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多一个人读乔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著名学者止庵也曾用两个词来形容过乔治·奥威尔,一个是“圣徒”,一个是“先知”,其实无论是安东尼的这句被用在很多奥威尔作品扉页上的名言,还是止庵提出的这两个词,都是在描述着奥威尔本人和其作品。
奥威尔被我们所熟知,多是来自于他的两部举世闻名的作品:《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同样也是因为这两部作品,奥威尔在世人的印象当中,更多的是拘谨和严谨的,甚至被人们误会是专职的“政治讽喻小说家”和“反乌托邦者”。
奥威尔确实是一个不善于向别人坦露自己心情的人,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严肃而沉默,相反,当面对亲友和自己的时候,奥威尔更喜欢“侃侃而谈”,而这种谈话的方式,可能在他的散文,可能在他的日记,更多地是在他与亲友的往来书信之中。
信件往往是人们极为私密的沟通方式之一,因此,它也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情绪与心境,对于奥威尔来说,也是如此。在于亲友的往来信件中,奥威尔卸下了“基层新闻工作者”的面具,酣畅淋漓地讲述着自己的感情、生活、工作和心路历程。
《道路、意义与生命:乔治·奥威尔书信集》中所收录的就是从1920年8月到1949年10月之间,奥威尔与工作伙伴、亲朋好友之间的一些往来信件,厚达600页,将近300封,可以说是我们目前看过的最完整的一本奥威尔的书信合集。
想要读懂《一九八四》和《动物山庄》,不如先来读懂那个最真实的奥威尔。
《道路、意义与生命:乔治·奥威尔书信集》所收录的这些信件当中,有些其实很是很有意思的,它们不同于奥威尔在其作品中所的那种严肃与“高冷”的格调,而是更加的简洁明快,书写的时候用了很多短句,让表述清楚明了,一语中的,词汇也多是常见用于,让我们读起来仿佛“窥探”着这位伟大作家内心深处的秘密,有趣又“刺激”。
这些信件中的很多细节,并没有经过过多的修饰,有些能看出是“临时起意”,正因如此,奥威尔后来的被世人熟知的一些观点,可以在这些信件中找到来源以及发展。从各式各样的收件人当中,我们看到奥威尔交友甚广、细腻温情,以及他生活中很多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伟大作品也曾经历过被退稿的坎坷
我们所熟悉的这位有着先知一般的预见性的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是一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万人迷式的人物,相反,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奥威尔都经历过各种“碰壁”,包括他后来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动物庄园》,就曾经被T.S.艾略特拒稿,他不止一次致信过艾略特,然而艾略特终是不敢贸然出版这部伟大作品。
艾略特高度认可这部作品的写作技巧,他赞美书中对寓言的处理技巧非常的娴熟,而且故事的叙述可以让读者为之吸引,完全进入到故事情境中,艾略特甚至评价说,这是自《格列佛游记》之后,很少有作家能做到的一点。但是他依然拒绝出版,在给奥威尔的拒稿信中,艾略特这样写道:
我们不能确信这是不是批评当前政治局势的正确观点(我敢肯定其他董事没有一位能确信)。尽管对于那些假装其他利益和动机高于纯粹的商业财富的出版社来说,出版反时代潮流书籍肯定是它们的职责;然而不管是哪家出版社,都需要公司里至少有一个人确信这是当前需要说出的事情。我找不到任何需谨慎的理由来劝阻其他人出版这本书——如果他相信它所主张的观点。
其实,这已经不是《动物山庄》第一次被退稿了,前前后后一共有4家出版社拒绝了奥威尔的《动物山庄》,好在奥威尔从来没有放弃过,小说最终得以发表,才不至于让后世错失这样一部有着深远意义的传奇之作。
正如奥威尔自己曾经说过的这段话一样:“回头看看我的全部作品,我看到在我缺乏政治目的时,写出来的书总一无例外地没有生气,蜕化成华丽不实的段落、无意义的句子和装饰性形容词,而且总的说来,是自欺欺人之作。”
《孟子》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形容奥威尔再合适不过。
就是这种使命感,这种正直自省,和坚定地反对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态度,才使得他的作品都成为了不朽的传奇,也让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20世纪文学巨匠。
伟大作家也有平凡的爱与依赖
虽然奥威尔时而会跟友人调侃和自嘲说,自己没有受到过什么年轻女士的赞美与痴迷,而且实际上,奥威尔面对雪茄的热切可能更强过面对异性,他是一个重度雪茄痴迷者,甚至后来带走他生命的肺病,也是因此而患上的。
