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医药学习
亲诊两例糖尿病,全靠这两个方子的辨证

亲诊两例糖尿病,全靠这两个方子的辨证

作者: 张胜兵助理 | 来源:发表于2022-11-17 15:08 被阅读0次

应后台留言,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病案是糖尿病。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

01

你知道吗?我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患者数量居全球第一。在2020年,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9%,也就是说每十个人中至少有一个患有糖尿病。2016年患病率为10.8%,患病率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从2016年的1.2亿人增长至2020年的1.3亿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0%,位列世界第一。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以3.0%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预计在2022年达到1.41亿人。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所


届时,如何治疗糖尿病将会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因此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两例我亲手诊治的与糖尿病相关的病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病案一属于一般的糖尿病,病案二就严重许多——二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


病案一:40岁就患有糖尿病

01

患者姓王,男性,今年已经有43岁了,他在两年前的体检中得知自己血压血脂偏高,血糖正常,当时觉得控制饮食就可以改善,因此没选择使用药物治疗。但自己又无法自控,平时很喜欢吃肥甘厚味,爱喝酒,常熬夜。

直到一年前的一次饮酒熬夜之后,出现头晕,心慌,胸闷等症状,检查得知,血压血脂较以前加重,当时很害怕,就进入当地医院进行治疗,至今仍以药物维持。

半年前,半年前出现易饿,口渴多饮,小便多,西医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服用西药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药物维持。

总结看来,老王目前的主要症状是体重减轻,饭量增加,口渴多饮,口干舌燥,人乏力,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红苔薄黄,脉洪数。


诊治40岁糖尿病患者全过程

01


综上所述,西医诊断为糖尿病,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型为肺燥热盛伤津。因此以养阴生津止渴治之,并拟方为消渴丸加减处方如下:人参10克、黄芪15克、茯苓10克、乌梅10克、石斛10克、天冬10克、葛根30克、天花粉30克、麦冬15克、生地20克、生石膏30克、粳米15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知母10克、甘草10克。10剂,水煎服,一日三次分时段服用。饮食清淡,调节情志,注意生活作息规律,不适随诊。


02

时间来到复诊,老王反馈现在还是有些口干舌燥,但燥热有所缓解,精神状态好转。效不更方,拟原方继续服用10剂,不适随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处方如下:
人参10克、黄芪15克、茯苓10克、乌梅10克、石斛10克、天冬10克、葛根30克、天花粉30克、麦冬15克、生地10克、枸杞15克、菊花10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知母10克、甘草10克。10剂,水煎服。


03

待老王十剂药吃得差不多了,又来进行复诊,这次之前又好了一些,口干舌燥进一步改善,小便次数减少,燥热减轻,精神状态佳。拟原方继续服用10剂,并为其量身定制一服中药丸,调理体质,与水剂分开服用,保持良好心态和饮食作息规律,不适随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处方如下:西洋参10克、黄芪15克、茯苓10克、乌梅10克、石斛10克、天冬10克、葛根30克、天花粉30克、麦冬15克、生地20克、枸杞15克、菊花10克、山药10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知母10克、甘草10克。10剂,水煎服。
四个月后,患者传来喜讯,身体状况基本痊愈,血糖已控制在正常范围,身体各方面恢复正常。

病案二:糖尿病合并肾病水肿,难!

01


患者是一位64岁的老爷子,姓田,虽然是退休干部,但仍精神萎靡,下肢有明显水肿,行走不便。田老爷子自述他患糖尿病已经有十余年,长期服西药降糖药治疗,现“三多”症状已不明显。

近一年来反复出现下肢水肿,重时按之凹陷没指,甚则行走困难,夜尿频,量少不利,足趾麻木,间有针刺感,伴见畏寒肢冷、气短乏力、精神不振,少言淡漠、腰酸膝软、纳食尚可、舌边齿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血压:130/80mmHg,化验检查: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4.8克,血尿素氮6.50mmol/L,血肌酐180μmol/L,总胆固醇7.60mmol/l,空腹血糖8.7mmol/L,血清总蛋白70.4mmol/L,白蛋白40.2mmol/L。


