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文艺三碗酒:文字、民谣、电台。
民谣总是让这个时代更有光感。城市总是千篇一律,不一样的是人心。民谣歌手是流浪者,是歌者,是诗人,也是城市的塑造者。他们吟唱的,是城市的呼吸,是低语,是对异乡人的怜惜与慰藉。他们点亮了一个地名,催生了一种欲望,击中了一种情绪,能轻易和你发生共鸣,也会在你伤口上撒盐,压得你喘不过气。远方之愁、情爱之殇、离别之痛、孤独之感,让城市和民谣一再相通、共鸣,相互成就。没有一首歌能一言以蔽之地说清一座城,但你仍会因为一首歌而爱上一座城。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民谣,开始谈论赵雷,李志,宋冬野,开始吼两句“理想人生”时,
会发觉“嗯,这些歌里有我的故事”
会感觉“我就喜欢这种沙哑,这种腔调”,
会发现“看,民谣逼格多高,就喜欢这种虚无缥缈但有真切实在的味道”;
民谣热了?
民谣没热,而是我们变了,我不想再谈论浮躁和虚华;
有人说:孤独是民谣的温床,而民谣是孤独者的精神寄托,是一群人内心的一片净土。
民谣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自己,甚至认清了自己,这很不容易;
它不是赵雷的南方姑娘,
不是马頔的傲寒,
不是宋冬野的董小姐,
不是李志的港岛妹妹,
不是海龟的玛卡瑞纳
不是贰佰的玫瑰
不是尧十三的北方女王
不是花粥的良人
不是低苦艾的小花花
不是陈粒的祝星
它只是它
有人说民谣很穷,一把吉他;民谣很富,四海为家。但民谣也终究只是民谣,歌词也只是一时的语境。活在民谣里的爱情好看得让人落泪,可惜却给不了你天长地久里的一粥一饭。
花粥《遥不可及的你》
我相信大家也许会很熟悉花粥,很多人的印象都会是:她不羁,但不放荡;屌丝,却有个性;来得直接,却不失细节。你也许会发现自己就是其中哪个无奈的青年,发现那句“终于明白我命里没你!
陈鸿宇《一如年少模样》
相信只要听过民谣,都会或多或少的了解他;一-位标准斯文的文艺青年;很多人认为陈鸿宇的嗓音富有磁性,他具有细腻敏感的气质,其创作风格纯净而简朴。而这首歌,我觉得适合每-一个年龄阶层的人听,他既是回首的感悟,也是挣扎;
孟凡明《知秋》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淮南子.说山训》,我在林清玄先生的《秋天的心》中对“知秋”甚有感触,后来知道了这首歌;而这首歌给我们的是一一个人的秋,孤独的秋;
倪建《北方》
一朵野花随风摆荡;我撑着船逃离了故乡;随手撕碎了往事;还有你送的谎一直到我来到远方;孤独的海洋;打碎了所有的船;不曾想过回到伤心的北方。不用想别的,听听这旋律,感受这个词,多美。
后来宋冬野开了酒吧
抱着吉他安静地唱着斑马
陈粒也放弃寻找自己的祝星
马頔因为一首南山南火了起来
尧十三不再信奉北方女王
赵雷也停止了追寻南方姑娘的脚步
如果董小姐没有牵过宋冬野的手
祝星一开始就很爱陈粒
马頔小时候不认识舒傲寒
尧十三错过了他的北方女王
赵雷也没有去过南方
那故事,又该怎么写呢?
民谣没有声色犬马,没有灯红酒绿,有的只是四海为家,各安天下。民谣不是首歌,它存在的意义不是让你多喜欢它,多感同身受,而是教会你该如何过自己的生活。民谣很穷,一听就是一个故事。
很多人调侃:民谣三宝,理想,姑娘,南北方;其实,这就是生活的模样,我们无非是行走在不同时间,空间的影子,理想是现在与未来连接点,姑娘就是那牵绊身心的无奈情感,而南北方就是呆腻和回忆的地方。
民谣有真诚的感情,有它自己的时间线和生命感,不是世俗的玩物, 阵热闹过后,真正爱民谣的人还会继续爱民谣,看热闹的人会散去。
借鉴纪伯伦的语句,热闹改变的只是覆盖在其表面的面具,民谣依然是民谣,而将其融入微风中的人,他依然会对着运转的星球歌唱。
民谣本不是热闹的,它只属于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