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动中总是静

动中总是静

作者: 霄世 | 来源:发表于2019-08-09 23:19 被阅读0次

        人类,协带有两种极性的能量,从最低的最沉重的能量到最高最精细的天使能量,这便是自由选择的意义。人类可以选择自己的频率振动,我们要了解一个原理就是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动,那么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语言,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的观念,一个人的意识或心态都可以是振动的显现,那么既然人类是自由选择的种群,那么也就是说以上的种种都可以是有选择性的。

        还要了解的是,事物显化的规律,思,言,行,这是三位一体的这个3里面我感觉还要加一个,也就是心,心态。关于心态,个人的理解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与层面,一个人对于心态的选择便可以影响到其他的显化,他的语言,他的行为,他的情绪。心态与心境是相辅相成的。

        从总体上看,一切都是分分和和的关系,心态呢,也是分分和和的,也就是分别心,和爱心,爱心是什么呢,是统一,宽容的。

分别心是什么呢,比较,分开的,二元的,比如好坏高低什么的。

当我们选择了爱的心态时,其实也就接纳了两者了,也就是高与低的统一,比如两颗树,我们看到它们时,不是去分析去比较,而是欣赏,感觉那种感觉,欣赏那种感觉,这个时候我们是合一的,完整的。

反过来讲,当我们去比较去分别时就又不同了,此时自己是看不到真实的树的,因为在自然之中分别是没有的,都是和谐的统一在一起本身就是平衡的,自然是什么呢,就是接纳其本然的样子,当我们去比较时就会有高低,对于这两棵树而言我们看到了表面却看不到过程的。

当我们说高是好的时,我们会不喜欢低的,这样当这颗高树见到更高的树时,我们就又不喜欢这颗树了,可见我们真正不喜欢的和树是没有关系的,都是在与自己的心态而已,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选择的,就是说都喜欢两者没有高低的比较,接纳他们本然的样子其实当这样时我们就放松了,放松了也就平静了。

        现在呢很多人说分别心,可是呢却不是很清楚分别心的概念,因为啊,自己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分别心,都是从知识的层面看待的,没有觉察到,自然不明了其实情绪是很好的指标的。

因为只要自己分别心起,情绪会发生变化的,当我们觉察到时顺着情绪往里走,就看的见自己的心念了。

然后通过想象或者只是看着,其实看着看着也就看破了,看破了也就明白了,自己会有种感觉。“啊原来是这样”

当自己发现了小我,自然便选择大我了,小我与大我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受限思想的,一个是无限的思维。从这个角度来看,都是意识的整合吧,整合了意识扩展了矛盾也就化解了,矛盾化解了自然就平衡了,平和了。细细的感觉自己情绪的变化,然后就会明白怎么回事了。

        说到执著,其实是不明白才执著的,当明白了就放下了,刚开始是的,后来随着体验的丰富,什么也都放的下了,因为自己了解了。

当自己执著的时候自己是紧张的,平时啊,我们经常选择的是回避的,往里走的意义是什么呢,去感觉自己的心态情绪等自己里面的东西,慢慢的就看的清了,看的清了就放下了。就明白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无论外界是什么样的,自己内在的波动是自己内在的事,和外界的状态,事件等等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有,也是自己认同有才有的,就像刚才那两颗树,都是自己选择的心态罢了。

        很多时候啊,人们说,恩我有执着,其实执着不是存在的,而是存在的一种状态,其实你没有执着的,只是抱着一种记忆不放,和生命和世界的无常作对,要知道世界的变,自然的变,是其表相,但凡有型之物必然会有变化,可万变不离其宗,一切皆是一体的,故而存在本身并不会变化。所以接纳这个变,也就是接纳事物的本然,也就容易体验到存在的恒常与当下的滋味了。心灵的平安自然而然就体会到了。

这也就是顺其自然的意义所在了。

自然就是那个一直在变的同时又恒常的觉。

所以啊,执着是什么呢,幻觉而已,记忆里的,抱着一段记忆不放身陷其中,而事物已经变的和那段记忆有十万八千里的,然后呢自己总是比较两者,然后落差感就不断的出来了,情绪能不低么 。

我们能执着什么呢,除了记忆,还有什么呢。当下的意思就是和生命之河共舞,生命走到哪里自己走到哪里,变化走到哪里,自己走到哪里,无论在哪里自己的心,总是静的,如同躺在小船里,小船顺着河漂啊漂啊的,自己是周围风景的欣赏者,一颗平和的心,也是一颗享受生命的心。

        有很多人在念佛,但却没有悟佛啊,人们把佛当做一种追求,当我们在追求的时候,会把自己强制的按所谓成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然后呢,当一些自己的心态不和标准一样时,就评判自己了,然后心就不静了。

无论是菩萨也好,阿罗汉也好,佛陀也好,都是一种状态,在过程中的路标而已,这样其实和从前不学佛差不多的只是用来限制自己的标准不一样罢了都会令自己紧张,也都没有接纳自己的本然的。

承认,原谅,释放,着三个在我混乱的时候用过的,觉得效果蛮不错的。

悟,这个字,心,我,可见悟的意思是对自己本然的了悟,对自己本然的体悟,便是悟了 ,我心,心我。

放下所有的标准,只是全然的走向自己的内在,接纳与承认自己的本然,自然就平和了,平和是自然的,追求只是在追一个概念一个头脑里的东西,而不是在这种状态的,自然是平和的,平和是自然的。就这样了。。。。。

相关文章

  • 动中总是静

    人类,协带有两种极性的能量,从最低的最沉重的能量到最高最精细的天使能量,这便是自由选择的意义。人类可以选择...

  • 静与动

    何为静,何为动,动静结合,不分不离,相辅相成,在哲学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而作为浮躁的我,我总是强调自己要静。因...

  • 静中动

    凌晨时刻静悄悄 浓密的夜色掩盖一切 周围都是厚重的沉寂 是伸手拨不开的浓雾 我知道 这是沉寂 这不是死寂 你听 那...

  • 动中静

    忏悔自己每一次不足,感恩生命每一次相遇。 昨天到评上之行,有非常大的收获,感恩葛老师,感恩那里的的家长朋友们,感恩...

  • 《功夫》

    一动一静之中见功夫。 功夫就在动静中体现。 动为静之基。 静为动之基。 静中之动是真动。 动中之静是真静。 想动就...

  • 静在动中

    要有意识的提醒自己真相,即使你看到了多么你觉得可怕可恨可蹭可气可爱可怜可喜…的任何表象,去提醒自己那只是表面现象并...

  • 静中求动

    疫情静默,内心的情绪跟着外界的变化起起伏伏,事情已然如此,不如自己去调节。 发现自己的记忆里退步的厉害,只好找办法...

  • 2020年3月1日,阅读《菜根谭》Day28

    动中静是真静 苦中乐是真乐 静中静非真静,动中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中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

  • 江苏师范大学学习培训感悟(四)

    7.24下午 核心素养下静的你,在动中绽放 动的你,在静中安然 —...

  • 心界

    静皆静,躁皆躁 静中躁,躁中静 心之界,静躁中 细观万物皆为动,心之所思亦为动。 远观万物皆为静,心若静之亦为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动中总是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zk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