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学生改作文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共性问题。最常见的,莫过于这三方面:缺乏主观表达、缺少客体依托和问题讲得太透。
当开始写作,并且写了很多以后,一定要记得回过头去看自己的文字。然后再加入自省与思考,你要去想这样的写作是否是有意义的,有的写作者在于自我的意义,那你就要问自己是否能静心?是否能唤醒自己的灵魂?有的写作者需要外界的关注,那你就要问是否得到了读者的回应?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要求?
如果答案是肯定,那就继续写吧!
如果答案是疑惑,那就问自己,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1.缺乏主观表达
写作多是缘情而发。写作多因心中之气有所郁结,才不吐不快,才需诉诸笔端,形于文字。
托尔斯泰说,艺术就是一种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但是,初学写作者,特别是有写作任务的写作者,可能会忽略主观情感的表达,把写作当成一件外在于我的东西。进而将写作变为纯客观的平铺直叙,没有任何思想情感。
这样写成的文章会比较干瘪苍白,对读者而言,因其无法唤起内心情感,或者引发心灵触动,所以读者往往很难接受。
比如这样:
“我开始感恩先生邀请我的出席,他完全可以不用告知我,他只需要说明我在加班,我在看娃,我有事,或者什么都不用说自己独自过来。
我想问他,为什么带上我?”
那什么样的文章才算主观表达得比较好的呢?
要把自我情感当成客观对象,不断地体味和琢磨,让它更有味道和嚼劲;同时,要和读者的情感产生适度的距离,以便产生神秘感,促使读者阅读的兴趣。
比如可以写成这个样子的:
我明白先生的邀请是出于好意。于我,好意变成一场灾难,让我在这场宴会中快要溺水而亡。
我多想问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带上我?话到嘴边,却戛然而止。我是一个快乐的溺水者吗?
2.缺少客体依托
但是,写作若只是单纯的抒情,又会陷入一个怪圈。抒情只是写作的灵魂,虚空的灵魂之上,必须找到一个实在的降落点。这样才不致于雾里看花,太不分明。
弗兰纳西·奥康纳:“人类最初的知识是通过感官获得的,你不能通过指望抽象描写来调动各种感官。对很多人来说,对他们看见的物体做抽象描写要比具体描写和再创造容易得多。但是小说家的世界里有很多具体的事件,这是新手作家深恶痛绝的部分。他们主要关注的是空洞的思想和情绪描写。通常他们写作也不是因为非要讲一个故事,而是因为脑海中有一些抽象的思想框架。他们能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但是意识不到问题的本质。他们能意识到那些尘封旧案和一切社会问题,但是意识不到那些使之成为谜团的具体细节。”
这句话简直就是写作的“圣经”啊,多读几遍,会对写作大有裨益。
检查一下你的写作,是否在肆意的宣泄情感,是否缺少对外在事物的关注,是否夸大了自我,缺少了事实依据。这样的文章因为难以有客观事物作为媒介和依撑,难以得到读者的信赖。
比如这样:
“我以为,我懂得这熟悉的旧时雨。我以为,只要我用心去聆听,就可以摒弃陌生的气息,就可以听懂雨儿的旋律,从而谱曲和唱。可惜,所有的熟悉只能落在谱曲上,没有人弹唱,也没有人聆听……”
要让文章有客体依托,可以采用的办法:讲述一个故事(故事可短可长);用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情绪总结(如思乡、单相思等);用些典故(聪敏的读者一看就懂)……也就说问题的关键,要让实在之物点醒你虚空的情感。
比如可以写成这样:
这旧时雨,如同旧时光;雨打芭蕉,也在击打敏感的内心。你走后的日子,一直落雨,雨大到快要淹没我。
3.问题讲得太透
你问读者,你能看懂吗?
读者不回答。你担心读者看不懂,你就一直写啊写,写啊写……不知道停止……
学会如何恰当的结尾,对写作者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说题目和开始部分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那结尾部分则是读者喜欢不喜欢的衡量标准。我看过太多的文章,开头漂亮,结尾结得一塌糊涂,
归根结底,还是写作者缺乏自信。
不要试着把所有的告诉给读者,就像“冰山理论”一样,只让读者看到一部分,另外的一部分就放在冰山之下吧,让读者去猜测,去勾勒,去参与进来……
开始部分
如果醒来不过是掉入了另一个梦境,你还会挣扎着逃离吗?
我叫叶好,叶公好龙那个叶,叶公好龙那个好。我的名字是爷爷取的,因为妈妈生我的时候就因难产去了,爸爸倒是活着,但我印象里从来没有见过他。
结尾部分
“明天再来吧,希望病人能早日康复。”
开始部分有强烈的代入感,结尾很干脆,不拖泥带水,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这样的写作,因为话未讲透,会留给读者许多思索的余地。
以后,无论你写什么类型的文学体裁,一定记得,情感要克制,故事不一定要完整,文章主旨不一定要言明……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要有留白,要让读者能感同身受,并带来一定的启迪与思索。
网友评论
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但没有明确的表达,很幸运能读到您这篇文章,希望我能有所进步。
此致,望天天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