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569)

闲读《随园诗话》(569)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2-01-29 23:30 被阅读0次

【原书补遗卷四·五九】

余萧客《咏病马》云:“旋毛腹下一千里,死骨人间五百金。”汪墨庄《咏老马》云:“末路料难逢伯乐,壮心犹想出邯郸。”

余萧客,(1732年—1778年),字仲林,别字古农,江苏吴县人。惠栋弟子。遍观群书,兼及《道藏》、《佛藏》。以阅读过勤患眼病,晚年教读为生,闭目口授。生徒极盛。卒年四十有七。有《古经解钩沉》、《文选纪闻》、《文选音义》等。

五百金,典故“千金市骨”。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者至者三。后人用“千金市骨”来比喻招揽人才的迫切。宋·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干三马次苏子由韵简伯时兼寄李德素》:“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汪墨庄,不详。(资料缺)

伯乐,本名孙阳,一说他乃赵简子御者,善相马,字子良,又称王良。春秋时代人。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由于孙阳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

邯郸,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此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华地名文化的特例。其地名由来有三种说法。说法一:邯郸在战国以前写作甘丹。有学者认为太阳出升过地平线叫甘,太阳落山过地平线叫丹。邯郸即日出日落之地。说法二:邯郸地名可能由姓氏而取名。过去是有邯郸这个姓氏的,邯郸是一个复姓。说法三:《汉书·地理志》中魏国张晏提出:“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城郭字皆从邑,因以名焉。”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郸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郸。本条诗话中的“邯郸”二字,当以说法三为妥,因为伯乐曾经在太行山中的崎岖山路上看到一匹拉着盐车上山的马,其马瘦弱,蹄伸膝折,灰汗交流。伯乐大惊,知道此为名曰骐骥的千里马,立即将其解下,脱衣为马披上,此马仰首而鸣,声达于天,如金石之声。伯乐买下此马,精心饲养,一年后,此马体形如龙,毛色闪亮,两目如炬。齐、秦诸国遣使持金来购,伯乐谢绝,将它赠给墨翟。墨翟乘此马翻山越岭,如行平地,世人方知伯乐为良马之知音。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569)

    【原书补遗卷四·五九】余萧客《咏病马》云:“旋毛腹下一千里,死骨人间五百金。”汪墨庄《咏老马》云:“末路料难逢伯乐...

  • 硬读《随园诗话》(569)

    补遗卷九(七) 【原书补遗卷九·二〇】处州山水清佳,而朴野已甚。余壬寅春游雁宕山,过缙云县,见县官讼堂养猪,为之一...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56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vo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