离我很远了。
踏入许久没有进过的图书馆,捧着一本纸书,没有看几页,忍不住昏昏欲睡,思想神游起来,好不容易才能拉回来。
今年给自己提出了读书计划,我打算着一个月看完一本书,可这样算下来仅仅只有12本。连以前半个月的阅读量都够不上。
听到其他老师分享的百本计划、千本计划,着实羞愧。
痛定思痛也决定奋起直追,不能达到别人的高度,但至少要在计划的基础上往前多挪挪。
对于阅读我其实也有自己的一些小别扭,比如:以前觉得非纸质的书不能算读。
然而燕晓姐和我们进行书评分享时,她提出,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年代,电子书其实很好地方便了我们查找和存储。
想想也是,看来得改掉臭毛病,不用将阅读的载体划分如此清楚。毕竟,我们阅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从中汲取知识的力量,而不是被外表所迷惑。
未来的日子,好好养养阅读习惯,用阅读的力量点亮生活,无关未来,只愿当下的自己能更加充实地生活。
(附记:晚上孩子翻看《意林》,开玩笑地让他给我寻找写作素材。小家伙顺手拿了一本给我,随口报了一个数字让我从中找灵感。翻开页码一看,是关于宋成宝的一则介绍,草根文艺、天真的诗人一类的话题我没有想法,唯有关于坚持阅读改变命运这几个字在脑海里盘旋。忍不住碎碎念几句关于自己的阅读情况。前晚燕晓姐开小课,说到了阅读的方法,不仅要听,更重要的是要行动起来。)
齐商学院12期28天写作特训营(26)1648字,累计36811字,
齐帆齐商学院22年度 年度营第25篇,1648字,共累积35076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