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河南教师读书会
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作者: 蒲公英_0477 | 来源:发表于2020-02-23 06:50 被阅读0次

      文      梁树丽


    上网课已经两周了,这两周我从谈冠状病毒,鼠年说鼠这样的生命课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语法讲解,从物主代词,情态动词一直讲到一般将来时。

    我没有讲下册的内容?不,其实我一直都在讲,只不过形式和教材不同而已。

    比如讲语法,我给出的例句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每节课我都是在重复中逐渐加入新知,然后加入我需要孩子们应该有的学习思维能力,比如会观察,会思考,会借力……我加入我的思想,比如抗疫的信心,比如人与自然,比如珍惜,比如歌曲欣赏,比如奋起……

    每一节课我都做到了认真,我精心设计课件,全心投入,我希望在这个特殊的学习阶段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感悟,带来思想上新的认识和改变。

    我必须承认我能力有限,我终究无法走进每一个孩子,无力唤醒他们每一个人的灵魂。

    科任老师苦恼最多的是学生听课的问题,有时一个班上认真参加听课的孩子只有一半,有时甚至不足一半的数量,即便是参加了网课,有的只呆了几分钟然后就退出不知去向了。当然还有作业,打卡频率最多的还是那几个孩子,不足十位数。

    明明知道自己教的班级就是这样,可是我们还是希望孩子们能超越以前的自己。

    班主任老师总是在群里面发告知书,希望以此唤醒更多热爱学习的孩子,我们真的成了孩子们的客服,成了孩子们学习上的那个“周扒皮”。

    我没有布置作业,我只要我的课堂上孩子们能听懂即可,在讲课的时候,我把练习题加上去了,我希望以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们减负。

    但是,我还是会陷入深深的失望。

    周五第一节我给了10道单选,10道句型转换,一个将来时的思维导图来测试,一节课的时间每个班提交的不足15个孩子。

    这个结果已到了极限。


    在教育的路上,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很无力。

    我第一次有了情绪,有了呐喊却无处发声的感觉。

    孩子们留言说自己写作业写的手疼。这个理由听起来很让人心疼,如果是眼睛疼我可以理解,手疼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我们网上授课留下的作业连平常时的一半都不到。

    周五第四节我倒是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作业,但是这个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交来的人数依旧只是一个个位数。


    我其实不应该布置这样的作业,虽然字数没有最低限制,但是孩子们平时语文考试作文还留空白,这个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是太难了,他们不想写或者说根本不会写。

    “不会”永远是孩子们的第一代言词,然后就是“不想”。

    这个作业我必须写,我需要反思和清醒的认识。

    当然我们还是要看到与众不同的孩子,虽然星星之火不足以燎原,但是却足以温暖冬天。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他们能做到认真自律,他们才是最有潜力的孩子,这些孩子必定前途无量。

    我们还是应该平和心态,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现实的状态。平常的课堂上能热爱学习的孩子也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甚至比平时还多了一些,毕竟还进入直播间看了看,平时的课上,他们的课本早就寻不见。

    还好,孩子们讲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很真诚,不喜欢学习就是不喜欢,他们不会假装自己喜欢,不会假装自己认真听课,他们随心随性随意。

    单单这一点豁达和放下,我们哪一个成人能做得到呢?

    周五第四节我给孩子们讲评测试题的做题技巧,我还是要做到认真投入,我还是要求自己去相信,去用我们的热忱和坚持唤醒更多良好的习惯。

    我发了几张图片,我讲给孩子们也讲给我自己听。

    你给自己打多少分?这个题目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

    于我,我给自己打1分。

    在孩子们行走的路上,影响他们的人和事太多,他们的父母,亲人,朋友,陌生人,甚至网络……而我们老师对孩子来说只是一粒微尘,我们永远都比不上游戏和网络其他软件的吸引力。

    剩下的那99分,我留给孩子们。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需要重新开启,他们需要用自己的觉悟去唤醒,用自己的行动力去践行……

    “老师,教我们这样差的孩子是不是特没有成就感?”这个问题从上一届我教蜗牛班时孩子们就开始追问。

    这个问题是一个方程式,里面的解有太多的XYZ。

    但,我要说这世上哪有笨孩子,只是他们迷了路,还没有找到正确的出口。

    无论如何,擦干眼泪,洗去浮沉,我们依然带着微笑迎接每一天的不同,期待孩子们每一天的变化。

    无问西东,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不问西东。

    我愿意这样期待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zl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