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作者: 百变笑笑生 | 来源:发表于2023-12-14 22:42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小北。

很高兴又见面了。

终于将《大奉打更人》小说看完,眼睛快整瞎啰。

用眼过度,着实烦躁,经常不自觉流眼泪。

我这双眼眸子算是半废,实惨!

最近小说看得紧,导致无心整号,啊哈哈哈哈

抱歉啊,各位。(这话说得,好像不看小说就会更新很勤快似的。其实也没有,总要给自己找个台阶嘛,是不。嘻嘻)

为了表示我仍然是那个爱学习,求进步,初心不变的小北,在看完《大奉打更人》后,又抓紧时间看了几本技术性书籍。主打如何写作,如何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目的就是针对自己贫乏的写作技能得到提升。也为换换脑袋,从一个坑里出来走入另一个坑,总之就是不能一直沉迷于网文小说中。呼呼呼

另外还插缝看了史铁生的《我的地坛》。铁生老师的文字有力量,我感触颇多。

认识史铁生是通过余华。

他们是好朋友嘛,当初只看余华老师的作品而铁生老师的则从未看过,也许是那时缘分未到。这不,奇妙的缘分不就来了嘛,有了开始还怕没后续。

这几本书呢纯粗读,没摘抄,也没标记,打算过段时间再精读,尤其是《我的地坛》,想好好读读。

阅读时摘抄已成为习惯,这个好习惯我要好好保持。

很多书籍读完合上之后,很难再去翻阅,除非是有特别之处,会考虑再次拜读或多次拜读。所以摘抄就成为我回忆复习书籍内容的一种方式,就像学生时代的课堂笔记。

以前断然不会在书中写写画画(不包含学生时代的课本,这里主要指购买的小说等),更不能容忍有折痕。虽说现在同样不能忍受折痕,但写写画画做标记我亦能坦然面对。

对我来讲着实进步不小。

现在有许多阅读类APP,方便了阅读和找书,不像以前经常泡图书馆或是新华书店。

时常感叹科技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同时也阻碍了很多乐趣及体验,虽然看着挺矛盾,但这并不会阻止其继续发展,也不会阻碍个体本身的兴趣快乐,除非是自己从内心里放弃或是选择性遗忘。

我为了保留这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偶尔还是会泡书店或图书馆。

科技带给我新奇体验,让我阅读、选书更为便捷,节省了很多时间。同时还可以在阅读平台内有幸看到其他书友在阅读时的感想,感悟,及书评。

而这样的体验和乐趣又是线下所不能体验的。

写到这里,脑子里闪现电影《情书》男树女树图书馆的一系列场景,以及结尾时女树把书拥入怀中的样子。

遗憾而美好,更多的是则是甜美的回忆。

重庆图书馆(以下简称重图)我的理想之地,真想住它旁边。

这想法不止一次萦绕以及疯狂冒头。

曾经有次在微信群里说了这个想法,紧随其后丫姐也有了另一个想法:把她家的空房子租给我。

此房离重图地铁就一站,实属梦中情房。

只是以我对她几十年的了解,“居心叵测”四个字跃然于心,必须怀疑她的用心,于是断然拒绝了她的提议。哈哈哈哈哈

她的活儿,她的绣球,我可不想接。

丫姐用语音发了个“哼”,随即开启下一个话题。

丫姐房子虽好,搬家对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我选择按兵不动,安逸地不想挪窝。

偶尔看到关于重图的新闻或是朋友们的分享,羡慕之情毫无掩饰往外喷涌,根本拦不住,拦不住。

从现居地到重图,单程差不多两小时,往返就得4小时左右,这确实很难让我保持冷静,迈开的腿慢慢收回。

打败自己的往往就是摆在面前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很难撼动,要么妥协,要么拐弯另辟蹊径,要么蛰伏等待时机,要么鱼死网破。

