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羞耻感是从何而来的——一个自体心理学的视角

羞耻感是从何而来的——一个自体心理学的视角

作者: 本华 | 来源:发表于2023-04-27 20:24 被阅读0次

    羞耻感,是我们人类常见的一种不好的感觉,ta往往伴随着愤怒、挫败感等其他令人不舒服的情绪。特别是在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被拒绝的时候,特别容易让人产生羞耻感。

    经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精神分析的一个分支)、自体心理学(精神分析的一个现代分支)都认为,羞耻是早期依恋创伤造成的。

    1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之初,是带着一种全能感的。

    在婴儿看来,只要饿了乳房就来了,拉了尿了就会有人给他们换尿布,婴儿很难区分自己和这个世界。他们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他们会认为母亲是自己的一部分,和自己是一体的。

    当一个婴儿经历了一个创伤,比如在不舒服大哭的时候,母亲没有回应,婴儿就会体验到一种恐怖而痛苦的感觉,被拒绝的感觉,婴儿的全能感受损,开始担忧,ta觉得自己被母亲拒绝,是自己的不好造成的,这会让婴儿产生一种痛苦,为了逃避和缓解这种无助和痛苦的体验,婴儿会产生一种防御型的羞耻感。防御的是痛苦和挫败感,防御的方式是解离分裂

    当母亲拒绝(或没有及时回应)婴儿的时候,婴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悲伤和焦虑,为了缓解难过的感觉,精神脱离了肉体,形成解离。我们通过违背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愿望来适应痛苦,我们精神中的一部分,变成了自我叛徒,认同了挫折了我们的环境的伤害,开始攻击自己。这种分裂,就是羞耻的起源。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产生羞耻的时候,常常会感到恨自己。

    这是因为分裂出来的这一部分自我,会产生一种对环境挫折的认同,去自我攻击,以抵消外部环境的拒绝和伤害让我们产生的无助,因为小孩子是无法用语言形容创伤经历和感受的。

    如果母亲或者养育者可以比较好的理解孩子,孩子这种暂时的被拒绝、分裂的感觉就会缓解。比如母亲看到婴儿哭了,马上抱着ta安抚,跟ta说(不要觉得婴儿听不懂):“宝宝是尿湿了不舒服对吧,妈妈帮你换一下尿布,很快就好了啊”,婴儿无助、痛苦的感觉就会因为母亲的理解和见证而缓解和消除。

    如果一个挫折,有人和婴儿一起见证和安抚,那就是一个能被克服的痛苦,而不是创伤

    如果没有人见证并和ta一起交流创伤体验的感受,没有一个能看到和理解ta的人,那这个挫折就会形成一个创伤,也会伴随创伤产生羞耻感

    当孩子感觉到痛苦哭泣的时候,如果妈妈可以把孩子抱起来,哄哄他,向他解释发生了什么,并且向他保证,这只是暂时的,而且不是他的错,一会儿就会好,婴儿就会得到安抚,痛苦也会得到缓解。

    如果当下没有人见证创伤的痛苦,孩子的全能感会让这个孩子觉得:“发生不好的事情,是因为我不够好,如果我变得够好,够强大,一切不好的事情就会消失”;或者:“我遭遇的一切不幸都是因为我不够好,不够完美,所以了;我要尽力去做到完美”。

    因此,羞耻可以激发人们做出伟大成就,却带不来满足和快乐。

    因为在羞耻感中,强大是好的,弱小是坏的。

    这是自己对自己的暴政,常常感到羞耻的人是无法体验到精神自由的,更加难以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自体心理学科胡特认为,羞耻是自恋受损后的两个最重要体验之一(另一个是暴怒),羞耻和自恋总是相互交织浮现

    当孩子期待双亲的肯定和赞许,却受到双亲的责难、不回应或者是回应不充分,孩子就会感到挫败、失望、悲伤、痛苦,并同时体验到羞耻,为了防御这种羞耻和痛苦,孩子通过使用压抑、否认、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形成自恋移情。因此,羞耻和自恋总是相伴而行。

    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会常常在人际关系中体验到羞耻和孤独。很多人即使是和朋友、亲人在一起的时候,也会感觉到孤独而疏离,认为自己是异类、无价值。羞耻会让我们不断陷入自我怀疑,不敢去生长自己的欲望,失去个性,并逐渐消耗我们对世界的热情。

    2

    理解了羞耻感的形成于生命早期的经历,那么,我们在成人之后,是不是还可以通过疗愈和改变,克服这种羞耻感呢?

    在临床一对一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会以症状(焦虑、抑郁、痛苦等)或者问题作为把手,去打开那扇通往创伤固着点的大门。

    精神分析认为,是创伤决定了我们的成长

    所有的症状和问题,都是因为我们人格中的一部分固着在了创伤点,因而人生发展受到了阻滞。修通的方法就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回到那个创伤点,去工作和修复。咨询师会和来访者一起见证来访者早年经历的痛苦回忆、表达当时被压抑或者不允许去表达的愤怒和悲伤。咨询师会将来访者的症状和早点经历的关系,进行一个前缘性的诠释,帮助来访者更好的自我觉察、自我理解、自我同情。

    同时,来访者在和咨询师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内化咨询师的同情,将其转化为自我同情、完成哀悼,走向未来。

    这往往不容易,因为创伤会让人产生羞耻,而羞耻是所有负面感觉里最难说出来的

    来访者在成长的过程中,独自面对创伤的无助和羞耻感被咨询师理解和一同体验,这个过程中,羞耻的压力被咨询师分担了一部分,而病人内化了咨询师的稳定力量和自我理解。

    真正的疗愈,发生在咨询师和来访者真正的交互共感时。

    咨询师真正的走进了来访者曾经经历的创伤,和ta一起体验了ta的痛苦,并在那个瞬间,真正与来访者同在。

    即使咨询师并没有办法穿越时空,回到来访者过去某个受到创伤的时间点,但在咨询室中,哪怕只有一个时刻,咨询师和来访者是同在的。

    来访者在水中时,咨询师也不能在岸上,而是要跳下河,和来访者一起沉入水中。

    那一刻——就是创伤的治愈。 

    当创伤被疗愈,因创伤产生的羞耻,也被释放了。

    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 心理学硕士 李婷

    羞耻感是自恋受损后的体验

    网图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羞耻感是从何而来的——一个自体心理学的视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jobjdtx.html