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阳光正好,早上叫孩子起床,看到房间亮着灯,他穿着长衣长裤缩躺在床上,枕头蒙住了头,看这个样子,我猜他昨晚肯定被恼人的小蚊子突袭。
起床,孩子说气温都快30度了,要换上凉席和装蒙古包(蚊帐)。
早餐后,把他床上的被套、床单拆下,丢进洗衣机清洗;又将冬季的被褥芯、衣柜里的冬衣整理收纳好;取出凉席抹净晾在阳台。孩子也跟着整理自己的书桌书柜,拿来扫帚扫地。
我注意到,以前扫地像画大字的他,竟将桌脚、床底下的旮旯都认真清扫,我抹好桌柜,他拖了地,再一起把蒙古包装好。
清理完,他便安静地坐在书桌前学习。
我晾晒好床单、被套,看阳光铺在它们身上,想起孩子将头埋在被里,深呼吸,伸出头,说着有阳光味道时陶醉的神情,我微笑了起来。
回身再看孩子的房间,干净整洁和他安静学习的背影,忽然间有了满足、幸福的感觉。
网图 侵删其实,清理是日常的劳动。这段时间,埋头工作、阅读、写作,对于搞卫生有时喜欢拖一拖,觉得浪费时间。
然而,当真正静心慢下来,扫扫地,拖拖地,抹抹东西,收拾整理房间,过程中竟有一种清静的韵味。
当看到整理后干净有序的空间,心也如同得到清理,生出欢喜。怪不得,张爱玲曾说:杂事里有着很深的愉快。
想起曾经去过或电视镜头中的庙宇,不管春夏秋冬,不管清晨日暮,亦或随时随地,总可见穿着僧衣的和尚,平静从容地酒水、扫地。
置身于那样环境,总能令人感到独有的安宁与清喜。洒水扫地,或许就是佛家日常的一种修行,净了环境,净了自心,再净他人心。
网图 侵删生命中的善、美与欢喜,就在这日日洒水、扫地、清理的琐碎杂事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