病案二诊治全过程

01


综上所述,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型为阴阳两虚,兼气虚血瘀证。因此以温肾益气,滋阴化瘀,利水消肿治之,并拟方为金匮肾气丸加减处方如下:制附片10克、桂枝10克、肉桂10克、淫羊藿15克、巴戟天10克、熟地15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葛根20克、茯苓30克、泽兰15克、车前子30克、芡实15克、益智仁15克、丹参15克、西洋参10克、鬼箭羽15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另为患者定制一付中药药丸同时服用,以治其本。


02

二诊:服药7剂后,诸症即见明显改善,随症原方稍做加减,

处方如下:制附片10克、桂枝10克、肉桂10克、淫羊藿15克、巴戟天10克、黄精15克、熟地15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葛根20克、茯苓30克、泽兰15克、石斛10克、车前子30克、芡实15克、益智仁15克、丹参15克、西洋参10克、鬼箭羽15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3个月后,诸症状全部正常。


两例病案的辨证论治


01

西医的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由于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02

病案一: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脾胃损伤,运化失职,积热内蕴。肺布津液,燥热伤肺,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则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

方中天花粉以生津清热,佐黄连,菊花清热降火;生地黄、粳米等养阴增液;人参、西洋参、黄芪、茯苓益气生津;天冬、麦冬、葛根、乌梅、天花粉、枸杞、黄芩、石膏、知母清热生津止渴。


03

病案二:证属阴阳两虚,兼虚血瘀,故治疗用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

方中加黄精则滋阴之力添,加黄芪则益气之力增,加仙灵脾、巴戟天则助阳之力尤著且无温燥伤阴之嫌,加芡实、益知仁有益肾固涩之效而无恋邪之弊,更加泽兰、丹参、鬼箭羽活血利水,化瘀抗凝。

全方滋阴温阳,补肾益气,化瘀利水,邪正兼顾,标本兼治,故临床症状很快消除,各项实验室指标也大有改善,收效良佳。


04

临证中尚需注意,糖尿病肾病虚多邪少,但湿、热、瘀、水、毒等标实之邪在各期中均可夹见,阶段不同,主次不等,程度各异。

早期以热、瘀、湿等为主,在治疗中多选用黄连、知母、牛蒡子、半枝莲等;活血化瘀则多选用川芎、赤芍、丹参、益母草、鬼箭羽、泽兰等;

中后期水饮、浊毒渐成主要矛盾,利水多用茯苓、猪苓、车前子、冬葵子,尤可选用有双效作用的黑豆健脾利水,泽兰、王不留行化瘀利水,桑寄生补肾利水等;祛湿浊毒邪则选用土茯苓、虎杖、生大黄、茵陈、蒲公英、苏叶等。

尿中蛋白为水谷精微化生,大量蛋白从尿中排泄,正气日益耗损,脾肾更见亏虚,遂形成恶性循环。

故如何尽量减少尿蛋白量也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可酌情选加萆薢、芡实、益智仁、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玉米须等,选药得当,疗效尤佳。

相关文章

  • 亲诊两例糖尿病,全靠这两个方子的辨证

    应后台留言,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病案是糖尿病。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 01 你知道吗?我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

  • 佛山徐和堂2021-8-05精进玉衡

    一、舜旭分享舌诊进阶——舌与辨证关系 问题一: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 问题二:舌诊与以上辨证方式的关系? 舌是...

  • 中医诊断学

    望诊、闻诊、舌诊、脉诊、八纲辨证,六淫、气血津液辩证

  • 中医考研 | 中诊复习方法

    中医诊断学这一门课程层次很分明,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曰四诊,即望闻、问、切;二曰辨证,辨证的方法有病因辨证、脏...

  • 你真的会看舌诊吗?

    舌诊是我们的在临床辨证中最常用的辨证方法,也是最直观最形象的。我们通过舌诊可以看出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

  • 精进玉衡-深圳徐和堂2021年6月第3期

    丽萍讲–按诊/八钢辨证 互刮环节

  • 手诊七色

    手诊七色辨证,属于人文手诊学派手诊医学学术中的主要望色基础理论,长期研究表明,手诊七色不同于中医望诊五...

  • 我为什么热爱寿氏脉学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

  • 把脉超实用脉歌大全!(建议收藏)

    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 肾炎水肿,简单用方效果佳

    应后台留言,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例肾炎水肿医案。 亲诊一例肾炎水肿 01 肾脏水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肾脏疾病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诊两例糖尿病,全靠这两个方子的辨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iy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