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教育!莫让璞玉成石头

教育!莫让璞玉成石头

作者: 杏坛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24-08-22 16:02 被阅读0次

    教育!莫让璞玉成石头

    按语:以此为题谈论当下的教育问题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骇人听闻,而是回到教育现场,审视大量洇血的“教育事件”灵光乍现得出来的。新学期开学在即,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那些对教育还抱持温情的同仁的思考和重视。

    教育的本义是启发引导人,把人从蒙昧无知的状态中拯救出来,进而推动人类文明整体向前发展。从学在官府到孔夫子私塾授学,教育从小众变成社会公共性的活动。也正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人类才逐步摆脱愚昧与野蛮。从人类文明和人类进化的角度审视,正是教育让人类从一般动物的生存状态中剥离出来,才慢慢建立起独属于人类自己的文明和文化体系。

    诚然,在人类漫长的历史沿革中,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社会事务都无法替代的。正是教育在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中发挥的这种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自问世以来,人们就对其投注不一样的情感。回望来时路,不论是社会生产生活,还是科技发展与进步,亦或是文化的繁荣与文明的提升,教育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意识到重要性,所以对之采取的行为就呈现出多样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简单的八个字昭示了教育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所占有的位置。由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围绕教育实施的各种工程也就似雨后春笋般涌现。尽管所处的历史节点不同,被附加的功能有别,但是“重视”是不变的主题词。——国家重视、社会重视、学校重视、家庭重视。一项事务一旦由单一体繁衍成多元体之后,一切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一切不正常就会变得习以为常,教育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教育加工”不同于一般的“实物生产”,它不是以速度与激情为经营的方式,而是以“慢慢走”的理念用心呵护。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育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灵魂思想的人,而不是毫无生气、任人摆布的物件。正是“加工”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对受教育者实施“改造”时必须把其视为鲜活的生命体,遵从其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科学有序地推进。惟其如此,才不会背离教育的正轨。

    “存在即合理”,每一个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在处理问题时,只有遵循其自身的规律,才能少走或不走弯路,才能把事情办好。如果逆规律而行,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有可能适得其反,教育也是如此。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每一个阶段的受教育者的身体成长、智力发展和认知水平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样在实施教育时我们必须遵从他们的身体、心理、智力和思想特点,遵循教育应有的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每一个受教育的对象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种生命体的独特性决定了每个人都存在“二元矛盾”性,即长处与短板、优点与缺点、内敛与张扬、理性与感性差异等。差异性的存在,决定在实施教育时不可能采取完全一刀切的方式对待。孔夫子的因材施教有时候被视为一种理想化的畅想,但是从遵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戒除千人一面的思维是非常必要的。在没有接受某一个层次的教育之前,受教育者恰似一块等待教育者雕琢的璞玉。至于能不能把他们雕刻成“稀世珍宝”,一方面取决于教育者雕琢的“术”,一方面决定于教育者秉持的“道”。其中,“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面对“嗷嗷待哺”的受教育者,不同的学段,不同的知识、情感和思想的需求,能不能让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得到最大化的彰显,他们的不足与短板尽可能地缩短,不仅需要教育者的眼界,还离不开从业的情怀。教育者首先是受教育者,在自己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快乐,也有痛苦。如果能够把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教育中享受的快乐运用到自己施教的过程中,不让自己在接受教育时遭受的痛苦发生在学生身上,多少可以减少很多悲剧的发生。

    有人会说,在社会、学校、家庭要成绩、要升学的大环境下,如果依然采用孔夫子授徒的方式教学,岂不成为罪人。此言差矣!为了要成绩、为了要在同级学校中成为佼佼者、为了向高一层次的学校输送更多的优质生源,对学生进行“惨无人道”,甚至“灭绝人性”的压榨,这种急功近利的“神操作”短时间兴许能够收获一些“奇花异果”,殊不知这种成绩的取得多是以牺牲大多数孩子的身心健康与扼杀他们的天性为代价。回望近几年全国各地教育领域发生的惨案悲剧,大有从黑天鹅向灰犀牛蔓延的趋势。为什么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什么教师走极端的事件越来越多……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追根溯源还是因为实施教育的思想和手段不当对受教育者的身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所致。方仲永落得“泯然众人矣”的下场,源于后天没有接受科学系统的教育;今天很多可塑性很大的孩子变成问题孩子,也“泯然众人矣”,很大程度上源于教育的失当与不当。很多年前鲁迅先生在铁笼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因为封建礼教张着血盆大嘴在吞噬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灵魂;今天,很多原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璞玉),由于教育无情的“碾压”而变成家庭和社会的悲剧,值得每一个与教育有关的人好好反思。

    教育的本义是育人,让人通过教育成为人才。“人才”先成人后成才,基于此,面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我们首先要把他放在“人”的高度,而不是被任意支配和摆布的层面,遵从他们成长与发展的规律,理性地引导、温情地呵护,为他们天性的合理释放提供适当的空间,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孔夫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李大钊教育孩子说的“学要学的扎实,玩要玩得开心”,尽管侧重点不同,但是他们都强调劳逸结合的重要性。人不是机器,需要适度的调节和多样性的生活。就教育而言,只有尊重人的多样性和成长的多元化,才能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而我们在关注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教育者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生命状态。最近几年教育领域频频上演的关于教育者的悲剧也应该引起社会的有识之士的重视。如果教育的极端化带来的是一块块璞玉变成了毫无价值的石头,一位位具有成为教育大家者变成了人浮于事的教书匠的怪异之风不引起重视,并加以及时遏制,将会是教育的灾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莫让璞玉成石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fw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