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死未死的青》:年轻老师引发的校园精神霸凌.mp4
最初,看到《将死未死的青》的简介时,感觉这会是一个有点丧气的低气压故事,尤其是让我联想到了太宰治。当时,我猜想太宰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丧气是由内而外的,而此书作者乙一在这本书中表达的丧气会是由外而内的,或许主要是别人的冷嘲热讽带给主人公太大的心理压力。看完此书,我更坚定了这种想法。
乙一 著《将死未死的青》真正看过《将死未死的青》的整个故事我才知道,原来给主人公正雄带来巨大心理压力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的老师。简单归纳《将死未死的青》的故事情节就是:长年在学校遭受精神霸凌的正雄,终于不堪心理重负分裂出一个暴力的人格。
提到校园霸凌,通常人们想到的往往是一群爱打架的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的孩子,且多是身体上的折磨加言语谩骂等。乙一在《将死未死的青》中描绘的霸凌,和我们通常印象中的不太一样,而是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的摧残。这种霸凌平时不会造成身体上的外伤,也因此不容易被学生家长发现。这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冷暴力”,表面看上去没有受伤,当事人内心却遭受了深深的伤害。
《将死未死的青》的主人公正雄是一个原本就性格内向、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小学五年级学生。一位大学刚毕业、初为人师的年轻老师羽田光则,成为了正雄的班主任。羽田老师为了保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利用了正雄性格上的弱点。他把正雄树立为全班的公敌,成功地转移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让同学们把对老师的不满和怨气都归咎于正雄犯的错。就这样长时间作为全班发泄不满情绪出气筒的正雄,分裂出来了和自己平时性格截然相反的另一重人格,也就是青。那是一个全身青色皮肤、相貌吓人、穿着约束衣的神秘男孩,别人都看不到他,唯有正雄可以。
电影《青之怨灵》《将死未死的青》全书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的。故事中乙一把一个饱受精神折磨的小学生内心的恐惧、无助、愤慨等复杂情绪刻画得淋漓尽致。羽田老师一方面引导了全班同学对正雄的敌意,同时还在不断让正雄重复一些自我否定的话语。这等于是在对正雄内外双向施压,让本来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想要辩解的正雄,内心世界变得越来越压抑。更可悲的是,正雄还要在家人面前装成在学校的生活很美好。在阅读这部分情节的时候,我就像看着一个在不断被吹大的气球一样,能明显感觉到早晚这个气球会被吹爆的潜在危险性。其实从青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预示着正雄内心深处的反抗力量在蠢蠢欲动了。直到有同学对正雄动手欺负他,在青的暴力人格影响下正雄开始还击了。
电影《青之怨灵》坦白讲,正雄会对欺负他的同学暴力相向,早在我的预料之中,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羽田老师的态度。他就没有想过,正雄的反抗意味着:这个孩子承受的压力,已经超出了其忍耐极限吗?最终,故事的发展朝着一个令我更加震惊的方向推进了。正雄竟然偷偷地溜进了羽田老师家,准备实施疯狂的报复。也由此引发了一个极富戏剧性的结尾,把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我认为故事的结局,充分展现了正雄这个孩子纯真、善良的本性。
我相信,每个人读《将死未死的青》时的感受会不太一样,这和读者自己的性格有关。我也有内向的一面,但绝不会像正雄那样懦弱。因此,在看到正雄被羽田老师当成挡箭牌受到伤害时,我对他是既同情,又为他着急的。我猜想有些人学生时代可能也曾经遭受过校园霸凌,或许更能在正雄身上找到共鸣感,更能理解他的痛苦。
而整个《将死未死的青》的故事情节中,最令我产生共鸣的是羽田老师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拉正雄当挡箭牌这件事。因为我发现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好像就是这样一个人。只不过我的老师不是一个职场新人,他没有一直用同一个人当挡箭牌,而是经常换攻击目标。因此被他攻击的同学也不会积怨太深,不会像正雄那样产生那么极端的报复心理。我估计我的同学中就算有人报复过老师,也就是做出扎破老师自行车车带之类的事,不会做潜入老师家中这么危险的事。