奥威尔虽然经常调侃自己的“女人缘”,但是他的婚姻生活其实给了他很多的帮助和安抚。我们从他的信件中也可以看出,奥威尔多次在给朋友的信中提到自己的妻子艾琳,真情流露、温情脉脉。
奥威尔的妻子艾琳是牛津大学毕业生,又是一个有趣而机智的记者,同时也一样爱好写作,她幽默、敏感又富有文采,和奥威尔两个人志趣相同,也共同经历过贫困与落魄,艾琳一直怀着乐观的态度,并且对于奥威尔的写作工作给予支持和鼓励。她是一个饱含着热情的倾听者,安抚着奥威尔的心灵。
对于艾琳,奥威尔形容她“聪明、迷人、独立”,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也并未惧怕和逃离,反而会在这种窘迫的生活之中怀着调侃的精神去“制造”一些乐趣。据说艾琳在刚和奥威尔结婚之后的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婚姻让我改变了准时写信的习惯,因为我们经常争吵。不过我很快对吵嘴驾轻就熟,能节省出不少时间写信。”
遗憾的是,在1945年3月,奥威尔的《动物庄园》终于可以出版的前5个月,艾琳因为麻醉事故,在一次子宫切除的手术中去世,年仅39岁。在患病期间,乐观的艾琳甚至还轻松地说起自己的病情:"我已经卧床不起4个星期。他们诊断我为膀胱炎,但又转为肾结石,之后是热伤风、结核病。他们至今还没有诊断我为癌症或全身瘫痪,但我相信,很快会的。"
而在艾琳的弥留之际,她还在给作为前线战地记者的丈夫写信,她的这封信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悲伤,而且是在她等待手术的间隙写的,信写到一半她便被拉进了手术室。
艾琳的支持与乐观,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精神世界里,都带给了奥威尔巨大的抚慰与帮助,对于艾琳的离去,奥威尔内心的伤痛其实是最沉重的,他虽然在一些书信中三言两语带过,表现的异常坚忍,但是最悲的痛往往是最难以言说的。后来,在他写信给他的朋友、小说家阿瑟•库斯勒中说道:“每个冬天,我越来越难以相信,春天真的还会到来吗?”
信件,往往是最贴近一个人真实生活的通道
信件因为其私密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真是生活现状和心理感受的,奥威尔的这将近300封信件也是如此,这些信件不在关乎什么文学性、艺术性,而是如人间烟火一样实实在在。
和出版商还有编辑之间的通信,很多都是在处理书稿出版和稿费事宜,这样的奥威尔隐去了世人眼中的“光环”,同样在为生活而奔波劳碌着。同时也让读者可以最大程度地贴近这这位伟大作家的内心,甚至了解了他在人生中关键时期的想法,看到了“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在“道路、意义与生命”中的方向与抉择。
虽然这本《道路、意义与生命:乔治·奥威尔书信集》足足收录了将近300封信件,但实际上,这只是奥威尔一生全部通信中的一部分,我们从这大量的信件中看到的奥威尔,变成了一个走下神坛的普通人,会逗趣,会调侃,会和朋友谈论新闻,会因为柴米油盐而奔走。他依然是哪个寡言冷峻的奥威尔,但更是一个生活节俭、爱搞恶作剧、谦虚友善,甚至有些可爱的小笨拙的奥威尔。
从一个流浪的“基层工作者”到举世闻名的“天才预言家”
了解过奥威尔的人都知道,他的一生并非坦途,而是十分的坎坷和波折。奥威尔生于时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他从小就对印度人民满怀同情,后来他没有上大学,而是去到缅甸做了警察,有感于所见所闻,对于苦役犯们也是心怀悲悯。
20世纪30年代,奥威尔参加了西班牙内战,那个时候他才刚刚结了婚。回国后被划入左派,被迫流亡法国。“二战”时期,奥威尔又加入了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在德军空袭期间搬到伦敦住,而所有别的人都在争取离开。
后人皆赞其“先知”,但要成为“先知”也是要付出很多的代价的,奥威尔放弃了很多,同时也坚持着更多。他的一生都在冒险,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冒险,获取了很多严肃的素材,才有了那些不朽的伟大作品。
他仿佛在历史的一段对另一端翘首以盼,不仅自己如此,也从未放弃让更多人看到。
奥威尔说:“一切装腔作势的文字都暗含欺诈”。颠沛流离的一生没有改变他的志向,也没有磨灭他的热情,在“先知”的外衣之下,不过是一颗“圣徒”般虔诚的心。
奥威尔这些信件中的很多事情依然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流转,我似乎看到奥威尔盖着报纸做的“羽绒被”,等待着天亮以后去采啤酒花的那种乐观;似乎感受到了他一次次被拒稿之后的失望,然后再一次燃起的斗志;似乎听到他在前线时所经历的炮火轰鸣,看到在最便宜的旅馆居住时的落魄和不改其志的坚毅……
书信自有其魅力,它们虽然可能不如文学作品一般的文采斐然,也不像小说故事一样的跌宕起伏,却是最真实、最单纯的存在。那车马慢的书信时代,一张薄薄的之上可能寄托着太重的情感,有想念,有不甘,有自嘲,有热血,一字一句皆是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