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单讨论哦我们每组观察的现象之后,老师们展示一张冰山的照片。并开始询问我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对此有什么了解,至少我们觉得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这个铺垫性的思考过程其实非常重要,一方面调动思维主动进行思考,而非单纯跟着老师的思路,另一方面拓展关于一个特定主题不同的方面,发散思考,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确认我们的无知,调动好奇心。对于一个主题,有多少知识是我们确定自己知道的呢,其实很少,而日常生活中我就想当然地处理问题,想当然地评价和发表言论,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暂停,停下来想象,我们的“观点”和“事实”有多大差距,就会愕然。带着种种的不确定,我们再去展开后续的学习。当深入探究之后再会看,才知道我们平时都活在怎样巨大的无知中。
接下来我们需要猜想一个问题:冰在淡水还是盐水中融化的更快?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但其中的原理是那么扑朔迷离,我们凭着极其有限的“知识”做了猜想,还需要从一大堆看似合理的解释中找出依据。
接下来就到了实验环节。实验其实并不是答案,解释实验结果才是。我们都看到盐水融化的更快,但是为什么?为了想清楚,我们进一步加入了色素,看到液体的分层,两个基本没有争议的客观事实摆在眼前,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合理解释这个结果。
讨论、个人建模、讨论、修改想法、小组建模、集体展示、交流、修正结论和依据原理,这一套学习流程走下来,脑力激荡极其舒爽。再回看自己当初的猜想和依据,再次印证自己的无知。
最厉害的还在后面,当我们探究了这样一个“小问题”,老师们开始抛大问题,从冰的融化速度迁移到洋流运动,“以上的过程与海洋系统有什么关联?”,这个单元其实是关于洋流的运动规律和原理,从洋流运动联系到全球变暖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后续发放了阅读材料,还是相当有难度。学生要在其中找到支持他们结论的证据。
总结科学探究的流程:
1.asking questions and defining problems
2.planning and carrying out investigation
3.analayz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4.developing and using models
5.constructing explanations and designing solutions
6.engaging in argument from evidence
7.using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thinking
8.obtaining,evaluating,and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最终要回到这三个元认知:
I used to think____
Now I think______
I'm still wondering_____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