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初, 在静安寺附近,我无意间看到蔡元培故居陈列馆,在陈列馆里,我看到这样一张图片。
有这个说法,看一个人的书柜,可以看出他是什么人。因为某种程度上书柜里面的书整体上塑造了这个人的本质。当然图片列举的仅仅是1894-1895年间蔡元培读的书, 借以说明他的转变的基础。
但是我思考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他有动力去看这么多书?他为什么要看这些书?所以我今天又来到了绍兴,想就这个问题进一步探究。
天好热,故居火热
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他要考功名中进士?家族家庭父母兄弟姐妹让他有条件好好读书,这是大家和他自己都认可的路。
看了相关传记和陈列,我觉得徐和李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他18岁起的四年间有机会接触到徐友兰及家人, 还可以一边广泛阅读一边伴读一边帮助校勘所刻藏书。徐友兰是牵引和榜样,也是他反叛的一个因素 ,最初这些成功的人是榜样,是机会,但是有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反而看到这个世界的广阔,而真实的中国,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状况,也让他去思考和寻找。可以回答图片中隐含的问题, 他为什么这么喜欢读书, 就是他一直都有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徐友兰徐树兰的故事和藏书楼你去深究一下,也好有意思。 包括他们的人生故事,都值得我们去读去了解。 有关他们的藏书楼,绍兴市政府也有过漫长的过程去发扬光大他们的作用。
看上面蔡元培自己说的话就明了,他的读书过程更多的是读人。 而且当他完成了科举考试之后也是李慈铭的推介让蔡元培的才学更加得到广泛传播。 绍兴这个地方也是他的起点和背景。
今天来到绍兴,真正感受到这个奇特的地方。值得我深究一下。
背靠大海, 却比余姚和宁波跟便利地和上海联通。 河流和山丘给生活带来了不便,但这里的人却灵活变通, 做生意和做师爷是绍兴弟子的两项传统行当。
让我感兴趣的人太多了,王阳明,王羲之,周恩来。鲁迅。徐锡麟,秋瑾。
对游人来说,大家更多的是会去鲁迅故里,这一点上来说,我真的感觉文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因为鲁迅用他的笔描述了他童年的生活场景和一些人物。文学让这些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后世的人们就可以去一一探访这些地方。
这次来绍兴,这是期待很久的事情了。
最近读的信息多是有关李鸿章和蔡元培。 李氏六兄弟大多吃苦耐劳, 几兄弟都和曾有很多关联。 亲兄弟几个为什么大多这么能干和有成就, 一来是天赋好, 二来父亲给他们搭上了最好的引路人,曾, 再者,大家庭里母亲的智慧和操劳给了榜样, 也让互相间有了责任和实际经验,锻炼了互相间, 特别是老大李翰章老三李鹤章的实际才干和能力。 六兄弟也有不走运的, 但除了老六长年征战伤在身上去世很早之外, 其他也是实在之人,不当官也很好地经商富甲一方。 这一段时间对李家兄弟的阅读让我也在计划有计划去趟合肥芜湖实地看看再感知。
让我关注到蔡元培是因为鲁迅, 首先看过很多有关他对待人才的故事,再看很多他对教育的思想, 现在看来都很惊艳。 这才让我想看他平生, 是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才形成了这样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家?机缘巧合我有机会看到后世人们在上海给他建的生平陈列馆, 有个浅显的了解,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陈列馆三楼也有实景的他住过29天的卧室兼书房及客厅展示, 每周三才开放, 所以特意在一个周三又去了一次。 但这些还是不够的, 传记呢, 有不同作者写的几本。 我也没啥挑剔, 先读个大概线条, 其他的我没有做学术研究的想法, 就算了吧。
第一来说他父母都是有特色的, 他受到他父亲的慷慨大气的影响, 也受到母亲谨言务实的影响, 更多的是受到读书同伴的影响。他少年失去父亲,家势衰落,这反而让他有了机会边读书边考虑省钱,后自办私塾教了两年书,19岁时,有机会认识了丁忧在家的兵部郎中徐树兰, 徐府近10万册图书让蔡元培如饥似渴,不光读书也结识了徐家父子和他们的对世界的认知。
他27岁散馆之后也应同乡李慈铭的邀请担任其家庭教师,现存蔡元培日记就是从这一年农历六月 开始。在那个时代,担任名人高官的家庭教师,往往是得以进 入上流社会和文人圈子的起点。他的朋友圈自然就有了不同的“人”。
同时他并不是死读书, 中了进士之后到散馆之前的这段时间他没有留在京城读书而是从家乡一路去了宁波上海广州等等那些年开放的口岸城市, 了解当地生活和当地人交流探讨。 这样的读万卷书和行千里路之后的他对当时的时局,对他内心的理想, 当然就有了独立的思考和想法,比如让他作出脱离“体制内”最好的位置去绍兴教书, 继而去了上海办教育及后续的革命之路。
所谓神交古人吧, 在读和实地参观的过程中我总是想知道为什么他会成为他, 这也让我的学习更有动力和深刻, 也让我想起自己走过的路, 自己受困于什么, 被束缚的是自己的观点和认知及技巧和路径。
而两三个人的传记同时读, 也让我对比人的差异, 也让我有不同角度来客观看待这些曾经的名人, 觉得他们也就是普普通通真实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