选择权在自己。一次次的选择,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遗憾,这其实也挺正常。

过于完美的人生,过于艰辛的人生,往往两者都会让人觉得很不真实。而很多时候又不甘于平庸。

于是各类小说故事层出不穷。我们在这其中体验不同人生,感受不同人生,势必想要一次性玩味。

我想在洗尽铅华后更多人会想念最初的平凡吧。

所谓:“洗尽铅华始见金,褪去浮华归本真”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位小姐姐去重图自习,路程较远。看完后,由衷佩服,大家都在默默努力,渐渐变好,穿梭在这忙碌的人间。

只是这对我来说并不现实,于是大家都知道结果了:收起不太现实的想法,把关注点放在自身,然后找合理且性价比更高的平替,偶尔允许去一次重图,感受安静和努力,鞭策自己。

就像偶尔去一次新华书店,我喜欢闻新书的油墨味,也喜欢坐在书店埋头看书。

或许有人会觉得别人可以为什么你不可以,我只想说我为什么一定要“可以”,我选择其它模式并不会造成耽误。

啊~

短短的人生,做了无数次筛选,真是烦透了。

最近一次去书店,我发现增加了吧台:供应美食,咖啡和饮料。

书香油墨味充斥的地方陡然加入了美食的诱惑,咖啡的勾引,不纯粹了呀!

但,这并不影响我看书和进食同时进行。

时常有冲动:想把笔记本电脑带上去书店或图书馆,但又担心敲击键盘的声音会影响到别人。

嘿,你猜怎么着:对,就在昨天,我看到@央视网推文《一个安静的人在图书馆能有多受欢迎》。有意思,太有意思了。顿感被央宝“监视”了。

也印证了我的担心并不多余,确实会影响到别人。

虽早有想法,苦一直没有实施,看到推文后更不会实施了。

只会带笔记本和笔:该写写,该记记,手写软了就用手机照下来。

Ps:记得关闭拍照音效。

这又让我想到了我的邻居,一下子就能完全共情,一个安静的人在图书馆或需要安静的场合是多么受欢迎,多么棒的仔啰。

(哈哈哈哈,联想有点丰富呀)

感叹:隔壁邻居未搬来时,安静啊安静,舒服啊舒服,怀念旧时光。

搬来之后,翻来覆去,更加怀念旧时光。

总之就是我变得怀旧了。

写在最后:

降温,忒冷了。

两小时后即将迎来强烈降温。

哦~,天呀,我想太阳公公。

我妈常说:一年到头热过去,冷过来。这鬼天气。(这话常见于一年的夏冬两季,嘻嘻)

本次更新到此结束啦,感谢看到这里的朋友,我们下次见啰。

非常感谢。

以上,祝好。

Good Day

2023.12.15

相关文章

  • 阅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小事

    坚持阅读,坚持阅读,坚持阅读,坚持阅读,坚持阅读,坚持阅读,坚持阅读,坚持阅读,坚持阅读,坚持阅读,坚持阅读,坚持...

  • 阅读、阅读、还是阅读

    阅读、阅读、还是阅读 ——第十二周给海螺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大海螺、小海螺们 周末好! 今天,是第十二周的末端,距离...

  • 阅读,阅读,还是阅读。

    中国古代宋真宗的《励学篇》写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

  • 阅读,阅读,再阅读……

    苏联数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果说文化...

  • 阅读—阅读—再阅读

    突然想知道背诵作文到底是对是错? 也许家长或老师的出发点并没有对错之分,他们都寄希望于每个孩子都能学习更多知识。不...

  • 【文魁大脑读书会2016】杜星默 第本7/52《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目的:学习阅读 阅读方法:检视阅读 笔记: 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检视阅读...

  • 阅读、阅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阅读同行,启迪大脑潜能,提升综合素养,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润育生命,智慧人生。 ...

  • 阅读,阅读

    临近期末,很多家长都问我孩子的成绩问题,并且发愁。比如,阅读理解题和看图写话不好,很拉分怎么办?周末一大早,我们来...

  • 阅读?阅读!

    “语文老师,我们班主任从这周开始不让我们借书了。” “为什么?” “怕耽误学习呗!” “你们晚上延时的时间是让学生...

  • 『日记』1.8&1.9

    一、阅读 阅读《洋葱阅读法》,作者彭小六把快速阅读、深度阅读、主题阅读、碎片化阅读、笔记、阅读的大脑,阅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uw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