结合我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令我对于《将死未死的青》故事中正雄读小学五年级的设定产生了质疑。让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就承受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显得羽田老师太没有人性,也太无能了。而正雄潜入羽田老师家的情节设计,已经是充满杀意的,这更让我觉得胆大的孩子恐怕都不敢吧,何况是正雄?但据书中注释介绍,日本小学是班主任教全科,初中以后就是教单科了。因此羽田老师要想在各门课上针对正雄,只能是在小学。也正是因为羽田老师和学生们的接触太频繁,所以他才那么在意学生对他的看法。
其实,《将死未死的青》是我看过的第三本乙一的原著作品,我之前还看过他的《在黑暗中等》与《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巧的是这也是我看过的第三本译者连子心翻译的作品,前两本中包括刚提到的《夏天、烟火和我的尸体》,另一本是东野圭吾的《秘密》。可以说在真正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感受到了它散发出来的熟悉味道。果然不管是作者还是译者,他们在这本书中的表现都是一如既往的沉稳。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看来,这本书中的注释部分对原著背景的扩展叙述,更有助于中国读者理解乙一的个别细节设计缘由。
对于《将死未死的青》这个书名,我觉得它代表的是青最初出现时的状态。那时的正雄正不断受委屈,青出现在正雄面前,却是将死未死的样子,上下嘴唇被绳子系在一起,双臂也被约束衣束缚着。但在故事接近尾声时,随着正雄开始反抗,青嘴唇上系的绳子松开了,约束衣裂开了,双臂也自由了。正雄的思想变化令青重获自由,却最终也令青消失了。
在看完此书后,我又看了2008年日本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青之怨灵》。看过电影版,我感觉对原著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比如电影版中的青,真实再现了书中对其形象的描述。最大的差别是电影中的青是个女的,是正雄姐姐的化身。并非乙一在书中对青的描写不到位,是我自己的想象力不够,看书时不会把青想象成特别吓人的样子。但电影中营造出来的关于青的恐怖效果,确实更具视觉冲击力。虽然不足以吓到我,不过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正雄来说,还是挺惊悚的。也因此令我意识到,正雄后来愿意选择信赖如此恐怖的青,内心是多么孤立无助!
电影《青之怨灵》此外,也是通过电影加深了我对羽田老师心态的理解。他也是初为人师,没有管理学生的经验,害怕被学生讨厌和指责,所以才想要找一个挡箭牌。电影中的羽田老师是因为有童年心理阴影,所以更怕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而饰演羽田老师的演员城田优凭借帅气的外形,理所当然地比唯唯诺诺的正雄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喜欢与信赖。因此全班同学都被羽田老师所骗,连原本和正雄关系很好的小伙伴,也都逐渐与他关系疏远了。其他同学即使算不上施暴者,也至少成为了孤立正雄的帮凶。
电影《青之怨灵》虽然我看了根据《将死未死的青》改编的电影,但其实在看之前我就对电影版不抱什么希望。因为原著中有太多对于正雄内心想法的描写,那些情绪根本不是一个那么小的演员可以表演出来的。而且据我所知,乙一的很多作品影视化后的口碑都不理想。我觉得主要就是因为他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都特别到位,但无论多么优秀的演员,都很难通过外化的表演,把那些复杂的内心想法充分展现出来。
我想我有必要解释一下,我为什么在明知电影版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还要看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演员名单中有柏原崇,他在其中饰演了羽田老师童年时期的爸爸。我相信会有一部分女性和我一样,愿意因为其中有帅哥而观看这部电影。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先看原著,避免被城田优和柏原崇这些帅哥迷晕,无法清醒地认识到羽田老师这一人物犯的错。其实在原著中,对于羽田老师形象的描述并不突出,他是靠和同学们一起玩足球棒球拉近距离的。而在电影中,他却足以靠形象就迷倒一部分学生,这在我看来反而是弱化了他的卑劣本性。
总之,我觉得乙一在《将死未死的青》中表现出来的校园精神霸凌,是比普通的霸凌更直击人心的。这种心灵上的折磨更容易令人崩溃,也更容易唤醒人们心中阴暗的想法。乙一正是通过青这样一个恐怖的形象,令重压之下正雄心中的恶魔得以释放出来。最后,又通过正雄善良的本性压制住了青以暴制暴的冲动。虽然整个故事中乙一用大量篇幅展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但在结尾的关键时刻,还是让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发挥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这也正是此故事最抚慰人心之处。(作者:李淑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